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拜寿》原生代传衣钵探究

2019-09-17 07:56张敏
戏剧之家 2019年22期

张敏

【摘 要】越剧经典剧目《五女拜寿》一直以来广受越剧爱好者的喜欢,最早的小百花越剧团为该剧奠定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早期的原生代演员将该剧推向了发展高潮。而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进一步发扬,加之该剧本身的巨大魅力,一直以来被反复排练和演出。文章就《五女拜寿》的原生代传衣钵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该剧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视角。

【关键词】《五女拜寿》;原生代;传衣钵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28-01

《五女拜寿》由顾锡东在1982年编写,最早的演出团队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并在198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演出改编为电影,执导人为张骏声,之后获得了国内第五届电影节“金鸡奖”的最佳戏曲片奖[1]。主要故事脉络为尚书杨继康过寿,五个女儿协同女婿前往为其祝寿,而身为养女的三春和其夫婿邹应龙非常贫寒,导致杨夫人将两人赶出府门。之后杨继康在与严嵩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且被抄家革职,除养女三春之外其他女儿皆不肯收留,邹应龙高中状元后将严嵩绳之以法为岳父洗去冤屈,此时其他女儿又再次上门为其父拜寿。该剧透露出极为微妙和残酷的人情世故,对于演员的越剧功底和表演水平有着很高要求,要在有意和无意间自然做到传神,原生代演员为之后的演出奠定了坚实基础,树立了极好的标杆作用,值得不断被学习和借鉴。

一、原生代演员的相关分析

《五女拜寿》本就属于传统老剧目,自身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涉及的行当较为全面,有多对生旦角色,所用到的唱腔流派非常丰富多样,一直以来广受越剧爱好者的推崇。最早在演出中更是由当时的五朵金花来扮演剧中的五个女儿,依次为茅威涛、董柯娣、何英、何赛飞以及方雪雯,五位演员不论是功底还是艺术造诣都极高,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至今仍具有不可逾越的经典地位,值得新生代演员不断学习和借鉴。同时,该剧原生代艺术顾问和导演以及作曲分别为邢竹琴、朱顺庆和朱敏、朱國柱,舞美设计为刘祖鹏,这些原生代后台指挥人员也都是当时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为该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83年就拿到了优秀编剧奖,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赴香港演出时,将该剧目列为了首选,之后很快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原生代演员以及制作人员取得的成绩是斐然的,非常值得肯定,更是为传衣钵打下了坚实基础,决定了较高的起点。

二、《五女拜寿》原生代传衣钵的价值探讨

《五女拜寿》自身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为培养新生代演员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利于新生代演员的培养[2]。该剧虽为传统剧目,但在新的排练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如同排练一场新戏,其难度并未下降,甚至还有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老戏新排激发了诸多剧迷的兴趣,但也为该剧的精髓是否能得以传承充满了疑虑,原生代演员的表演极为精湛和高超,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印在了老戏迷的心里,他们塑造的经典形象非常生动而具体,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这对新生代演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是传衣钵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和挑战。

在《五女拜寿》诞辰111周年之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就展开了原生代传衣钵活动,从各个戏曲学院选拔优秀青年学生参与到该剧目的学习中来,而授课和教授人员就是当年的原生代演员,并且茅威涛团长也亲自参与其中。小百花剧团这一举动和计划真正开启了《五女拜寿》的传承之路,原生代演员传衣钵真正落到了实处,可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越剧表演人才。

早在2016年,我国就将越剧《五女拜寿》列为了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为该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帮助。该剧的唱腔多达十余个流派,而且在人物的设计上也非常用心,打破了以往的常规,不再是一生一旦的传统模式,其中的多线条创意非常值得肯定,能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也能让青年演员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人物群像。《五女拜寿》对于培养新生代演员和传衣钵具有极强的培养意义,通过学习可为越剧培养出多行当多流派的青年表演人才,不论是对于《五女拜寿》来讲,还是对于越剧的未来发展都裨益良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

三、讨论与总结

《五女拜寿》最初打造了青春靓丽的科班女演员形象,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舞台上的青年演员快速跃升为越剧界的青春偶像代表,同时也成就了小百花越剧团[3]。虽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但《五女拜寿》仍在不断的获奖和演出中,原生代和中生代以及新生代演员都在发挥自身的热量,将该剧推向了经久不衰的地位,在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该剧目前还正在不断招募和培养新演员,同时也为越剧界不断注入新鲜活力,推动了越剧的发展和进步。《五女拜寿》原生代传衣钵是越剧界一直广受热议的话题,也是越剧迷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特色都非常鲜明,在传承自身的基础上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不断推广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爱华.越剧《二泉映月》:有突破,更有坚守[N]. 中国文化报,2017-01-17(005).

[2]徐锦萍.当代中国电影明星制度的萌芽——从明星集群效应看电影版越剧《五女拜寿》[J].戏剧之家,2014.

[3]陈自强.粤剧《五女拜寿》[J].南国红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