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陕南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9-09-12 06:11成党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茶产业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之一。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现实融合需要,茶业的市场需求和旅游价值促使其通过产业融合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国江北茶区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陕南安康市为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茶旅产业发展优势和条件,提出了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以茶旅融合促进陕南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陕南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茶产业;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4-0175-05

Abstract: During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push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hree main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 of China, which is a critical important method to realiz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tea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have strong relevance and realistic integration needs. The market demand of tea industry and its tourism value will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ea industry through industry convergence. Taking the largest national green tea production base in north tea area which is Ankang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conditions of tea tourism industry, certain tactics for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dustry convergence were proposed, hoping that industry convergence will motivate tea industry in southern Shaanxi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and propel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ea industry; industry convergenc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實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都提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之一,茶产业和旅游业是关联性较强的两个产业,自2015年国家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来,中国一些茶区依托特色茶业资源与旅游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要素集聚等手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通过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转型升级[1]。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是中国江北茶区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茶旅产业融合具有较好的融合基础和条件,所以立足陕南茶旅产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安康市为例,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结合全域旅游战略和产业融合理论,分析陕南茶旅产业融合的条件和优势,探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以茶旅融合促进陕南茶旅产业发展,实现茶旅产业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的统一,助推陕南乡村振兴。

1  安康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与条件

1.1  茶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1.1.1  安康茶历史悠久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安康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汉阳陵出土的世界最早的茶极有可能产自安康;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记载茶的产地时写道:“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陆羽将安康产茶区划归为山南茶区,安康紫阳茶叶作为金州(今安康)“土贡”,成为献给朝廷的山珍;清朝“紫阳毛尖”作为贡品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清兴安知府叶世卓为安康紫阳茶写下了“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再次印证了安康茶的辉煌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以安康产“陕青茶”为主的产品国内外享誉盛名。

1.1.2  自然条件优良  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5 ℃左右,年降水量在750~1 100 mm,无霜期210~270 d。安康市属汉江水系丹江口库区上游,水资源富集,河网密度居全省第一。据2018年1—9月监测数据显示,安康汉江出陕断面水质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安康汉江干支流25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要求,17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安康市因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水质好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涵养地。加上安康市土壤条件呈酸性、微酸性,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另外,安康市是中国两大富硒区之一,全市大部分土壤富硒,所产茶叶富硒。安康市茶叶平均含硒0.635 mg/kg,最低0.103 2 mg/kg,最高3.856 mg/kg,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从茶树生长的气候、水、土壤等条件来看,安康市具有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安康茶凭借其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内在品质,香高、味浓、耐冲泡、富硒,安康市为极少数无污染、原生态、绿色和有机茶区之一。

1.1.3  发展基础好  安康市10个县区有9个县区产茶,其中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石泉6个县区为茶叶主产区,茶叶生产分布在全市118个乡镇,1 341个行政村,有26.3万农户,60万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5.6万hm2,居全省第二,全市有茶叶园区125个、茶叶加工企业856家、经营企业6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61家,规模企业产值达100亿元,占全市富硒食品规模工业企业产值的1/4。从安康茶产量统计数据来看,逐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表1),2017年达到2.36万t。平利女娲茶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阳富硒茶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安康紫阳县、平利县先后获评为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

1.1.4  市场前景好  据《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全国茶园总面积控制在320万hm2之内,茶叶总产量控制在300万t以内,产业农业总产值达到2 000亿~2 200亿元。从国际市场看,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5.5万t,出口额16.1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茶业出口国。从国内市场看,2017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190万t,增幅4.4%,市场销售额2 353亿元,增幅9.5%。安康茶叶虽然在全国出口规模占比偏小,但仍是陕茶的重要出口基地,平利成为全省7大茶叶出口县之一。随着全民养生时代到来,茶叶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安康茶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2  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1.2.1  旅游资源丰富  安康市地处陕西省南端,东临神龙架保護区及武当山,南承重庆巫溪至三峡景区,西连汉中三国遗址,北接西安,是中国南北旅游大通道重要节点。安康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历史古窟寺、古遗迹、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650余处。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安康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全市现已查明景区32处,景点7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现已开发的景区景点29处。据统计,安康市目前拥有4A级景区10个(瀛湖旅游景区、石泉燕翔洞景区、中坝大峡谷、香溪洞风景区、筒车湾休闲景区、南宫山景区、平利天书峡、飞渡峡·黄安坝景区、双龙生态旅游景区、汉江石泉古城景区)。随着国家全域旅游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平利龙头村,中国美丽田园—岚皋县南宫稻田、平利县长安十里茶园等一批乡村游景点也为安康市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安康市凭借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及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及生态旅游目的地。

1.2.2  旅游业优势明显  安康市旅游有如下几大优势,一是安康市地处西安、重庆、武汉大三角旅游几何中心,可融入西安、重庆半日经济圈,因此发展周末休闲度假游应有大量潜在客源,对于关中游客来说主要是风土差异体验,对于重庆客源主要是空间移动、心灵释放;二是由于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境内大江小溪清澈见底,秀山奇峰移步换景,峡谷溶洞寻幽探秘,田园农舍阡陌交通,能给游客提供多种选择;三是由于安康市受国家功能区定位的限制,工业化程度低,空气、水、土壤受污染极少,同时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加之远离尘嚣,康养作用较为明显;四是由于安康市过去交通信息闭塞,传统农业和农耕文明保持的相对较好,而农耕文明是人类心灵的港湾,适合游客旅居体验慢生活,近些年交通条件也得到改善,游客容易到达,安康市发展新型旅游业有很强的优势。

1.2.3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安康市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整体旅游市场还不成熟,加之安康市旅游交通条件差,旅游业在安康市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少。随着2001年10月西康铁路及2009年5月西康高速陆续通车后,安康市旅游业才逐步有了较大的发展(表2),且态势良好。2017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 7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旅游总收入228.53亿元,增长33.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4万人次,增长15.3%;旅游外汇收入758.8万美元,增长15.5%;接待国内游客3 784.6万人次,增长15.5%;国内旅游收入228.03亿元,增长33.5%。未来几年,安康市新机场将于2019年通航、西渝高铁预计于2023年建成通车,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大大提升安康旅游的发展条件,随着全域旅游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安康市旅游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成为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康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茶旅产业两个关联度极高的产业融合发展,必将是乡村振兴重要发展路径之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安康市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市,近年来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战略叠加发展环境下,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在茶产业供给侧改革上做文章,推进茶旅产业融合,以旅促茶、以茶带旅,融合发展,拓展茶旅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安康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2.1  统筹规划做好茶业基地建设、夯实茶旅融合发展基础

茶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基础就是基地建设。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统筹山水林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在茶园建设上结合休闲农业、休闲旅游,做好茶园统筹规划建设[2]。一个方面就是连片,安康市属于秦巴山区,地形复杂,传统的茶园有的地方比较分散,生产效率较低,也不适应现在的集约化生产。国内四川雅安万古茶乡,湖北竹溪、宜昌等地生态茶园在茶旅融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关键之处在于茶园建设有规划、有规模。安康市提出的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坚持扩大规模、提升标准、确保质量,突出抓好“30万亩基地县、万亩茶叶镇、千亩产业村”茶园基地建设,要确保2020年采摘茶园面积保持在5.7万hm2以上、无性系茶园面积达到4.0万hm2以上、有机茶园面积达到0.67万hm2以上。安康茶园基地建设应该结合退耕还林、土地流转、规模化集约生产、茶树品种更新换代,依托茶叶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进行连片建设,这样有利于集约化生产及统筹利用;另外,就是结合乡村振兴、乡村环境治理、茶园建设和山水林湖草等系统治理,形成生态茶园和周围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为茶旅融合奠定发展基础。

2.2  对接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打造茶旅融合载体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为契机,打造茶旅融合新载体,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

2.2.1  打造茶主题特色小镇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凭借生态环境资源、区位优势,将茶与文化、科技等元素融合,结合茶旅产业融合,通过对产业方向的合理引导和产业链条的适当拉伸,谋求更高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打造了一批以茶旅为背景的茶主题特色小镇,特色小镇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民宿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打通了全产业链,再次激发了一二三产业经济效益。如杭州西湖的龙坞茶镇、西咸新区的茯茶小镇。龙坞茶镇有茶园933.3 hm2,近70%的西湖龙井茶产于此地。龙坞茶镇在前期通过小城镇综合整治,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现象,另一方面龙坞茶镇加快建立无公害有机茶叶基地,为茶叶生态化发展提供标准指导,引导龙坞茶镇茶叶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龙坞茶镇有机茶品牌。小镇环境、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基于西湖龙井产品影响力,龙坞茶镇精品旅游线已初步形成。借助原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民宿经济也已初见成效。龙坞茶镇通过茶旅融合出一系列的旅游衍生品,打造优势产业新业态[3]。近年来,安康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也打造了一批茶主题特色小镇,如平利县长安硒茶小镇、紫阳焕古硒茶小镇,这些茶特色小镇集茶叶生产销售、茶文化博览、乡村休闲体验、生态农业观光等为一体,也是茶旅融合形成的旅游综合体,虽然在区位优势、交通条件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但已跳出了原先茶业单一的产业形态,延伸了產业链,走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2.2.2  打造茶主题田园综合体  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国内已出现了如河北迁西花乡果巷、福建武夷山五夫等一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得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专项资金资助,这些田园综合体大多数都是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茶、果等为特色,以生态为依托,以旅游为引擎,以文化为支撑,以市场为导而运作建成的,打造了一批休闲旅游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安康市在打造田园综合体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安康市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案例,立足自身优势,在具备条件的县区按照中央关于打造田园综合体的文件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打造具有茶特色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融合旅游产业,推动安康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2.3  打造生态观光茶园  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破除原先的种茶、制茶、卖茶的传统模式,拓展茶产业产业链,调整茶产业的发展方向,迎合全域旅游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关于茶产业发展的政策,结合地理环境、自然生态、交通设施、退耕还林和茶园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生态观光茶园。观光茶园是一种将农业、茶产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相结合的新型观光农业发展模式。观光茶园是以茶叶种植和生产为基础,经过有效地整合,把茶叶生产、观光采摘、科技示范、茶文化展示、茶产品销售和休闲旅游度假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园。安康市生态观光茶园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做好规划,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做好茶和山、水、林等协调一致的规划,使茶园建设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其次就是高标准,对接休闲游、观光游、自驾游等旅游消费的特点,按照生产、旅游、示范、科普、生态等功能要求高标准设计建设。安康市复杂的地形比较适合观光茶园的选址建设,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茶产业基础具备打造生态观光茶园的条件,平利长安镇、紫阳向阳镇已经有一些生态茶园,但功能还不健全,观光茶园设计的要素如地形、水景、植物、生产景观、人工景观、茶文化、地域文化等还有缺失的部分,国内四川雅安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湖北竹溪龙王垭茶业旅游观光园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案例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生态观光茶园,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2.3  借力茶文化、增强茶旅融合内涵

茶文化的挖掘对于茶产业产业链的延伸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深化茶旅产业融合的内涵。国内以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融合的案例很多。武夷山大红袍不失为一个以文化建设使茶扬名、靠茶获益发展的典范,武夷山旅游游山玩水品茶,看山水实景演出的茶戏、观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赏丰富多彩的茶艺表演、品品种繁多的茶品等,茶叶种植、加工及围绕茶延伸的各种服务已经打造出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4]。安康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积淀深厚,可以通过挖掘和安康茶相关的历史文化,增强安康茶产业的发展内涵,丰富安康茶旅产业的融合内涵。具体的做法是:加大对古茶园、茶树、古茶馆的保护力度,挖掘安康茶种植、朝贡、贸易、茶事、茶俗、茶艺、茶道等历史文化,创新发展茶艺、茶道、茶事、茶俗、茶歌,推出精品力作,不断提升茶产业文化内涵。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农家乐,开发独具陕南安康特色的茶膳、茶宴、茶餐、茶点,规划建设特色茶叶镇、茶旅体验园、茶文化街区、茶文化休闲村、茶叶博物馆等,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2.4  以茶为主题,开发旅游产品

以茶为主题,开发茶旅融合旅游产品。一是茶乡生态观光游。借助安康南宫山、瀛湖、擂鼓台、紫阳茶山等生态旅游资源,把茶园观赏和生态观光结合起来,让游客通过茶乡生态游,体验陕南安康茶叶种植优良的自然环境,认知安康茶的品质;二是茶事体验游。将茶乡风情与茶文化展示、茶园观赏、采茶、制茶、品茶、茶艺等结合起来,还可以把农耕文化揉入,种茶的农具、传统制茶的工具、茶具等展示形成茶事体验游,让消费者深刻了解安康茶的工艺和品质;三是休闲度假游。茶文化与休闲文化从这些方面可以说是统一的,到茶乡度假,住民宿、吃茶食、品茶味、听茶歌,放松心情;四是借力安康市康养产业发展大背景,围绕绿色养眼、生态养生、休闲养心、安宁养性,打造比较高端的康养度假小镇,将品茗与养生有机结合,解决不同消费群体对茶修康养产业的消费需求;五是开发茶旅融合衍生产品,比如依托茶乡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利用茶乡的老房子开发茶乡特色民居等;六是以茶为主题,优化旅游路线,从顾客兴趣、交通条件等方面优化旅游线路,增加茶旅游的趣味性及性价比。

2.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茶旅有效融合

茶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非常关键[5],按照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完善安康茶旅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通是最需要完善的方面。“快进、快出、慢游”是旅游业对交通条件最基本的要求。安康茶旅融合发展中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茶产业基地多处交通不便的山区,随着西康、十天、安平高速的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县域的交通。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把茶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共同治理茶乡环境,改善道路设施及交通网络。但还存在交通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较差的问题。茶旅景区可进入性问题可从外部大交通和内部小交通两个方面入手。大交通方面,随着一些交通设施建设建成使用,开通至主要茶旅景区的交通专线,改善茶旅景区停车场建设,确保可进入、有地停;小交通方面,加大对景区内、茶园等内部交通道路的建设,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游客出入。另外,结合近年来自驾游旅客,完善自驾游线路的设施配套,修建自驾游营地等设施,满足自驾游需要。结合游客对网络、景区厕所等需要,完善相关设施[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逐步深入实施,安康市既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良好的旅游业,又有特色鲜明的茶业资源,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优势明显,安康市将以茶旅一体化为载体,按照共同建设、协同发展的思路,优化配置茶旅产业资源,实现茶旅产业深度有效融合,有力推動茶旅产业融合,促进茶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陕南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3(5):7-8.

[2] 郭鲁芳,孙春华.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5):55-59.

[3] 应  果.农坞茶镇:闻香品茗、茶留余香[J].浙江林业,2016(12):36-37.

[4] 郭雅玲,冯  会,郑明芬,等.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业,2011(2):43-47.

[5] 李英策.凌云县茶旅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 2016(10):68-70.

[6] 成党伟.基于产业升级的陕南“茶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8(8):91-93.

猜你喜欢
茶产业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