新中国成立70年国际地位提升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2019-09-11 05:30仲计水
关键词:新中国全球治理十九大

仲计水

[摘要]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才会被国际社会所重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每一个国家都想追求尽可能高的国际地位。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并不总是匀速前进的,而往往是通过一些重大事件或事实,跳跃性、间断性地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党的十九大,在中国发生的这六个重大事件或事实,每一次都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出来的,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累积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有必要加以总结、凝练和升华。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打赢中美科技战、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贡献名列世界前茅,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为世界的和平进步和全人类的幸福安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新中国;国际地位;全球治理;中美科技;十九大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9)03-0009-0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国际地位有巨大提升。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地位,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不懈奋斗得来的。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是一个持续累积国家实力、提高国际交往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进程并不总是匀速前进的,而往往是通过一些事件或事实,跳跃性、间断性地实现的。这样的事件或事实很多,但其中有一些重大事件或事实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溯源六大事件或事实,来粗略描绘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历史进程,总结这些事件或事实达成的原因和经验,对最有可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事件或事实作一个展望,以便使我们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我们将来的工作,接力奋斗,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为世界的和平进步和全人类的幸福安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历程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1]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所代表的综合国力在国际对比中的体现。国际地位高,这个国家才会被国际社会所重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世界和平,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每一个国家都想追求尽可能高的国际地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那时的中国国际地位还不高,世界上的强国并没有把中国当回事。从那之后,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党的十九大,在中国发生的这六个重大事件或事实,每一次都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下面,通过对这六大事件或事实的简要回顾,勾勒出一个70年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粗略轮廓。

(一)抗美援朝的胜利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阶段。1950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全国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配合下,发挥不怕牺牲的精神,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最直接的收益是显著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虽然站起来了,但西方强国并没有真正看得起中国。许多国家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美国、苏联的帮助下取得的胜利,解放战争又是中国的内战。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内,中国与外国列强的战争是每战必败,一败再败,虽然新中国建立了,但美、苏、英、法等强国对中国的这种印象并没有彻底改变,依旧认为中国还是个可以随意侵略的国家。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战胜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一改鸦片战争以来与外国列强的战争每战必败的历史,显示了中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一战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同时震慑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使他们从此再不敢小瞧中国,使中国和中国人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尊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1949年他到欧洲旅行,海关人员见他是华人都表示鄙视。两年后他再去西欧,海关官员见到中国人马上肃然起敬,敬佩地说你们连美国人都能打败。李光耀由此感到身为华人的自豪,并下决心学习汉语。过去日本社会轻蔑地称中国为“支那”,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才心服口服地改称正式国名。[2]虽然在抗美援朝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但为新中国换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全,我们应该永远怀念和感谢牺牲的烈士们。

(二)“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工人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异常困难、技术基础极为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的研制。1960年11月,中国研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深刻影响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再次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中国原子弹成功试爆后,美国舆论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进入核国家行列将产生巨大影响,认为“这颗炸弹……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亚洲那些多少已经依附它的人,将更加依附于它,那些害怕它的人,例如南越人、泰国人将更加害怕。”[3]中国的氢弹爆炸成功后,意大利媒体也惊呼:“中国明显走在法国的前面,已经是一个超级强国,这会对我们的未来带来最严重的后果。”[4]随着中国成为有核国家,华人在世界上受到的待遇也与原来不同。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曾经对媒体说过一件真实的故事:在西德,居住着一位华人,他每天早上醒来,一开门,就是满眼的垃圾,他在西德待了很多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待遇,总是默默地清理门前的垃圾。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门前的垃圾没有了,他很是奇怪,这时一个社区警察走了过来,和他说以后你的门前不会再有垃圾出现了,态度十分亲切,和原来的冷漠完全不一样。过了几天,这位华人才知道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了,这也正是那些人不在他门前倒垃圾的原因。他顿时失声大哭,为了自己这些年受到的委屈,也为了自己祖国强大了。[5]正像邓小平在1988年所讲过的:“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6]

(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长期反对和阻挠,未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和权利。直到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解决了中国的“球籍”问题。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促进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形成,使新中国与美国、苏联等大国外交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借助联合国这个平台,中国也更充分地发挥了大国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贡献度。中国能够顺利重返联合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带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如法国媒体就把中国原子弹成功试爆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联系起来,“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3]日本政府官员也承认:“中国进入排外的核‘俱乐部就使北京获得了亚洲第一大国的称号,现在将难于继续把共产党中国排除出国际大家庭。”[3]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媒体评论说,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得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四)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被西方强国强行割占和统治,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心中的痛,中国政府多次尝试恢复行使主权,但都没有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党政府也曾想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尤其是受降日军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已经抵达宝安,随时都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但一方面英国仍然很是强硬,丘吉尔甚至表示“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一寸土地”“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否则休想把香港从大英帝国分离出去!”另一方面,国民政府的靠山美国政府换总统了,支持中国的罗斯福去世,继任的杜鲁门认为英国比中国更加重要,美国站在了英国一方。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打算随之告吹。[7]说到底,还是中国不够强,国民政府收复香港无果而终,只能留待后来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考虑到新中国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把香港暂时留在英国人手中,有利于争取英国政府对新中国的支持,有利于中国利用香港开展对外交往、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所以也没有立即收回香港。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英三个不平等条约订立的英国租借香港期满日的临近,中国提出要在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随即与英国展开了谈判。在谈判之前,英国人的底牌是最好使香港独立,不交还给中国。撒切尔夫人曾考虑:“开始在香港发展民主构架,必要时实现公民投票,以便像新加坡那样,达到在短期内实现自治或独立的目标。”[8]再不行,答应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理权。[9]1771982年9月,“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胜利的傲气来到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面对强硬的撒切尔夫人,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表示,如果在1997年,香港不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10]一下子,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手,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经过艰苦的谈判和反复的较量,中英终于达成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协议,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中国。两年之后,澳门也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的回归彻底洗刷了中国近代所受的历史屈辱,使中国在面对西方强国时,真正站直了腰杆,也是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又一证明。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这谈不上是胜利,也不可能会有胜利,因为事实是我们所交手的是一个绝不妥协及势不可挡的超级强国。”[9]336

(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综合国力。在此之际,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奥运梦想。这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为协办城市,香港承办马术项目。这届奥运会,规模宏大,精彩纷呈,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 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0 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体育才能大迸发,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把昔日“东亚病夫”的帽子抛出了十万八千里。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席罗格评价为“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通过组织这次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开放和自信,展示了雄厚的综合国力和政府强大的动员组织力,展示了中国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促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再一次提升。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所展现的中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风采,奥运会对中国良好形象的塑造和影响力的提升,也引起了一些西方人的嫉妒,比如在奥运火炬传递中受到的干扰,某些国家的政治人物对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抵制,都是这种表现。这些现象提醒我们要在解决了挨打、挨饿之后,还要解决好挨骂问题。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的繁荣与强大,如浩浩长江,奔涌向前,中国人要做时代的弄潮儿,既要驾驶好、运行好中国这首航船,还要引领推动世界的发展。

(六)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2008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等仍然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中国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多年来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国之一。科技、军事发展日新月异。在航空方面,歼20、运20、C919相继研制成功;在航天方面,长征系列火箭、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器、北斗导航系统,令人目不暇接;在航海方面,055型驱逐舰、航空母舰、新型核潜艇、大型登陆舰的制造出现井喷现象;在导弹方面,东风21D、东风26、东风41、巨浪3巡航导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方面,以华为、腾讯、大疆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产品引领风尚,逐步走向了世界技术发展的前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召开了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九大规划的宏伟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新时代的持续奋斗,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体育强国等十几个强国概念,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满满的信心,坚定的决心。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以及提出的强国抱负,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加拿大《环球邮报》认为,中共十九大不仅旨在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11]《日本经济新闻》认为,“强国”目标使中国领导人得以开启国家综合实力新时代。[11]美国《华盛顿邮报》将中国进入新時代的论断视为以“中国式”的表述描述作为世界强国的前景。[11]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表了题为《中共十九大,你需要知道什么》的文章,称赞中国的“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12]

二、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经验

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提升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定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出来的,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累积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有必要加以总结、凝练和升华。就以上六大事件或事实,所体现的经验有: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威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

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举办北京奥运会、召开党的十九大,这些重大事件或事实的成功,首先都是党中央决策正确、领导有力的结果。没有党的集中统一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战争、建设、政治、经济、改革、外交、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胜利,也就不可能有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第二是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不动摇,任何时候都要坚信力量在群众之中,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指导群众,动员和激发群众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这六个重大事件或事实都是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形成了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

(二)高度自信,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争取胜利

抗美援朝的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中国人民相信自己的实力,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善于斗争,机智勇敢,努力争取胜利的精神。周恩来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13]彭德怀强调,抗美援朝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被迫打了另外几场战争也是这种情况: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军人与有美英撑腰、本土作战的印度军队过招;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反击战,与超级大国苏联直接掰手腕;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痛了与苏联结盟的越南,都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不畏强权的斗争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和中国领导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坚定态度。所以,在收回香港的中英谈判中,英国人畏惧新中国在历次的对外斗争中所展现出的坚强意志,被迫采取合作的态度,最终同意在1997年将香港交还给中国。回想一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清朝的统治者为什么每战必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心理怯场,未战先输。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为什么走投降路线,也是不相信中国能够战胜日本,他有个臭名昭著的论调:“战呢,必败无疑。和呢,也是吃亏。就老实地承认吃亏,这样还能索要一些补偿。”[15]还把他的投降卖国美其名曰“曲线救国”,其言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这时,国内投降论调又起,认为中国不可能战胜美国,主张中国无条件放弃抵抗,全面投降。这种论调看不到中国的实力和底气,甘愿放弃中国的发展机遇,长他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误国极深,必须坚决批判和摒弃。

(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善于创新,勇于登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江泽民同志概括了“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16]这种“两弹一星”精神也正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经验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两弹一星”元勋以及参加研制的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心中装着祖国,工作无私忘我,不怕狂风飞沙,不惧酷暑严寒,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亲手制造;资料缺少,刻苦钻研;面对失败,绝不气馁;意志坚忍,百折不挠。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用简陋并有用的方法超越了无数的国外专家认为的“不可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我们还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都要短。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发明创造了许多新工艺、新方案、新技术、新材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北京奥运会的申办也遇到大量的困难和挑战,但被英雄的中国人民一一克服。奥运会的申办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一部史诗,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奋睿智的民族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奉献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兼容并蓄的务实精神;举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创新精神;博大宽和、张弛有度、文明竞争的和谐精神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四)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整体优势,突出重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作

这六大事件或事实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比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国家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光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国家就先后组织动员100多万干部、科研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工人以及群众参加。奥运会的申办,国家充分发挥改革开放30年所积攒的综合国力的优势、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以及我国基础设施良好、政府管理高效的长处,调动、凝聚全国人民支持参加奥运举办的积极性、主动性,举全国之力办奥运。全国有七个城市参加举办,仅服务赛会的志愿者就有10万之众。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也是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结果。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期,包括代表选举、党代会报告起草并征求意见等工作,党中央都积极动员各级党组织、基层党员和群众参加,有条不紊,非常扎实。大会召开时,也得到全党同志的大力支持,会议开得效率高、质量好,通过了一个好报告,报告创新党的理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全党,使全党同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还选出了一个好的中央委员会和坚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在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各界专家的团结协作下,会后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精神的宣讲力度大,深入人心。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會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17]。“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8]

(五)把握国际大势,抓住机遇,争取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就是最好的例证。1971年7月6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把世界分为五极,称中国是五极之一,第一次对中国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称谓。[19]向世界发出了美国准备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明确信号。我国政府立即回应,迅速邀请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当时中美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美苏也处于冷战之中,但是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国迫切希望加强中美两国沟通和交流,从而共同牵制、对付苏联。中国答应了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所求,同时也向美国提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要求。美国应允,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其他盟友很多也转变了反对的态度。在投票时,76张赞成票中,欧洲国家占24张,美国则象征性地投了反对票。在此过程中,中国还努力争取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长期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和发展事业给予同情、坚定支持和援助,这些国家对中国存在亲切和感激之情,他们广泛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特别是非洲国家。在申请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23个提案国中,有19个是亚非拉国家,其中非洲国家11个。投票中,有26个非洲国家投了赞成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积极争取并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支持。中国在申办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也努力争取并得到了大量国际友好人士的支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前,部分西方国家领导人由于敌视中国,扬言抵制奥运会开幕式。我国努力争取到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出席奥运会,对打破西方敌对势力对奥运会的杯葛与破坏起到很好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组织了大量的宣讲组,调集水平高、有经验的宣讲人员,去国外多个重要国家进行十九大报告和精神的宣讲,传播了中国故事、中国理论和中国精神,促进了国外朋友对中国发展情况和中国未来奋斗目标的了解,这对尽力争取国际合作与对中国事业的支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敞开胸怀,对外开放,解放思想,把坚持原则与创新工作思路、灵活处理问题相结合

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秉持“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理念,敞开胸怀,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大量外国办奥运的经验被中国所借鉴、一批外国专家、志愿者来华帮助工作、许多国际知名人士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贡献智慧和力量。处理国家大事,在应该坚持原则时,严格坚持原则。比如在争取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坚决反对以美國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蒋介石政府的代表一天不退出,新中国就一天不加入联合国,这是必须坚持的“铁”原则。再比如,在收回香港、澳门的谈判中,在主权、治权和在香港、澳门驻军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强硬,不容谈判,一点不让;但在具体问题上解放思想、灵活处理,用创新思路解决棘手难题,创造性地提出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方法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治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港澳爱国者和大多数香港、澳门民众,大大减少了回归的阻力。

三、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虽然中国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之一。但就我国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国际力量对比来看,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距离全面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上,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70年来中国人民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促进新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将来最有可能促进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大事件与事实有:

(一)实现祖国统一

两岸迄今尚未完全统一是中国国内内战遗留下的一个问题,由于受到美国的干涉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状况:在中国的领土上,存在两个分治的政府。一个大国还没有能力实现国家统一,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还不足够强大,这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一个负面的影响、一个肯定的减分项。祖国统一将是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现在祖国统一的难度还是在于世界霸权国家的可能干涉。现在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核武库,使核武器以及运载工具在技术水平、可靠性和战斗力上都要不输给美国。因为在不得已使用武力统一的过程中,中国的行动有可能受到美国以及日本等其他西方国家的干涉。特别是美国常常对其他国家实施核讹诈,扬言谁要是攻击它的航母,美国就用核武器反击。如果中国没有与美国差不多或超越美国的核力量,在将来发生中美军事对抗时,美国的核讹诈就会束缚我国行动的手脚,陷我们于不利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我们要学习、借鉴抗美援朝的经验、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不畏强敌,敢于斗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学习、借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经验,做好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多交朋友,争取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研究、借鉴收回香港、澳门的经验教训,坚持原则与解放思想、灵活处理具体问题相结合,尽可能争取台湾民心,减少工作阻力。

(二)打赢中美科技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决定国家经济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第一位的东西。21世纪的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同时打压以中兴、华为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高新科技企业。贸易战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科技战。美国要强力阻遏中国高新科技发展,目的是要永远保持科技霸权地位。中美科技战是美国发起的,我们必须勇敢应战,没有退路,更不能缴械投降。投降就是放弃中国正当的发展权益,就是放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放弃中国人民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战,学习、借鉴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研制经验,发扬那种不畏强敌、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借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党的十九大的成功经验,广泛动员群众,在国际上多交朋友,把握好国际机遇,利用好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有信心,相信能赢,因为我们有优势:政治体制的优势,管理效能的优势,基础设施的优势,工业配套齐全的优势,人才多的优势,理论创新的优势,储蓄高的优势,人民勤劳肯干的优势等。所以,不要被美国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充实底气,保持定力。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国际支持。对美国打压中兴、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言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认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大家必须接受中国会继续壮大的事实,并且要了解到,阻止中国不断强大是不可能的事,更非明智之举。中国也拥有正当的利益和期望,包括开发本土的高端科技,比如信息通讯和人工智能。”[21]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也强调:“美国不可能永远在技术方面领先,世界应该接受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美国想要一个永远领先的局面,如果我(美国)不领先,我就制裁你,就派军舰去你的国家,这不是竞争,这是威胁,这不是应该使用的办法”。[22]美国的一些盟国不愿遵从美国禁用华为的“指示”,也是明证。美国目前仍是世界霸权,实力强大,又有很多盟国,因此,中美科技战注定是一场艰难的硬仗。我们要树立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克服千难万险,一定打赢中美科技战,迈过这道阻挡中国崛起的大坎。

(三)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贡献名列世界前茅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多年来,中国努力承担大国的责任,在全球治理方面,既提出很多广被世界认同的治理理念,也提供大量公共产品,对世界的贡献日益增加。如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受”的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和行动;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等;坚持国际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完善不公平的国际秩序等主张和行动;尊重联合国的权威,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等;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国故事、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发展模式、中国方案对世界的吸引力增加,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研究、学习、借鉴的样本。

但是,在国际宣传实力上,目前,西方国家仍然占有很大优势,国际宣传语言以英语为主,国际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我们的声音还不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在西方的“挨骂”问题。很多西方媒体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行为以及中国与非洲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频繁地曲解、贬低、污蔑和抹黑,编造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输出腐败、制造债务陷阱等谎言,对中国提出所谓强制技术转移、实行掠夺性贸易政策、偷窃知识产权等不实指控,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对世界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以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力。我们必须继承发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经验,下大力气加强国际舆论宣传,如进一步加强国际宣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好最新技术手段,发挥好国外华人媒体的作用;改革外宣的方式方法,利用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熟悉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探索掌握国际议题设置规律,设置引导有利于中国形象的议题;除开展好政府外交外,还要开展好公众外交和民间外交,形成对外宣传的合力;对国外媒体对中国的不实宣传和有意陷害要进行有力反击等。通过这些方式,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改善中国对外交往的氛围和环境,提高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主张的国际认同度和接受度,提高中国在全球发展面临重大变化时的责任担当和解决方案的创制能力,促进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贡献名列世界前茅。

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不是奋斗的目标,而应该是实现奋斗目标后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和效应。展望促进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的重大事件或事实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聚焦精力。但这些重大事件或事实的达成难度都很巨大,会受到霸權国家和敌对势力的强力阻挠。但我们要继续发扬新中国70年提升国际地位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永远不气馁,不放弃,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世界的发展进步和全人类的幸福安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国际地位》,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9%99%85%E5%9C%B0%E4%BD%8D/6639488?fr=aladdin。

[2]徐焰:《半个多世纪前的胜利》,人民网强国博客,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51756/185193/185201/11250376.html。

[3]转引自聂文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后的对外启示与国际反响》,《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

[4]新浪网:《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后,各国媒体都是什么反应?英国变脸最快》,https://k.sina.cn/article_3651267101_d9a1ea1d001002p3j.html?http=fromhttp。

[5]凤凰网资讯:《中国试爆原子弹后 一位华人遇到一件怪事》,http://news.ifeng.com/a/20151231/49922189_0.shtml。

[6]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7]百度百家号:《英国为什么不惜一战也不愿意放弃香港,你是怎么看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912791492441351&wfr=spider&for=pc。

[8]张春生、许煜:《周南解密港澳回归》,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页。

[9]玛格丽特·撒切尔:《撒切尔夫人回忆录——唐宁街岁月》,本书翻译组译,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0]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3页。

[11]孙明:《起航新时代开启新篇章——国际舆论眼中的中共十九大》,《当代世界》2017年第11期。

[12]汤先营:《坚信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共十九大召开》,《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9日。

[1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14]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15]东方资讯网:《为何汪精卫失去行刺载沣时英勇而宁愿做个汉奸?听听他自己怎么说》,http://mini.eastday.com/a/160420201715492-2.html。

[16]转引自王炳林主编:《初心——重读革命精神》,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31页。

[17]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2-28/7776269.shtml。

[18]习近平:《一定要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5/c1001-19590520.html。

[19]百度百科:《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3%E4%BA%8E%E6%81%A2%E5%A4%8D%E4%B8%AD%E5%9B%BD%E5%9C%A8%E8%81%94%E5%90%88%E5%9B%BD%E7%9A%84%E5%90%88%E6%B3%95%E5%B8%AD%E4%BD%8D%E9%97%AE%E9%A2%98/12688951?fr=aladdin。

[20]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9年1月3日。

[21]李显龙:《大家必须接受中国会继续壮大的事实》,中华网军事, https://military.china.com/topic/tuijian/11166766/20190601/36311399_all.html。

[22]郭伟民、郑璇:《划清界限?亚洲多国领导人公开批评美国》,《环球时报》2019年5月31日。

猜你喜欢
新中国全球治理十九大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还原真实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