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格构柱定位方法研究

2019-09-18 08:58江一舟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4期
关键词:格构钢护筒支撑体系

江一舟

(深圳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0083)

1 引言

基坑朝超深发展,地质环境条件日趋复杂,对变形控制要求极高,因此基坑常采用内支撑支护。立柱桩是支撑体系的竖向受力结构,主要由钢格构柱与灌注桩焊接构成。施工立柱桩是在现状地面或首层支撑梁位置进行,基坑深度越深立柱施工难度也就越大,经常出现钢格构柱转动方位偏差、偏斜垂直度难以保证的现象,直接影响格构柱与支撑梁的衔接,严重时会影响支撑体系的受力及安全性。因此钢格构柱的精确定位、垂直度控制是保证支撑体系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笔者通过长期施工经验的积累,设计一种简易又可重复使用的格构柱定位装置,通过对钢格构立柱施工工艺上进行简单调整,解决格构柱的方位及垂直度问题。

2 现有技术方案

目前基坑立柱桩的施工流程是先采用旋挖,钻(冲)孔机械进行立柱桩的灌注桩部分的成孔施工,到达设计孔深并清孔,再采用起吊设备吊装立柱灌注桩钢筋笼,通过人工焊接使钢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然后下放其至设计标高,最后通过吊装设备和人工配合的方式调整格构柱的方位与垂直度。这种施工工艺通过格构柱多次起吊,人工转动来对立柱桩的方位及垂直度进行调整,常因调整难度大,定位精度不够,后续需要进行调整设计;其次,多次调整浪费工时,影响施工进度,存在安全隐患。

3 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简易可重复使用的格构柱定位装置,目的是在立柱桩施工工过程中通过安全、快捷的操作,控制立柱桩的转动和偏斜,保证方位和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基坑支撑体系安全。本设计方案的工作流程:(1)先用全站仪放样,定位出通过钢护筒“1”截面圆心的支撑梁轴线A-A(见图1);(2)截取500 mm高的钢护筒作为定位护筒“2”(见图1);(3)在相互垂直且通过“2”截面圆心的轴线B-B方向共设置4个“U”型定位卡槽“3”,其规格40 mm×50 mm,底部为内径40 mm(见图1);(4)将位于上部定位钢护筒“2”与位于下部钢护筒“1”进行丝扣连接;使“2”的截面过圆心轴线B-B与“1”的过圆心截面轴线A-A平行(见图1);(5)设置两根定位螺杆“7”,其规格:直径40 mm,两端配套相应螺母“8”(见图3);(6)“7”的中部设置螺杆凹槽“9”及预留螺杆孔“10”(见图3);(7)在相互垂直且通过“4”截面形心的四侧缀板“11”方向设置定位孔“5”、“6”,规格“5” 两个,孔径50 mm,规格“6” 两个,孔径70 mm(见图2);(8)将第一根“7”插入“5”内,第二根 定位“7”插入“6”内;调整位置,使两根“7”相交中心与“4”截面形心重合;再将“12”插入“10”内,两端通过“13”固定控制垂直度(见图3、图4);(9)完成格构柱“4”与立柱钢筋笼进行焊接,然后吊装至设计标高;(10)旋转方向使得两根“7”分别嵌入相应“3”内完成方位定位(见图4);(11)向立柱桩孔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松开“8”、“13”,取出“7”和“2”重复施工另一根立柱桩。

图1 护筒结构示意图

图2 缀板定位孔结构示意图

图3 定位螺杆、螺母结构意图

图4 定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4 结论

本定位装置主要由定位螺杆、定位护筒、定位卡槽三部分组成。通过螺纹调节固定定位护筒与施工钢护筒,确定格构柱准确位置;再将定位螺杆穿入格构柱初步固定,吊装下降嵌入定位卡槽内,通过螺母调整保证格构柱垂直度;待浇筑完混凝土后拆卸装置可以重复利用。

本定位装置具有构成简单、操作简洁、重复使用等特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格构钢护筒支撑体系
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围堰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界面粘结应力分布
浅谈工程边坡治理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格构技术在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我国零售业发展困境转型升级路径及支撑体系研究
海洋环境钢护筒的应用现状分析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50吨履带吊联合ZD—90型电力振动锤打拔钢护筒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寨子沟2#特大桥深水桩基钢护筒沉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