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家庭”殷小霞:乡亲们眼中的“雪中炭”

2019-09-18 02:09方堃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5期
关键词:干货乡亲们饭店

●文/方堃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或许是亲人之间的欢聚,或许是物质充盈的满足,或许是功成名就的荣耀……可对于安庆太湖的殷小霞来说,帮助别人,人生就特别有价值和意义,就能从心底里感受到简单而强烈的幸福。

自小贫苦的殷小霞,深知生活艰辛不易,更看不得别人在困境中挣扎受苦。无论自身境遇如何,只要看到别人有难处,她总会尽力拉一把。都说“雪中送炭三冬暖”,她就是乡亲们眼中的“雪中炭”!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顾反对收养8岁孤儿

105国道上,来往轰鸣的车流声,是殷小霞年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部分。1972年,她出生在离国道不远的安庆市太湖县刘羊村。家中兄妹三人,务农的父母要负担全家人的衣食开销,日子过得入不敷出。

殷小霞十五六岁就去饭店打工,帮忙摘菜,切菜。17岁时,她来到合肥,在一家培训班学了2个月的厨师。回到家乡,她在105国道旁,开了一间自己的小饭店,赚钱补贴家用。

少女时代的殷小霞,早早地步入社会,让她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苦涩。也正因如此,她特别能理解身处困境时的艰难和无助。虽然自己的生活也很不容易,但只要见到有困难的人,殷小霞都会尽己所能,伸出援手。

殷小霞的饭店离国道近,经常有远途的客人来店里吃饭。有的客人囊中羞涩,只舍得点一碗米饭,殷小霞看到了,就加一份菜,还告诉客人:“饭店做活动,免费的。”遇到乞讨者,她总会盛满一大碗饭菜,让人家吃顿饱饭。

热心善良、乐于助人的殷小霞成年后,前来说亲的人络绎不绝,可她都没有放在心上,直到认识了李文胜。李文胜承包了当地的一个鱼塘,经常给饭店送鱼,慢慢与殷小霞熟识起来。两个上进的年轻人,互相交流做生意的经验,日子久了,情愫渐生。1994年元月,两人登记结婚,携手此生。

当年4月,已经怀孕的殷小霞对饭店的油烟味反应剧烈,只好关掉饭店,开了一间小商品店。一天,她去村卫生所产检完回来,看到一个小女孩蹲在自家小店门口,衣衫褴褛,满脸脏污。她赶紧上前询问,小姑娘怯怯地说了一句:“我想喝水。”殷小霞的心顿时疼了一下,赶紧招呼李文胜倒杯水来,又从店里拿了一些糖果饼干给她吃。

“你多大了?怎么不回家?”殷小霞关心地问。小女孩低着头说:“我8岁了,是个孤儿,没有爸,也没有妈。”看着无家可归的女孩,殷小霞让她留下来,给她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小女孩在家里住了几天后,对殷小霞有了依赖,主动吐露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在此之前,小女孩被一个中年男人收养,但中年男人一直虐待她,无法忍受的她选择了逃跑。殷小霞听后,心疼不已,心中溢出无限母爱。“这么小的孩子,没人保护,该怎么活?”殷小霞不能再想下去,当即决定收养小女孩,她搂着小女孩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亲戚朋友得知新婚不久且已怀孕的殷小霞要收养一个8岁的小孩,纷纷赶来劝说,“你是好心,可孩子这么大了,养不熟的。”“你都有孩子了,还收养!以后负担太重。”任凭别人怎样反对,殷小霞不为所动,她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再让孩子流落街头了。众人见劝不动殷小霞,又转头去劝李文胜。李文胜说:“小霞的决定,我支持。”小女孩从此在殷小霞家住下了,夫妻俩对她视如己出。

年底,殷小霞的儿子平安出生,全家人欣喜不已。可是,家里有两个孩子要养,生活压力陡然增加。李文胜先去天津打工了。1997年,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夫妻俩决定一起去北京闯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舍弃生意归乡帮扶老弱

首都人群熙攘,繁华璀璨。殷小霞夫妻人生地不熟,一切只能靠自己打拼。他们做起了给饭店装灶台的生意,这是份辛苦活。饭店为了不耽误营业,都是在晚上打烊之后才安装和修理灶台。殷小霞夫妇经常要工作到很晚,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勤劳肯干,再加上头脑灵活,殷小霞的灶台生意越做越大。乡亲们纷纷向她请教窍门。殷小霞将前来投奔的乡亲全都安顿好,把自己的生意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有人问殷小霞:“都说同行是冤家。客户就这么多,你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殷小霞爽朗地笑着说:“做这一行的多着呢。再说,大伙儿都有奔头多好!”殷小霞从小生活困难,她最清楚穷日子有多苦。在她心里,帮着乡亲们把日子都过好,要比赚钱重要多了。

在殷小霞的心里,始终有一件事放不下。当初收养小女孩时,她已没有父母,可是她还有没有其他亲人呢?殷小霞一直没有放弃为小女孩找亲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女孩来到殷小霞家8年之后,殷小霞帮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大伯。多年夙愿达成,殷小霞虽心中不舍,但还是红着眼眶将女孩送回了家人身边。此后,殷小霞经常去看望女孩,两人的关系依然如同亲人一般。

殷小霞的公公患有支气管肺病,需要人照顾,殷小霞想回家了。可如果她离开,生意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殷小霞与丈夫商量后,达成一致意见——百善孝为先。2008年,殷小霞回到家乡。

不久,公公连续多次发病,不得不住院治疗。殷小霞日夜不休地护理,帮公公端屎端尿,擦背洗身子……病房中的其他病人看了,都羡慕地对殷小霞的公公说:“你养了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啊!”每当此时,公公就骄傲地说:“她是我儿媳妇!”

殷小霞的公公因病去世后,婆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常年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穿衣,吃饭,洗澡,都是殷小霞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婆婆经常穿错鞋袜,偶尔一次穿对,殷小霞就大声地称赞:“今天这么乖,自己穿对了,真棒!”婆婆听了,露出孩子般开心的笑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顾家人的同时,殷小霞时刻不忘帮扶贫困老人。村里很多家境贫寒的老人都会种一些豆角、辣椒、萝卜等,晒成干货,想卖掉换点钱。可是,这些干货虽然是不打农药的绿色食品,但在农村很常见,就算拿到镇里的集市去卖,销路也并不好。

殷小霞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自己以前在北京接触过的饭店,不知被拒绝了多少次后,竟真的帮老乡们的干货找到了买家。有位贫困老人好不容易晒了很多萝卜干,眼看再卖不掉就要坏掉了,急得团团转。听说殷小霞能把干货卖到外地,老人赶紧向她求助。殷小霞也不管有没有买家,二话不说,把3大麻袋萝卜干全收下了。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老人来找殷小霞卖干货。有的老乡在路上碰到她,就直接说:“我家里还有一把干豆角和一袋绿豆,明天交给你啊!”“好!”殷小霞总是一口答应下来,免费给大家卖货。有时,干货积压了很长时间卖不掉,殷小霞就自己掏钱垫上。只要看到老人们拿着卖货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殷小霞就发自内心地高兴,觉得赔钱也值!

雪中送炭三冬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为了多挣点钱,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殷小霞想:如果能在家门口创办一份产业,更多的人就会留在家乡,不仅能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还能让更多家庭团聚。丈夫李文胜得知殷小霞的想法后,非常赞同。

2013年,李文胜带着多年积攒的100多万元回到家乡。夫妻俩创办了木子岭家庭农场,承包480亩荒地,种植当地的支柱产业——毛竹。

殷小霞承包的荒地是火烧迹地,长满了野草,一点就着,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烧一场大火。承包火烧迹地当年10月的一天,殷小霞远远看到地里冒烟了,转眼就大面积燃烧起来。她赶紧拨打119,可是消防队赶来后,消防车却开不到山上去,只能扯着水管上山救火。眼看火越烧越大,殷小霞吓得双腿发抖,可她还是硬着头皮,拎着水桶打水去救火,帮着消防员一起断火路。忙了一整天,大火总算被扑灭了。

第二年春天,殷小霞着手进行土地管理,除掉野草,种上毛竹……从此以后,这片每年必烧的火烧迹地,再也没有起过火,杜绝了山火隐患。殷小霞每年都会雇佣很多留守妇女上山除草,采摘鲜笋,带动本地留守妇女劳动致富。

2014年,殷小霞相继投资18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养殖湖羊。一切都要从头摸索,殷小霞参加学习班,请教技术专家。有一次,一只母羊难产,小羊的一只脚出来了,却迟迟生不下来。殷小霞一咬牙,戴上手套,将手伸入羊腹中,帮助母羊把小羊生产出来。

殷小霞艰苦创业的同时,致力于帮助贫困户、残疾人一起创业脱贫。得知当地的一位残疾人生活没有着落,殷小霞无偿为他提供6只种羊,教他技术,并为他调度草、饲料,手把手带着他养殖湖羊。如今,这位残疾人养羊已达到年出栏50只,在殷小霞的帮助下,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殷小霞又注册了磨夫湾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26人,其中贫困户21户,并分别与他们签订了帮扶协议。

殷小霞针对困难乡亲们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有效帮扶。村里有不少乡亲,虽然有劳动能力,但苦于没有致富途径,常年陷于贫困。对于愿意打工的乡亲,殷小霞长年优先用工;对于一些愿意自主创业的贫困户,殷小霞免费提供技术,提供种羊、疫苗、疫病防控一步到位。村里还有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殷小霞因人制宜,免费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活动,做到每个贫困户最低年收益不少于4000元。

每一年,殷小霞的合作社里,社员可创效益60余万元,大大改善了当地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她的合作社被评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安庆市徽姑娘合作社示范点”,她本人也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2019年,殷小霞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牵手相伴20多个春秋,殷小霞、李文胜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每年都带着孩子,去探望本村几位五保户残疾人,让孩子们在为别人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帮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殷小霞夫妇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许多受过他们帮助的人,时不时就去看望他们,聊聊近况,拉拉家常。因为来家里做客的人太多,殷小霞家的茶叶总是不够用。

2019年2月,乍暖还寒。殷小霞为丰富乡亲们的业余生活,建立了乡村舞蹈队,免费提供服装,唯一的要求就是,乡亲们要定时来跳舞锻炼。殷小霞一直有一个心愿:将来老了,办一个敬老院。自己和村里条件不好的老人们一起住进去,一起生活,一起娱乐。丈夫李文胜听了殷小霞的想法,忍不住点头,大声说:“好啊!”

“雪中送炭三冬暖”,殷小霞倾情助人,不仅暖了受助者的心,也暖了自己,暖了整个冰雪初融的村子。

猜你喜欢
干货乡亲们饭店
“早春鱼瘟”、黄颡鱼“过春”、病害一线快速精准诊断……实战干货来啦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干货满满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满满的干货分享THX、HAA、ISF、CEDIA同学会成功举办
从小饭店到40家店 四年天天排长队
长富宫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