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评价*

2019-09-19 11:13张晋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8期
关键词:区位商阳泉晋中

张晋江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临汾 041051)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能,促进农民增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1]。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规划存在发展规模单一、区域规划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2]。山西省处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现代农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该省先后在畜牧生态养殖、果树栽培、玉米高产品种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阶段,山西省正处于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急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优势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这将有利于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源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阚中华[3]基于大数据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实现农业需求与生产相对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龚新蜀和胡志高通过分析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农业发展现状,阐明了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揭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快鄯善农业产业格局优化的建议[4]。先后有学者运用区位商模型展开了研究,宋永永等[5]以宁夏沿黄经济区为研究背景,通过区位商模型明确了该地区各县市优势产业,并对空间格局优化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李津津[6]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了新疆各地级市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也有学者对山西省主要农作物[7]、优质蔬菜[8]、蚕叶[9]等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但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大部分是针对农业产业内部某一产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法,研究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明确优势产业,以期为今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数据。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东西宽约385km,南北长约682km,总面积为15.6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3%。山西的地形复杂,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500m以上。全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年降水量介于358~621mm之间,夏季降雨比较集中。

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分别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截止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3 681.6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 612.01万人,占总人口的43.7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 62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54%。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 534.03亿元,占总产值的11.8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13 2万元,比2015年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 8万元,比2015年增长7.0%。

2016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05.88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87%,林地面积为485.84万hm2,占总面积的30.97%,牧草地面积为407.78万hm2,占总面积的25.9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862.3万hm2,占总面积的5.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28.76万hm2,占总面积的1.83%,园地面积为40.66万hm2,占总面积的2.59%,交通用地面积为27.81万hm2,占总面积的1.77%,其他土地面积为48.81万hm2。2016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为372.08万hm2,比2015年减少4.69万hm2,实现粮食产量达1 318.5万t,比2015年增长4.7%。完成造林面积26.67万hm2,比2015年下降5.1%。猪牛羊肉总产量为70.9万t,下降3.0%,水产品产量为5.2万t,下降0.3%。

1.2 数据来源

该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山西统计年鉴2017》《山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市统计年鉴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2 研究方法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该地区专业化部门[10]。该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来分析2016年山西省全省及各地级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来探讨该省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地位与作用,并对此进行差异分析。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判断出研究区域内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根据区位商的大小来衡量专门化率[11]。计算公式[12]为:

(1)

式(1)中,LQij表示区位商,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研究区域,Xij表示第j个地区第i个产业的产值指标。若LQij>1,表示该产业在研究区域农业结构内部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该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 若LQij=1,表示该产业在在研究区域农业结构内部无明显优势;LQij<1,表示该产业在研究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专业化程度较低,处于劣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总产值区位商比较分析

3.1.1 全省农业总产值区位商比较

通过2016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山西省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区位商,得出表1所示结果。该省种植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比重达59.15%,其次是牧业,所占比重为32.23%。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其中牧业区位商为1.139 6,是山西省农业产业中区位商最大的产业,其次是种植业和林业,区位商分别为1.118 4和1.049 7。这说明牧业、种植业和林业是该省农业内部的优势产业部门,而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渔业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山西省作为全国13个牧区半牧区省之一,截止2016年年底,拥有407.57万hm2草地,玉米年产量达888.89万t,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实施畜牧产业振兴计划,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与牧业的扶持,畜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规模以上的达到200家以上[13]。同时,该省不断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现代牧业发展格局。

在发展种植业方面,山西省地形多样,山地、丘陵、平川、盆地、谷地多有分布,有利于农业的多样性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 2010—2016年,全省耕地面积一直维持在400万hm2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300万hm2, 2016年相比2010年,粮食产量增加了21.51%。蔬菜产量由909万t增加到1 294.5万t,其他作物略有波动。发展林业产业是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14]。新中国成立初,山西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4%,随着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林业发展投入的不断加大,截止2016年实现造林面积26.669万hm2,木材产量21万m3,森林覆盖率为20.5%。截止2015年,全省干果经济林达到84.8万hm2,年产量实现11亿kg,红枣、仁用杏、花椒、核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遥遥领先。近年来,林业总产值持续增加, 2016年相比2010年,增加了54.3%。

表1 2016年山西省农业各产业区位商比较

产业总产值(亿元)占全省比重(%)区位商种植业911.1959.151.118 4林业66.814.341.049 7牧业496.4832.231.139 6渔业7.320.480.045 9农林牧渔服务业58.573.800.875 9农林牧渔总产值1 540.36100.00

3.1.2 各县市农业总产值区位商比较

以山西省为研究背景区域,计算2016年各地级市农业产值的区位商,得出表2所示结果。可以看出,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这5个市的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运城市农业区位商最高,为2.839 6,运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409.05万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56%。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各市之首,但农林牧渔业产值较低,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和吕梁的农业产业区位商小于1,这些市的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表2 2016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农业生产总值区位商比较

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区位商太原76.792 955.62.600.220 5大同111.581 025.310.880.923 4阳泉20.50622.93.290.279 2长治112.431 269.28.860.751 7晋城94.961 049.39.050.767 9朔州121.28918.113.211.120 9晋中190.631 091.117.471.482 5运城409.051 222.333.472.839 6忻州118.44716.116.541.403 5临汾183.011 205.215.181.288 5吕梁101.69995.310.220.867 0

3.2 各县市农业产业布局

为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农业各产业的优势,该研究对各产业的区位商进行了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山西省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根据以上结果绘制出山西省优势产业分布图(图1)。

表3 2016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农林牧渔业区位商比较

地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太原0.964 62.228 10.866 30.854 91.301 5大同0.697 40.934 01.599 90.185 40.799 2阳泉0.843 82.016 71.185 51.499 70.635 2长治1.034 50.953 10.937 91.038 61.039 1晋城0.644 60.930 51.711 21.124 00.564 2朔州0.742 91.639 61.431 10.379 40.693 9晋中1.050 80.737 01.004 40.451 90.540 5运城1.269 50.352 30.491 11.476 01.800 4忻州0.778 31.783 91.330 10.748 40.788 3临汾1.137 81.114 70.775 11.648 80.551 1吕梁0.821 71.272 71.354 60.722 90.491 4

图1 山西省农业产业优势区域分布

3.3 优势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分析

3.3.1 种植业优势产区分析

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作为山西省种植业优势产区,年降水量丰沛, 2016年降水量分别为69.83亿m3、82.20亿m3、77亿m3和87.26亿m3。耕地面积高于山西省其他地区,运城市和临汾市面积较大,分别为50.62万hm2和50.51万hm2。2016年,运城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21.2万t,临汾市次之,为236.17万t。运城和晋中是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城辖区内共13个县,其中有11个被列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 6个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该市农业形成了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具有包括绛县山楂、蒲州柿子等在内的多种特色农产品。晋中市的蔬菜和畜禽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是粮食、蔬菜、干鲜果的主要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已形成完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临汾市盛产小麦、棉花和油料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近年来也打造了一批包含众多现代农业元素的现代新型农业园区,推动该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长治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主要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食用菌和高产果园等, 2015年底全市设施蔬菜达到了3.78万hm2。

3.3.2 林业优势产区分析

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是山西省林业生产优势产区, 2016年实现造林面积分别为1.788万hm2、0.747 9万hm2、1.133万hm2、4.807万hm2、2.676万hm2和3.267万hm2。截止2015年年底,太原市实现干果经济林1.446万hm2,水果经济林1.783hm2,森林蓄积量达到550万m3,森林覆盖率为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朔州的林业产值占到全省林业产值的12.9%,截止2015年,森林蓄积量524万m3,森林覆盖率近24%。该市也在不断扩大杏、李、苹果、葡萄、枸杞、沙棘等经济林的种植面积,创造了明显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吕梁市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核桃林栽植2万hm2、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建设4 000hm2,红枣标准化示范园3 400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6.45%。临汾市不断创新造林机制,积极推广企业栽植、企业绿化或者农民合同造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和投资林业,截止2015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其中,天然林面积共34.44万hm2,人工林面积共20.03万hm2,木材蓄积量1 675万m3,完成新育种苗7 000hm2。

3.3.3 牧业优势产区分析

“十二五”以来,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下,山西省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2016年肉类产量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20.56%,45.32%,46.17%,82%,34.41%,39.09%和60.48%。禽蛋产量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39.93%,10.16%,28.79%,51.18%,7.76%,46.38%和1.07%。朔州市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核心区,草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先天优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唯一的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大同市属于干草原的植被类型,大量的禾本科、豆科草类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牧草。在畜牧养殖方面,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循环、草畜配套,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目前,雁门关地区已逐步形成了辐射带动力强、产品品质优、农民致富快的畜牧业优势产区。晋城位于山西南部,境内有牧坡草地25.47万hm2,占土地面积的26.8%,建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示范牧场。晋中境内有天然草地资源53.3万hm2,品质较好的牧草达50多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法,研究了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明确优势产业,同时对优势产业发展区域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山西省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区位商大于1,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区位商小于1,说明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该省的优势产业,而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相对比较劣势。

(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的农业产业区位商大于1,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

(3)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4.2 建议

针对该文的研究成果,山西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在全省范围内的分布比较集中,可首先在优势区域建立特色产业带,种植业可在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等地,牧业可在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林业可在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不断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另外,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该省目前已建立雁门肥羊、平遥牛肉、晋南苹果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努力打造优势品牌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从而推动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如渔业,可结合种植业、牧业等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区位商阳泉晋中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阳泉: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阳泉 草书赋》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