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各地·市场·企业·科技·国外

2019-09-18 08:46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生猪

要闻

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

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猪肉供应等五方面举措。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效应开始集中显现。今年7月,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2%、31.9%,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每千克24.99元,环比涨9.1%,同比涨48.1%。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业内专家们认为,目前基层兽医体系还不够健全,通过采取措施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将使我国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产业长远发展。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意味着将适时采取措施,降低价格上涨对于困难群体的影响,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

《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实施方案》发布

8月20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进一步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动员各级预算单位等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实施精准消费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方案明确,今年10月底前,建成集“交易、服务、监管”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实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在线展示、网上交易、物流跟踪、在线支付、产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10月底前,编制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扶贫产品供应商名录,首批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入驻网络销售平台,鼓励各级预算单位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先行启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建立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消费扶贫数据库,启动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采购交易数据统计工作。自2020年起,各级预算单位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全面启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依托网络销售平台定期统计和通报采购情况。

各地

山西将打造6个秸秆综合利用“样板县”

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山西省2019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将利用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资金4705万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重点打造6个秸秆综合利用的“样板县”。

据了解,按照农业农村部“集中投入,整县推进”的要求,山西省将中央财政资金4705万元下达到6个市,由市遴选确定项目县并将资金分配到县。具体为临汾市浮山县784万元、运城市稷山县785万元、晋城市高平市784万元、忻州市原平市784万元、晋中市祁县784万元、长治市上党区784万元。支持对象为从事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及农机专业服务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重点县要因地制宜确定秸秆利用方式,推动县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形成一套配套政策强、工作力度大、技术支撑好、服务组织多的县域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江苏出台恢复生猪生产扶持政策

8月19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有关扶持政策的通知》,对恢复生猪生产提出扶持政策意见:一是对种质资源和规模猪场购买种猪实施补助,突出扶持生猪养殖重点县和规模猪场完善防疫设施等,保护生猪生产基础,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省级财政已于7月底下达2.61亿元补助资金。二是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金额分别从1000元/头、600/头提高到1200元/头和800元/头,降低生猪养殖风险。三是加大信贷担保支持,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统筹利用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贴息时间从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并减免一定时期的担保费用。

四川上半年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5%

8月15日,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蔬菜、水果、茶叶、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5%,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开展例行监测共抽检样品6837个,专项监测共抽检蔬菜、茶叶、柑橘、草莓、鸡肉(蛋)和学生饮用奶等农产品样品3110个,监督抽查共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620个,仅检出1个不合格样品。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4.2万人次,查处问题526起,取缔关闭生猪屠宰场点9个,查办案件487件,移交公安机关2件,查获假劣农资34.2吨,挽回农民经济损失1304万元。

黑龙江制定猪场贷款贴息

8月15日,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当前,黑龙江省生猪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在价格带动下,今年下半年黑龙江省生猪生产将恢复性增长,产能将持续提升。目前,全省能繁母猪存栏107万头,预计今年年底可出栏生猪1760万头,能够有效保障省内消费需求,并供应部分国内市场。由于生猪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一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陆续投产,保证了黑龙江省生猪基础产能未动摇。据悉,今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将落实扶持政策,制定出台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种猪场保种等政策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龙头企业牵动,探索推广股份制合作、建立合作社等形式,鼓励支持散养户、中小养殖户向适度规模养殖发展,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监测预警和技术服务,引导养殖场户补栏增养。

市场

鸡蛋价格上涨 预计“中秋”后将趋稳

8月22日,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鸡蛋价格开始有所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入伏后,鸡蛋供不应求,使得市场流通情况良好。但是,随着蛋价上涨,下游环节为规避高成本风险,采购积极性以及需求将相对有所减弱,预计中秋节后鸡蛋价格将趋稳。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鸡蛋主要来自山东省和河南省,日均成交量在60多吨,目前的批发价为10.2元/千克,环比涨幅17.1%。近两年,蛋价总体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6~8元/千克,此轮上涨属于季节性波动,主要受入伏天气影响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造成整个市场供应偏紧。

据相关数据显示,8月19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涨至9.96元/千克,为2019年以来最高价。目前,全国主产区鸡蛋主流到户价在8.16~10.4元/千克,截止到8月21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为9.94元/千克,较月初累计涨幅为25.82%,同比涨幅6.20%。尽管目前食品企业采购量减少,但中秋节前零售环节需求仍在,因此,鸡蛋需求或依旧维持在相对旺盛的状态。另外,生猪、猪肉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短期内会给蛋价形成一定支撑。但受天气逐渐转凉,鸡蛋开始易于保存等因素影响,“十一”前蛋价将会回到合理区间。短期内鸡蛋价格上涨、下跌的空间都有限,建议养殖户、经销商顺势出货,保证蛋品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昼夜温差大,建议养殖单位及时关注鸡群健康情况,及时淘汰产能偏低的蛋鸡。

菜粕进口利润好 下游企业莫追涨

近日,菜籽、菜粕进口成本增加,但因压榨利润丰厚,影响程度有限,当前进口利润仍然较好。目前,菜籽压榨利润为772元/吨,进口菜粕利润在120元/吨左右。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口菜籽供应偏紧,预计8月至9月合计进口菜籽供应量同比下降86万吨,降幅达91%。菜籽到港量稀少,以耗用菜籽库存为主。按照2018年8月压榨量40万吨计算,今年8月底基本无菜籽可榨,预计油厂调减开机率,控制区域供应,对菜粕价格有所支撑。进口菜粕不能弥补菜籽缺口,菜粕供应偏紧,但豆菜粕价差在400元/吨以内,需求偏弱,预计近期1909菜粕期货盘面价格在2430~2500元/吨区间运行,当前利多因素消化完毕,短期突破前期高点的概率不大。考虑到菜粕价格暂时无明显趋势,在上游利润丰厚及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不建议追涨加仓。若9月底前水产旺季期间仍有需求缺口,可参照1909菜粕盘面2430元/吨左右把缺口部分采购完毕;若价格继续上涨,随用随买为主,待回调采购量适当加大,仍不建议追涨加仓;若库存已至9月底,可以观望为主,若价格回调逐渐增加后期所需用量。

企业

温氏上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五成

8月20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35亿元,同比增长20.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3亿元,同比增长50.67%。公司半年报表示,养猪业务稳健发展和养禽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是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养猪业务:公司重点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保证养猪业务稳健发展。在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防疫工作是养猪行业的重中之重。公司上半年持续优化生物安全管理,加大了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投入,因地制宜开展投产、增产工作。上半年公司商品肉猪销量同比增长13.69%,整体表现依然稳定。下半年,公司在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同时,将加快养猪项目建设和投产、增产工作。养禽业务:转型升级中抓住市场机遇,稳步推进肉禽扩产增量。上半年公司共销售商品肉鸡3.94亿只,同比增长17.51%;销售肉鸭1708.40万只,同比增长21.52%。肉鸡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7.64亿元,同比增长15.02%。

新希望六合成功选育“国产”肉鸭新品种

8月15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六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培育的优秀肉鸭新品系中新白羽肉鸭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据了解,新希望六和的利津和顺北京鸭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占地面积50亩,集中新鸭育种繁育、鸭苗孵化与销售为一体,实行封闭管理、自繁选育。建有7栋高标准密闭养殖鸭舍、1个小型高标准孵化车间,存栏中新鸭1.5万只,年产2000单元祖代种苗。据介绍,中新白羽肉鸭的成功培育,可大幅减少引种费用,并提升父母代养殖、商品代养殖、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益。中新白羽肉鸭不但打破了国外品种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而且其生产性能已经达到或超过引进的肉鸭品种,有力地提升了我国肉鸭产业核心竞争力。

蓝润2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落户恩阳

8月16日,四川蓝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0万头生猪养殖及深加工项目签约仪式,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举行。此次四川蓝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恩阳区,将投资约42亿元建设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项目涵盖养殖、屠宰、精深加工、饲料加工、仓储冷链等各个环节。项目包括5万头种猪饲养项目、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年产5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年产20万吨有机肥项目、年产6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2万吨冷库仓储项目、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污水处理等其他配套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1年年底前建成,二期于2024年8月底前建成。建成后,每年将实现产值40亿元、税收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

科技

蜜蜂所揭示夏枯草蜂蜜具有良好的肠道保护功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从我国药用蜜源植物出发,以夏枯草单花蜂蜜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化学组分和营养功能开展研究,揭示了药用植物夏枯草蜂蜜具有良好的肠道保护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与功能(Food&Function)》上。

我国中草药资源十分广阔,利用我国中草药资源开发特色蜂产品,无疑具有重大的产业价值与显示意义。源自药用植物生产的蜂蜜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风靡全球的新西兰麦卢卡蜂蜜便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蜂蜜,其主要由蜜蜂采集麦卢卡树的花蜜获得,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而我国类似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通过对夏枯草蜂蜜理化指标和植物多酚活性物质鉴定研究发现,夏枯草蜂蜜各理化指标均符合欧盟和中国国标规定的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分析方法,对夏枯草蜂蜜中的15种多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也进一步发现迷迭香酸可作为夏枯草蜂蜜鉴别的潜在特征标志物。动物实验表明,夏枯草蜂蜜能显著缓解由硫酸葡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状,表现为显著降低疾病活动指数,缓解结肠组织病变。此外,夏枯草蜂蜜还可以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逆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的增加,并恢复乳酸菌属的活力。此研究也为我国药用蜂蜜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牧医所“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公布了2019年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

牧医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针对牛奶质量偏低、优质乳数量不足、消费者迷信进口奶的状况,成功研发优质乳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已经在全国23个省份50家奶业集团示范应用。该技术突破了优质饲草料生产、生乳品质提升、绿色低碳加工和优质乳评价四大关键技术难题,其中,粗饲料利用优化组合和蛋白质饲料高效利用等奶牛营养调控关键技术,使生乳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分别达到3.5%和3.1%;绿色低碳加工使巴氏杀菌乳加工温度从95°C下降到75°C,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含量提高了50%以上,降低加工成本15%以上,显著减少水汽清洗剂用量;构建的以活性酶类、活性蛋白和糠氨酸为核心的优质乳品质三维评价方法,用科学数据证实了“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科学理念。

据悉,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将开展集成示范工作,以实现组建一支产学研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团队,编制一项操作性强的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方案,建设一个示范效果显著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一次带动作用明显的观摩现场活动,形成一揽子综合技术解决规程目标。

国外

美国召回近62吨家禽产品

8月20日,据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消息,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发布召回通告,Tip Top Poultry. Inc.正在召回近62吨的全熟家禽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受到李斯特菌的污染。受召回产品于1月21日生产,标签上印有“PACK DATE 01/21/19”,带有美国农业部的检验标记编号“P-17453”。这些产品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分销。据了解,李斯特菌感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轻微类似感冒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脑膜炎以及其他致命综合征,感染后会导致孕妇流产,对新生儿以及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存在极高的健康风险。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以上召回产品,应将其扔掉或退回购买地点。

亚美尼亚发生炭疽杆菌和利什曼原虫感染疫情

8月22日,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亚美尼亚农业部食品安全局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称,亚美尼亚发生炭疽杆菌和利什曼原虫感染疫情。此次炭疽杆菌感染疫情于8月21日得到确认,疫情发生地为格加尔库尼克省马尔图尼市Geghovit村。疫情源头为一处牧场。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3只牛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只发病,之后杀死并处置。此次利什曼原虫感染疫情确认于8月16日,疫情发生地为耶烈万。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只狗疑似受到感染并发病,之后被杀死并处置。此次疫情源头未知,目前两种疫情尚未结束,亚美尼亚农业部食品安全局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猜你喜欢
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科学饲养生猪技术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生猪供应渐趋宽松 后期震荡探底回升——2021年1-5月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及后期走势分析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我国生猪产业目前有哪些变化
2016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同比减少1471万头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