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及绿化面积测绘技术的研究

2019-09-19 01:28廖代平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站仪表面积高程

廖代平, 杜 伟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 渝北 401121)

城市道路和绿化面积测绘是城市的规划发展的重要数据。考虑到测绘作业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上,不仅任务重、时间紧,而且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测绘技术方案,才能顺利完成测绘作业。以下结合实际案例和个人经验,阐述了测绘技术的应用情况。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两江新区龙盛片区绿化普查测绘工程为例,位于两江新区的东北部,属于核心发展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为了满足绿化资产统计和审计核查工作,对该区域内的道路、学校、公园、安置房进行地形测量,同时测量绿化面积。测绘作业的范围,东西长度约9 km,南北长度约18 km,共计64个子项目。分析可知,本次测绘作业规模大、分布广、地块多,用地功能多样,且受到人口、高楼、交通的影响,增加了普查测绘难度。

经排除不利因素,测绘工作量统计如下:(1)控制测量中,网络RTK控制点176个,图根导线107个;(2)测绘绿化表面积为6.69 km2;(3)统计植被表面积,包括草皮1.16 km2、草花0.56 km2、灌木0.52 km2;(4)统计硬质地表面积,包括透水砖人行道0.48 km2、石材人行道0.11 km2、车行道2.52 km2;(5)全景激光点云332 GB;(6)绿化表面积测绘分项成果64套。

2 测绘技术总体方案

2.1 技术路线

结合本次测绘项目的特点,制定的技术路线如下:(1)城市道路、人行道等硬质地面,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2)人行道外侧,立交、公园、安置房等绿化景观部位,由于植被围绕、边界形状复杂,采用三星网络RTK测量技术;(3)局部测绘有难度的区域,采用全站仪+PDA采集野外数据。将以上3种测绘技术相结合,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开展测量作业,以保证测绘的安全性,提高数据成果的质量。图1为外业测量作业的基本流程。

2.2 仪器设备

本次测绘作业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1)车载移动测量系统1套;(2)GPS接收机10台,标称精度为5 mm+1×10-6×D;(3)S82C型北斗接收机30台,标称精度为5 mm+1×10-6×D;(4)全站仪10台,标称精度为6″,3 mm+2×10-6×D;(5)PDA掌上电脑30台;(6)台式电脑30台;(7)其他辅助设备。

3 测绘项目的实施要点

3.1 控制测量

(1)网络RTK图根测量。首先设置RTK点,要求是视野开阔、地质坚实、方便联测、能长期保存,且远离水域和发射台。各点满足GPS环视条件,边长在150 m以上,点位标记在水泥地或岩石面上,土质地面则埋设木桩。本工程中设置RTK点176个,平面、高程较差分别为3.2,6.8 cm,满足限差标准。RTK测量利用北斗卫星接收机,采用逐点观测法,点位观测至少2测回,获得10个以上数据,取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然后进行坐标结算,得到控制点的独立坐标系、高程值。结果显示:平面、高程最大较差为1.2,1.9 cm,测量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见表1。

表1 网络RTK图根测量的技术要求

(2)图根导线测量。利用已有的导线点,布设三维图根导线,本工程共设置图根附合导线10条,导线点共107个。其中,附合导线最大长度为846.76 m,限差为900 m,边数≤12条,平均边长≤80m,按照1L0101方式编号。图根导线的测量,利用全站仪+PDA掌上电脑;高程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垂直角测量采用中丝法。获得数据结果后,检查显示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2 车载移动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在ipad上操作,硬件采集数据包括:PGR原始数据、IMU数据、DMI数据、GNSS数据、点云数据、POS数据等。数据处理流程如下:(1)数据导入。将原始数据输入处理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2)生成点云。利用系统自动处理点云和影像,建立软件系统,形成激光点云和三维实景影像库;(3)点云加工利用。对点云和影像深加工,得到实景影像数据、鸟瞰街景数据、倾斜投影2.5维影像数据、正投影点云数据等;(4)建立实景展示系统。移动车辆和采集平台,共同构成了激光点云、实景影像采集系统。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和校正影像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实景影像库。基于该影像库,可查看任何道路的全景影像,得到长度距离、地面材质、植被类型等信息。

3.3 网络RTK数据采集

在人行道外侧、绿化景观用地部位,由于植被繁多、边界形状复杂,采用三星网络RTK测量技术。其中,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能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提高了定位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有利于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完成定位作业。本工程中,利用三星网络RTK测量绿化面积,不仅缩短了控制测量时间,而且解决了全站仪必须相互通视的问题,整个测绘效率明显提高。

3.4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被建筑物、植被严密遮挡的部位,利用全站仪+PDA采集野外数据。首先校验控制点,以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将另一图根点的坐标、高程作为测站检校。测量前,对原有地物、所测地物进行重复测量,从而校验平面、高程,形成测站记录,确保满足规范要求。测站作业完成后,检查定向方向,避免仪器操作对数据造成的影响。

3.5 数据处理

测量数据的处理,采用地理信息工作站。首先清理点、线的高程,构建三角形进行建模处理,生成等高线,然后清理高程数据,将粗差剔除在外。其次清理点、线的连接关系,清理线与线的相应关系。在计算范围内的数据,应逐个清理,看有无交叉线、重叠线、不合理断线。最后检查构面,看面与面的相交、重叠、包含、缝隙,避免出现漏算、重复计算等问题,从而生成表面积计算图。

3.6 航测绿化种类

生成绿化表面积计算图后,和航测影像数据进行比较,识别绿化表面积的边界和种类。基于高分辨率的影像下,不仅直观形象,而且验收效率提高,能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

3.7 绿化表面积计算

利用地理信息工作站,由技术人员改进数据的提取和处理程序,优化表面积处理过程,增加了错误查找、孤岛处理、分类识别、表面积标注、三角网自动生成等功能。如此计算,可以减少人工劳动量,缩短统计时间,提高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计算后的图形数据,转化为dwg图像文件、Excel表格文件,最终提交给委托方。

4 测绘项目的管理措施

(1)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配合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加强安全检查;严格按照生产规定开展测绘作业;工程用车停放在指定地点;作业期间进行安全巡视检查。

(2)环境因素管理。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配备环保设施,例如桩号要清晰规范书写,油漆不能洒落在植被或地面等;控制点和设站要远离受保护的植物;作业期间进行环境巡视检查。

(3)质量管理。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包括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果验收三个环节。其中,测绘成果的质量,按照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方式进行控制,满足规范要求才能提交使用。

(4)工期管理。考虑到测绘作业的环节多,为了保证工期,决定分阶段提交测绘成果。每完成一个标段的测绘作业,就提交一个标段的测绘成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城市道路及绿化面积,能为城市规划

发展提供依据。文中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测绘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要点。测绘期间,还要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工期4个方面进行管理,以实现预期测绘作业目标,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

猜你喜欢
全站仪表面积高程
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解析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巧求表面积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8848.86m珠峰新高程
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全站仪在工程放线验线中的应用分析
表面积是多少
浅谈全站仪在建筑测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