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2019-09-17 08:39董佳慧吴恒伟
对外经贸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

董佳慧 吴恒伟

摘要:首先对“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概述并探究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面临的阻碍与风险;最后提出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并拓展人民币结算,充分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推动作用,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开放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xplores the logic relation between them.Secondly, it summarizes the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obstacles and risks faced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concept is proposed.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RMBs Internationalization;Reform and Opening-up

一、“一带一路”概述

(一)“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

2013年金秋时节,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随后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总称为“一带一路”,其核心内涵是借助“丝绸之路”文化内涵打造的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截至2015年,其人口占全球的63%,GDP占全球的29%,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全球的24%,发展潜力巨大。

(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然在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展分化且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全球各国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仍然较为严峻。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一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且坚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之下,经过四十年的飞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推進“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继续扩大与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需要。

(三)“一带一路”的愿景

2015年我国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的互补性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五通”既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愿景和目标。

二、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成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以及政府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应肩负起历史使命,有所作为。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中国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

自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周期。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2009—2010年,为了在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维护本国正当利益,免受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实现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中国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以贸易结算为起点,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步入起步阶段。2011—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持续上行,全球货币政策处于量化宽松阶段,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政策陆续推出,跨境与离岸人民币使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2016年,我国结构性问题凸显,人民币汇率波动下行,全球货币政策开始转向,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低迷调整期,直至2017年再度企稳。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应以结算交易量的短期下降进行评判。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改革开放推进,在市场力量居于主导的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局面,应客观看待、稳步发展。2018年,尽管全球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对美贸易摩擦升温,但是人民币的总体发展环境向好。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平稳,金融风险有效缓解,资本项目、金融市场持续稳步开放。十九大以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市场需求和原动力将进一步得到夯实和释放。2018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2019年1月3日的央行工作会议上再度指出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调。

(三)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SDR货币篮子审议,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成为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五种货币。当前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占比达10.92%,超过日元的8.33%和英镑的8.09%,仅次于美元与欧元,成为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三大货币。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使人民币计价对外资产正式成为国际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通常而言,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与该货币在国际外汇储备构成中的份额正相关,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越高则该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为1.80%,是全球第六大外汇储备货币。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地位逐渐提升,更多的央行与货币当局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资产。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的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三、“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一)“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归根结底就是要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区域深化合作的新局面、大格局。“五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二)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目标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贸易计价与结算、投资等具体的领域经济合作内容都离不开货币,所以货币相通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国正在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好、更有效的加强沿线各国之间的货币流通,这对实现“一带一路”的“五通”目标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一)贸易合作深化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必然会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合作的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规模扩大、往来更加密切。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虽有波动,但总体不改上升趋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实现较快增长,为14403.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进出口总额的36.2%,较2016年上升1.9%。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也会日益扩大和加深,在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可以有效降低汇兑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符合贸易双方的利益。

(二)“一带一路”金融机构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投资重点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其宗旨。推动亚投行建立以人民币为主的投融资机制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大的机遇。亚州开发银行在2017年发布的《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报告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若保持现有增长势头,到2030年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总计将超过22.6万亿美元,约合每年1.5万亿美元;若将气候变化减缓及适应成本考虑在内,此预测数据将提高到26万亿美元,约合每年1.7万亿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仅仅依靠亚投行初始资本显然是不足的,这需要亚投行利用多元化的融资手段来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构建以人民币贷款、发行人民币债券为主的投资、融资机制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在北京注册成立并正式运行,基金资金为400亿美元。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此举进一步增强了丝路基金的资金实力,有助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为有力、多币种和可持续的投资融资支持,同时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在丝路基金的推动下,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的投资势必会越来越多的出现,这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三)对外直接投资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称:2002年至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比重的11.1%,仅次于美国的23.9%和日本的11.2%。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2002年的58.6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经连续两年在全球比重中超过一成,中国对外投资在全球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8090.4亿美元,較上年末增加了4516.5亿美元,是2002年末存量的60.5倍,仅次于美国的7.8万亿美元。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中国境内投资者总计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近300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涉及国民经济17个行业大类,当年累计投资201.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2.7%。

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具备两大优势:第一,可以在国内熟悉的制度和环境下更便捷地获得充足的资金供给。第二,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和价格波动,在原材料、中间产品投入或产品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可以有效降低汇兑风险和成本。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深化和发展,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重大机遇。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稳固

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各国为了抵御金融风险、获得更多的定价权和巩固自身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推动其货币与美元开展竞争。然而时至今日,虽然欧元、英镑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拥有一定的地位,但美元依然一直保持着作为世界主导国际货币的地位并未受到影响。虽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国际社会对美元的偏好并未出现根本性的转折或变化。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两点:第一,货币使用惯性,国际社会使用美元结算的习惯已经建立,加之美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长期以来形成了对美元的依赖和使用惯性。第二,一国货币背后的国家经济实力是其坚实的基础。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在高新科技领域和重工业领域一直以来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加之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霸权地位,奠定了美元坚实的基础。 国际主要货币国家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面临风险

“三元悖论(The Impossible Trinity)”,也称“三难选择”,其含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自由流通三者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若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则必然要求资本的自由流动,加之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我国汇率的稳定性将会面临风险和挑战。

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以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较小。然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金融市场都将逐步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融合程度就会越来越深入,届时外部的金融危机将会更容易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同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投机资本不仅会增加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威胁。

六、“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一)坚持改革开放以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

历史经验表明,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推动力和根本保证,美元、欧元、英镑无不如此。国民经济规模庞大且经济实力雄厚、对外经贸密切且具备较高的地位,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国际市场对一国货币的认可程度。若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一国货币就不可能得到全球货币使用者的长久信任,该国货币的国际化就如同流沙上的大厦一般缺乏稳固的根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此时正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时候,更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契机。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所提到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持续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人民币国际化铸造坚实而稳固的根基与后盾。

(二)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并拓展人民币结算

中国需要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持续扩大贸易规模、扩宽贸易领域。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妥善处理好中美贸易摩擦是现阶段的一个重点。中美两国经济体制、发展阶段、价值观和文化不同,产生贸易摩擦不足为奇,中美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国际社会也期望中美履行大国职责,为双边经济和全球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我们需要处理好与美国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存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支持和鼓励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广泛使用人民币。

(三)充分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推动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都是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金融机构,要推动在亚投行的投资项目中以人民币来发放贷款并以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形式进行融资,并且利用自身影响力将这一形式转变为机制。增加人民币在丝路基金中的规模和份额,充分发挥丝路基金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四)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资本项目较高程度的开放,但资本项目的开放也会给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风险。因此,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需要稳步、渐进推动实施。在开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要与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相匹配,把握好开放的进度和力度,使得资本项目开放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向更高阶段前进的驱动力。

(五)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場体系

为了推动开放和防范风险,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国际历史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管理浮动逐渐过渡到自由浮动。此外,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我国管控、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参考文献]

[1]陈雨露.“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15(19):40-42.

[2]马广奇,姚燕.“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由“丝路货币”走向“世界货币”的推进策略[J].经济学家,2018(8):60-66.

[3]王大树,郑明堃,赵文凯.“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6):26-33.

[4]杨文,杨婧.“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出路[J].现代经济探讨,2017 (6):39-46.

[5]刘一贺.“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路[J].财贸经济,2018,39(5):103-112.

[6]逯新红.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落地生根[J].金融与经济,2015 (8):53-55.

[7]K. C. Fung,NathalieAminian,Xiaoqing (Maggie) Fu, et al.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use of Chinese currency: perspectives from the New and the Ancient Silk Roads[J].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2018,16(1):1-16.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