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伦七角井铁矿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2019-09-12 08:17赵永平徐志友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矿房矿柱主应力

赵永平,孙 利,徐志友

(肃北县博伦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酒泉 736101)

博伦七角井铁矿区位于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南,距离柳园镇60km,为大型铁矿山,资源条件良好,然而,在多年开采过程中,矿山逐渐出现资源开发规划不明、资源利用率不高、矿量积压严重、井下采空区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为充分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博伦七角井铁矿提出了利用充填法进行回采的思路,为确保回采安全,选择最佳的充填工艺,需对充填工艺进行研究。

在充填工艺研究过程中,为确保回采安全和研究针对性,七角井铁矿优选数值模拟技术,拟通过较为贴近现实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矿体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的稳定性。

1 分析方法

七角井铁矿开采后,沿矿体走向每50m将留下8m宽的矿柱作为支撑作用,矿柱高为3个中段高195m、宽为矿体平均厚度。为了更好的验证矿柱对顶板的支撑效果以及矿柱自身的稳定性,在此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式,对东、西区铁矿的开挖进行模拟,通过对开挖后矿柱及顶板的应力分布、位移变化等分析,判断矿柱及顶板的稳定性。

(1)模型的建立。①几何模型根据矿体实际赋存条件,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其中沿矿体走向为y方向,垂直矿体走向为x方向,铅垂线方向为z方向。模型沿矿体走向取1000m,垂直矿体走向取150m,垂直高度取800m。单元数共有243600个,节点有257517个。②模型边界条件,对模型采用位移约束,模型左右两平面进行x方向位移约束,模型前后两平面进行y方向位移约束,模型底部进行z方向位移约束。于开挖处矿体埋深较浅,约225m,因此原岩应力场主要受自重应力场控制,可忽略构造应力场的影响。③矿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矿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七角井矿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结果

(2)初始应力场采用弹塑性求解的方法改变强度参数,进而生成初始应力场,即为了避免计算过程中出现屈服区域,把抗拉强度与粘聚力设定为大值,采用弹塑性模型求解,至最终计算平衡,再把抗拉强度和粘聚力改变为分析所采用的值,然后计算直到最终平衡状态。计算结果显示,模型下边界竖向应力值为10MPa~10.4MPa。

(3)开采模拟与结果分析。本次模拟主要分为3个步骤,第1步骤是对一个中段矿房进行开采,矿房开采后不进行充填处理,矿房高为65m,待矿房开采完后,计算直至平衡;第2步骤是一个中段矿房开采完后,对矿房进行充填,计算直至平衡;第3步骤是将3个中段矿房全开采完并充填,计算整个区域的稳定性情况直至平衡。第1步骤开采后,、最大主应力云图分别见图1。

图1 步骤最大主应力云图

从分析可知,,矿房开采后,最大位移发生在顶板的中央,最大沉降为46.6mm;矿柱的最大位移出现在顶部支撑位置为60mm~80 mm;矿房底鼓最大为20mm~37mm,位于矿房底板的中央。矿房开采后,矿柱的水平最大位移均发生于矿柱的右侧,为4mm,方向为Y轴的负方向,即向左侧发生的位移,而左侧矿柱未发生位移。塑性区主要分布于矿房的顶板、底板还有矿柱的底部和两侧位置。其中矿房顶板和底板主要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破坏方式主要为拉伸破坏;矿柱的底部和两侧主要发生的是剪切破坏,矿柱底部塑性区比例较大,并且仍在发生破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从最大主应力图可知,应力集中区域为矿柱的底部位置,最大压应力为10.5MPa。综上可知,将1个中段矿房开采完不进行充填的情况下,留8m矿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矿柱底部局部会发生破坏,可能难以长时间保持稳定。

第2步骤开采后,竖向位移云图、水平位移云图分别见图2~3。

图2 2步骤竖向位移云图 图3 2步骤水平位移云图

从竖向及水平位移云图可以看出,空区顶板最大下沉量为48 mm,矿柱沿矿体走向方向(Y方向)的最大位移1.7mm。由计算结果可知,充填体有效的限制了矿柱的水平位移,也有效地控制了顶板下沉量的继续增加。

应力集中区域为矿柱的底部位置,最大压应力为10Mpa,塑性区域没有出现新的增加,并且矿柱底部已不再产生新的剪切破坏,说明充填后,矿柱已趋于稳定,充填体对矿柱的水平位移起到了很好的限制作用。

第3步骤开采后,竖向位移云图、水平位移云图、塑性区分布、最大主应力云图分别见4~7。

图4 3步骤水平位移云图 图5 3步骤竖向位移云图

从竖向位移云图和水平位移云图可以看出,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顶板的最大沉降量为53mm,比第二步计算结果只增加了5mm;矿柱在沿Y方向的位移变化为3.4mm。

从最大主应力应力云图可知,应力集中区域为矿柱第1步开采后的塑性区贯通位置和矿柱的最底部位置,最大压应力为12.2MPa。

从塑性区分布图可知,矿柱靠近底部两侧位置增加了部分塑性区域,但并未贯通,也未出现新的破坏。

图6 3步骤最大主应力云图 图7 3步骤塑性区分布

2 小结

综上可知,第1步骤开采后,矿柱的底部出现了剪切破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第2步和第3步开采,由于充填体的影响,很好的限制了矿柱的水平位移,矿柱未发生更大的变形;顶板沉降量也未发生突变。因此,采用嗣后膏体非胶结充填可有效保证矿柱的稳定。

猜你喜欢
矿房矿柱主应力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场及其对压裂缝形态的控制
三维电法及激光扫描技术在矿房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金属矿开采深度对留设矿柱稳定性的影响
综放开采顶煤采动应力场演化路径
某铀矿上下分区间保安矿柱破坏规律研究
宽城建龙矿业有限公司回柱放顶研究
董东矿沿空留巷切顶卸压对底板受力影响分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铝土矿矿柱稳定性分析
地应力对巷道布置的影响
——以淮南矿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