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学困生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2019-09-12 01:08廖明创
考试周刊 2019年59期
关键词:学困生物理策略

摘 要:从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成绩看,农村中学的物理学困生逐年增多,有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原因,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尽量减少学困生人数。

关键词:学困生;策略;物理

近几年市场经济相对活跃,多数学生家长都忙于外出打工挣钱;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加,多数学生缺少父母监管,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孩子的教育又存在太过宠爱,从某个角度来说只养无育;又由于诸多原因,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学生因缺少父母关爱而慢慢养成惰性、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再加上初中生年龄“自控能力弱”的特点,多数学生对学习体现出不同程度松散性,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思想,所以农村学校不该有的学困生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物理学科有其特殊性,它不仅要理解,而且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前后所学知识又有较强的联系性,针对各学科学困生的共性和物理学科学困生的特殊性,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各层次同学的成绩、能力,从而减少学困生的人数。

一、 选择“合情”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物理课感兴趣

笔者认为,物理教学方法虽然很多,但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尽量迎合学生的“口味”,去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易记”“有趣”和“有收获”,让学生“乐学”。

(一) 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易记”和“有趣”

大家都知道,物理虽然是理解型科目,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原始概念或数据要求学生去记,而学生总是讨厌那些枯燥无味的概念或数据。怎么办呢?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数据和概念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巧记,让学生感到“好玩”的同时又记住了该记的内容,可达到“易记”目的;如:一标准大气压强值为1.01×105帕斯卡,我问学生:“谁能把‘1.01和‘105看成两个相邻的节日时间?”有很多的学生马上发现了“1.01”是“一月一号”,即“元旦”,“105”也就是“15”,可看成“元宵”。因此,又可把标准大气压强值记为“元旦元宵”,使学生感到好记又不易忘。又如: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音调、响度”这两个概念,对于乡下学生来说,这两个概念很难理解,特别是影响它们的因素,更是容易混起来。我就叫学生注意下面的几个加点字:“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s)有关。”然后又叫那些有去医院看过病的同学多想一想。结果学生自己很快编出了顺口溜:“想诊死(病人)吊大瓶。”即“响”与“振”和“s”有关;“调”与“频”有关,充分利用谐音使两者的影响因素永不会混起来,通过一些特殊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学起来不难,物理知识“易记”且“有趣”。

(二) 使用“形象”教学法,让部分物理知识从抽象变具体

有些物理知识很抽象,对于初中生来说学起来感觉很难,但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在不违背物理思想情况下,我认为也可以用身边的生活方法或现象来形象表达物理知识或物理现象,也能增加學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需要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但因磁感线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导体怎样运动才算“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上课时,用树或菜当成磁感线,把运动的导体当作刀,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就很容易判断出刀要怎么运动才能砍到树或割到菜,也就时导体要怎样运动才能切割磁感线。再比如学习浮力知识时,有一道题常问学生:船由内河到海航行过程中,船会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很多学生已经根据公式F浮=

ρ液gV排分析到:浮力等于重力不变,ρ液变大,V排减小,但还是不明白船是要上浮还是下沉一些,这时,只要叫学生手中握笔就行了,因为可以把握在手掌心的那一部分笔的体积想象成是船V排的大小,通过这么一引导,学生马上就会想到要减小手掌心那部分笔的体积,就得把笔往上拉,即:要减小V排,船也就只能上浮一些。通过这种形象表达物理知识,学生就会因感觉到要学好物理知识并不难,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

事实上,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若能充分利用一些特殊的联系,创设生活情境来理解物理的某些概念或性质,学生会感到学习物理实在是一种享受,很有趣。如复习“惯性”这个知识点时,我一进教室就微笑着对下课却伏在桌子上睡觉的同学说:“下课应该去走一走,不应该在教室睡觉,下课期间若在教室睡觉,由于‘什么上课还会继续保持原来的睡觉状态继续睡觉。”学生都大笑回答:“由于惯性。”从而使学生一下子进入紧张而又有趣的上课状态。

(三) 全员参与自主课堂,人人学有所获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课堂必须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更要思考如何让全体同学都乐于参与整个的学习过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想让每一个同学的手、口、脑都活动起来;那就得创造平台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我也会回答好几题”,从而产生一种学习成功愿望和自我满足感,让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认为针对部分的课堂练习,可让学生站着讨论,讨论时学生可先后两次自由组合,即:第一次是班级物理成绩比较好的一半同学之间自由组合讨论,班级物理成绩比较不好的另一半同学之间自由组合讨论,第二次是让物理成绩比较好的每一位同学去找一位物理成绩比较不好的同学自由组合帮忙解决问题,谁完成任务就坐下来,未坐下来的同学有困难问题可以先找已完成任务并坐下来的同学学习,再回到自己的小组继续解决问题,直到把问题解决。这样,可促使每位同学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成功,从而减少学困生人数。

二、 “逼”学生认真学习思考,用收获和情感促兴趣

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对象逐年增多,多数父母对子女零监管,隔代的教育几乎又是“只养无育”,加上手机网络游戏的冲击,导致多数学生的学习相对不自觉,出现学生能玩则玩,作业能抄则抄的严重现象;多数教师对课后作业也只是改,很少了解学生答案的得来过程,忽略了学生抄作业现象的严重性。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在每次作业上交后,教师应对各种层次的学生各抽2名面批,这样可防止学生盲目的抄作业,促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去认真思考应完成的作业,即使抄也要抄个明白,而不是糊里糊涂的抄,连题目是什么都毫无印象;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完成作业的有效性;同时,也趁面批这个时候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做相应的思想工作,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每周布置的作业,可每周抽一定的时间进行10人(这个人数可根据每位教师具体工作量而定)一组的问题清扫,因对学生小范围的辅导,可提高学生的专心程度,因每个学生的基础、特长等因素的不同,也决定着课外辅导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学困生课堂所学的不足,找到并解决学困生在课堂学习时存在的问题,给学困生树立信心,让学困生感到学有所获。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不难看出: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当学困生把他所认为的难题解决后,即使是小小的问题被解决,他们也会给自己充分的肯定,从而对物理的兴趣倍增,只有让学困生学有所获,才能激发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

三、 分层次作业布置,鼓励进步

首先把每个班的学困生对象定为A组,只需完成作业的达标知识和夯实基础内容;把通过努力有可能考普通高中对象的边缘生归为B组,作业增加能力提升内容,但这一对象的学生,若认为能力提升的部分内容太难,也可适当降低要求,只做有办法完成的题目;把班级应该考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对象的同学归为C组,要求尽可能完成能力提升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超量”;把能考重点高中对象的同学(不公开的D组)私下鼓励,尽量完成极限挑战内容,给他们平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优越感。通过分层次作业布置,可减少学困生的人数。

以上只是本人针对我县农村中学学情的一点感受,教无定法,一切的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中心,能让学生感觉好学,进而变成好学就是好课堂,就能减少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林雄.福安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2]洪明忠.让学生扬起学习兴趣的风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5).

[3]曾佑平.有效教学27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廖明创,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大田县梅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物理策略
只因是物理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处处留心皆物理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