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始于热爱,行于传承

2019-09-18 13:00沙鸥
金桥 2019年6期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洞窟莫高窟

沙鸥

“一个月前,我从敦煌研究院来到了故宫博物院,非常荣幸能够为两处中国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同时,也非常欣慰,我們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管理过程中始终与数字时代紧密相连。”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宣布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成为新一代掌门人。从75岁的敦煌研究院进入94岁的故宫博物院,王旭东的一生似乎与文物有着说不清的缘分。

冥冥中注定与敦煌相遇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王旭东最初的工作和文物、艺术毫无关系,他到敦煌工作只是一个偶然。

1991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展文物保护合作项目,急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王旭东被老师推荐前往工作。起初,他对这次推荐并不感兴趣,对于敦煌的印象也只停留在父亲摄于莫高窟前的那张照片,但不管怎么样他最终还是决定先去敦煌看一看。

初抵莫高窟的那一夜,王旭东不但没有感到辛苦和不便,反而在石窟四围寂静的荒野中寻觅到了一种自在,同时也对眼前的这些石头有了莫名的亲切感。

第二天,王旭东见到了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最雄博士,双方都留下了极好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满意,王旭东彻底打消了当初“来看一看再说”的念头,决定留下来从事莫高窟壁画及遗址保护工作。

由于理工科的专业背景,王旭东在敦煌主要负责崖体稳定性研究。几个月时间里,他几乎跑遍了莫高窟有壁画彩塑的所有洞窟。日子久了,耳濡目染,他慢慢地在心底产生了了解敦煌文化的欲望,对莫高窟的管理、保护工作也愈加用心。

“之前听别人说莫高窟的艺术有多么伟大时,我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当我真正知道了它们的价值以后,在我的眼里,它们就有了生命。”王旭东表示。

2014年12月,王旭东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莫高窟从此多了一位虔诚的守护者。

用数字技术讲述“敦煌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即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等珍贵资料。

王旭东上任后, “数字敦煌”的项目得到了落实。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启用,用以分流游客。每位凭预约票进入洞窟参观的游客,都先在此观看高清电影后再去参观实体洞窟。这样,每组游客在洞窟内停留的时间就能缩短至5分钟。另外,在全国文化遗产单位中,莫高窟率先开启了每天最大承载量为6000人的网络预约参观模式。

在王旭东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敦煌石窟艺术便借着数字技术的东风走向全球。据报道,2016年4月29日,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了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敦煌石窟艺术也借此平台走向世界。

随着数字技术日趋成熟,王旭东又进一步提出在网络上“数字重建”莫高窟,从而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千年莫高窟“青春永驻”。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150个洞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已有30个洞窟能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免费三维立体呈现。

今年3月,王旭东表示,敦煌研究院根据需求与微软、腾讯、小米、亚马逊、华为等公司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一方面做保护,将石窟文物数字化;另一方面则是将敦煌文化推介、传播出去。

文物保护工作的再挑战

5月7日,王旭东的身影出现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海丝分论坛上,这是他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首度公开亮相。论坛上他不仅向大众推介故宫的数字化成果,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在敦煌研究院探索文物数字化的历程。

“一个月前,我从敦煌研究院来到了故宫博物院,非常荣幸能够为两处中国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同时,也非常欣慰,我们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管理过程中始终与数字时代紧密相连。”刚好履任“满月”的王旭东在发表题为“数字时代,数字故宫”的主题演讲中如是说道。

在推介故宫的数字化工作时,王旭东表示,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已经是和数字时代紧密相连的文物遗产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网络已覆盖90%以上的区域。但同时他也表示,占地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以及16.7万平方米的整个建筑面积,也都需要“数字化”。现在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古建筑的3D建模,离故宫数字化的整体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推动故宫博物院的基础网络建设、打造5G故宫智慧院区,故宫博物院还与华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希望故宫可以紧抓5G技术的机遇,从基础网络的建设到数据的采集、传输、管理以及应用等方面,都能够有一个更大的提升。”5G时代的来临,无疑为王旭东执掌故宫开辟了一个“数字化”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敦煌研究院洞窟莫高窟
莫高窟的诞生(上)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探访莫高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洞窟惊魂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