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上的别样生活

2019-09-18 06:17李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绿道东湖

李璇

市民在浙江淳安千岛湖畔练习瑜伽(徐昱/摄)

夏夜,北京玉蜓公园的滨水绿道上,带娃家长、夜跑达人,连同遛狗的附近居民,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消食图》,远处依稀传来的萨克斯乐曲,更为这番景象增添了几许诗意。

近年来,城市绿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改变城市风貌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生活不知不觉就变了

家住北京前门一带的谢君,一有空闲便会去离家不远的三里河公园散步。

“石板路、小桥、锦鲤,总体来说很惊喜,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桥流水的绿色公园会出现在我家旁边。我妈说她小时候这里是有河水的,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消失了,现在又重新看到了三里河的河水,她也挺高兴。”谢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三里河的绿化改造,让谢君的母亲回忆起儿时场景,也让谢君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

“以前工作结束回到家就不再出门了,有时间就上上网、看看小说或电视剧;现在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常去步道上走一走,感觉安静、凉快,也挺惬意的,生活不知不觉就变慢了。”谢君说。

对于在朝阳公园附近工作的张雯来说,城市绿道的建设,也为她增添了几处放松减压的场地。

“平时难得抽出时间运动,上下班会特意穿过朝阳公园,有时在健身步道上走走,一下子就能将我从工作情绪中带入到相对舒缓、安静的氛围里。”张雯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张雯说,城市绿道的建设,也延展了她的生活场景。

“以前周末常去雍和宫、五道营,在咖啡馆逗逗猫,还是在屋檐下度过一整天;如今从安定门地铁出来,不远处就是绿道,在古河花语、梵宫映月这些绿道景点附近走一走,沿着绿道看到远处,视野也宽阔了,心境也敞亮了。”张雯说。

来自新加坡的吴克堯已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十几年,随着上海将浦西、浦东共计45公里的沿江地带全部改为滨水绿道,他与孩子的亲子时间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场景。

“滑板、拳击、唱歌……很多人在滨江绿道上锻炼、开展活动,很热闹,在绿道上遇见邻居是常有的事。我的小孩常常去玩一个迷你攀岩项目,周围其他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吴克尧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谢君、张雯、吴克尧的生活,未必有普遍意义,但毋庸置疑的是,绿道建设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变化。当人们在日常所居、所经之处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对生活意义的感悟自然与身处“水泥森林”中大不相同。

走,骑车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骑行作为一项运动在国内渐渐风靡起来。这项运动考验毅力,也需要良好的骑行环境。各个城市的绿道建设,恰好为这项运动提供了条件。

家住西集的通州区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齐思文,从“金狮”牌自行车骑起,如今已骑行30多年了,是不折不扣的“发烧友”。

“从砂石土路到柏油马路,再到专门的骑行道,如今骑行环境是越来越好了。”齐思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齐思文提及的骑行道,是通州区温榆河-北运河(通州城市段)绿道上专为骑行划出的路线,其中大运河森林公园段便有三条路线,骑友们既可以在北运河新堤路新铺的彩色沥青上骑行,也可以沿着大运河骑行,还能在大运河森林公园内的林间穿行。

“每年通州区举办的运河绿道骑游节,限定1万人参加,名额一出很快就被抢空了。”齐思文说,“在这一带骑行的朋友我估计得有一两万人了。”

“绿道本身是活态的,当面对自然或文化遗迹的时候,绿道不是装饰它们而是呈现它们,通过视点选择达到交融的效果。”

骑行爱好者资讯交流平台骑友网的创始人张勇近年来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随着各地开始建设绿道,自发骑行的人变得更多了。”

张勇对绿道的建设一向很关注,也会将与绿道骑行有关的信息发布到骑友网上,最近他留意到的是皖南川藏线、新安江十里画廊等线路。

每年三四月,吴克尧会在周末带着车友骑往浙江的安吉绿道。齐思文最近则正在联系丹江口环库绿道,准备在那里举办一场赛事。

张勇认为,“绿道是大众体育的基础设施,大众体育发展起来,也能带动相关的旅游消费,而且这种旅游消费体验感更强,也更有黏性。”

对此,武汉东湖绿道旁“东湖懒院”民宿的主人钱旗也深有体会。

“东湖是武汉的重要符号,东湖懒院距离东湖只有十几米,晚上会有很多骑友组队在附近的绿道上骑行,外地的骑行爱好者也有常来东湖绿道的,在我这间民宿住下的就有不少,有人就这样成了常客。”钱旗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古都气韵新体验

除了与旅游结合,近年来,各地也在热火朝天地探索“绿道+健康”“绿道+交通”等新模式。

在张雯看来,逛绿道最大的乐趣,还在于感受绿道的历史文化气息。

“北京环二环绿道上的‘梵宫映月,借了雍和宫的景,沿河还搭建了一些远眺雍和宫的平台,傍晚时分看去,景色真是美极了,特别有历史感。”张雯说。

事实上,对于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而言,在历史景观沿线打造绿道,既能为绿道增添“深度”,又可让古迹获得新的活力。人们在这样的绿道上散步,也能对古都的气韵风度有别样体验。

以北京为例,除了梵宫映月,在北京的环二环绿道上,还有晨歌暮影、古河花雨、春场新颜、水厂拾趣、谷仓新貌、城市广场、古垣春秋、金台秋韵、龙潭鱼跃、左安品梅、临波问天、永定祥和等节点景观,串联起二环沿线的钟鼓楼、海运仓、东直门水厂等历史古迹。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三山五园绿道,则自清华大学起,连接起颐和园、北京植物园、香山公园等风景名胜。

谢君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上学时逛遍了海淀区大大小小的景点,工作后却少有时间再去游览。最近,一组三山五园绿道的图片,让她重拾对这片风景的兴趣。

“以前,颐和园昆明湖的冬景最吸引我,今年冬季,我计划约上大学室友一起去颐和园沿线绿道走上一走,再到颐和园的西堤坐坐,畅想古今,这样一天下来,也不失为一桩赏心乐事。”谢君说。

在古都南京,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沿着明城墙,南京建设了长达23.6公里的明城墙外侧绿道和14.3公里的明城墙内侧绿道,基本形成了绿道环。

曾参与南京明城墙绿道设计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曾说:“绿道本身是活态的,当面对自然或文化遗迹的时候,绿道不是装饰它们而是呈现它们,通过视点选择达到交融的效果。”

当然,无论绿道以何种方式呈现文化古迹,人的视角都是不可或缺的,若无在绿道上驻足观赏的行人,绿道与古迹的融合,便会失去最关键的一环。

猜你喜欢
绿道东湖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我爱东湖
水墨东湖
东湖古柳
东湖绿道之歌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诗情画意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成长的绿道
Teacher’s Body Language in Primar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