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9-18 00:00王正宇李勇
对外经贸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济

王正宇 李勇

[摘 要]近年来,共享经济弥补了传统经济模式中无法涉及的利基市场,解决了人们的需求难题,方便了百姓的生活。探讨共享经济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发展现状,发现还存在过度化趋势明显,行业矛盾冲突较严重,社会补贴逐渐取消,消费者粘性减弱,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市场监管缺位,信息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市场准入和竞争制度,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建立全方位监管治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的管控。

[关键词]共享经济;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6-0044-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haring economy has made up for the niche market that cannot be involved in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 solved the problem of peoples needs and facilitated peoples life.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aring economy and analyze its development statu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an obvious trend of excess, serious industrial conflicts, gradual elimination of social subsidies, consumer stickiness, imperfect social credit system, Absence of market supervision, and high information risk. So w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mproving the market access and competition system, creating a fair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governance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contro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Keywords: Sharing Economy;Information Safety

[作者简介]王正宇(1998-),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李勇(1979-),男,山东菏泽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顾客满意度、小微企业。

[基金项目]烟台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54496)。

一、共享经济内涵及特征

共享经济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从而实现点对点服务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它弥补了传统经济模式中无法涉及的利基市场,解决了人们的需求难题。如共享单车缓解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多样化的共享经济大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利用平台。共享经济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新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信息共享共通;2.高效便捷,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消费者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应对措施,降低最小机会损失;3.双权分置,以租代买。部分轉让闲置产品的使用权,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二、共享经济的现状

《中国共享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同比上涨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持续增长。但共享经济领域融资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3.2%。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虽然当下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依旧充满活力,前景光明。

在共享经济发展的初期,产品类型单一且主要以闲置二手物品交换为主,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共享产品涌入市场,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都有所涉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共享经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网约车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打车难、打车贵的状况。共享洗衣机、共享自动售货机的出现,节省了时间。共享单车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践行了绿色生活的环保理念。共享产品风靡一时,成为热点话题及生活中重要的工具。当下,共享经济正逐渐渗透到人工智能等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当中,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暴露,一些商人过度追逐利益导致共享行业乱象丛生。一方面,共享充电宝、共享马扎等进入公众视线,这些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否具有市场还尚未得到肯定;另一方面,某共享单车品牌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剧烈变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共享经济前景的质疑和忧虑。

三、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化趋势明显

市场准入制度作为规范市场经济活动的第一道“屏障”,本应起到“过滤”效果。但当下的市场准入制度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现有的共享经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一些商人的自发性和逐利性使大批不规范的共享产品涌入市场,对共享产品的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烟台高校为例,哈罗单车、校易行等共享产品在2018—2019年大量涌入校园,由于数量规模较大,导致占用通行道和停车区现象时有发生。无节制的投入给校园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最终校方禁止共享单车等产品进入校园。

(二)行业矛盾冲突较严重

一方面,共享经济冲击了传统行业,激化了矛盾,影响了社会秩序。如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之间的矛盾明显。有车一族可以利用网约车平台寻找客源且所需要承担的税负远低于传统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为表达抗议,在部分地区出现群架和罢工事件。另一方面,在某些共享行业中,垄断现象日益明显。市场份额被少数巨头瓜分,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社会补贴逐渐取消,消费者粘性减弱

一方面,共享经济新模式初步投入市场时,众多商业机构对其提供补贴支持,但随着补贴的逐渐取消,企业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营利模式,往往难以生存,继而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在共享行业充分竞争过程中,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往往采取“价格战、福利战”等手段。但随着价格福利逐渐消失,消费者忠诚度逐渐下降,最终放弃了产品使用。如共享单车起步时,常为用户提供折扣减免券,吸引了较多潜在用户,但随着后期价格福利的减少,越来越多用户表示价格难以接受,最终选择了其他的替代产品。

(四)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共享经济是建立在互信互利基础上具有高度契约精神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较落后,社会诚信水平较低。一方面,大众信用意识缺乏,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如共享单车不合规停放、恶意损坏、占为己用等事件频发,影响社会诚信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失信成本微乎其微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奖惩制度,导致企业、公民积极性不高,失信行为时有发生。

(五)市场监管缺位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模式,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但相匹配的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调整。一方面,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中没有明确对共享经济行业的监管要求,导致各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共享经济产业存在法律灰色地带,少数商人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活动,但因缺乏法律强制力保障,难以很好地惩治这些行为。

(六)信息风险较大

共享经济下的资金交易及流通多依赖于网络媒体技术。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攻击网络系统,窃取信息并影响支付活动。同时一些平台通过贩卖用户信息赚取利益也导致了个人信息的外流。因共享行业的参与者众多,涉及面广,常发生网络信息诈骗等事件。

四、共享经济发展对策

(一)完善市场准入和竞争制度

完善的市场准入和竞争制度可避免质量参差不齐的共享产品大量涌入市场,解决共享产品供大于求的过度化问题。政府应当提高共享行业进入市场的标准,完善市场进入资质考核规定,加强后续监督保障,依法整改不合规企业。同时也要打击非法无序竞争行为,建立行业标准,维持共享经济稳定发展。

(二)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依托于电子网络平台,更多的人参与到共享经济中,造成了传统行业利润流失。为此,政府首先应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其次,要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优化,使其更能应对挑战。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共享经济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理应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虽然商业机构对共享行业的补贴力度逐渐减少,但政府可增加对其扶持力度,除了给予政策支持之外,也应在资金、税负等方面提供帮助,保障企业的合理运转。在成熟階段后,企业也应继续为客户提供适当的优惠福利,吸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增大消费者粘性和忠诚度。

(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一方面,共享平台应建立并保护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采取严格的奖惩规范制度,提高客户的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途径,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五)建立全方位监管治理体系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意识较弱,短时期内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法律监管不完善、供给需求不匹配等。这些问题需要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共同解决。

针对政府而言,既要鼓励共享经济更好更优的发展,又要解决不同行业之间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法律空白。加强对共享行业的监管力度,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效监管。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完善了相关法律体系,迈出了有法可依的重要一步,为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针对企业而言,既要立足于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又要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治理,在法律的框架内合理经营。企业要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始终以法律法规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企业应针对市场需求做出大量的调研分析、性价比分析等,减少恶意的无序竞争,实现市场的有效供给。

针对用户而言,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与监督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自身合法利益受损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打击不法企业的嚣张气焰。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信息的保护,维护自身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

(六)加强信息安全的管控

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信息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依法惩治少数企业贩卖个人信息的现象。另一方面,公民要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避免重大个人信息外泄。如不要随意将身份证等重要隐私透露给他人。

[参考文献]

[1]王璐.新时代共享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

[2]蔡文华.共享经济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技,2018(12).

[3]郑联盛.共享经济:本质、机制、模式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7(11).

[4]高璇.我国共享经济发展难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8(9).

[5]魏文松,覃晚萍.共享经济发展对市场监管制度的挑战及建议[J].广西经济管理学部学报,2018(1).

[6]于菁,林宏芳.共享经济平台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19(4).

[7]张敏霞.我国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

[8]陈建,龚晓莺.共享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江西社会科学,2017(3).

(责任编辑:张彤彤 蓝亮)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