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

2019-09-19 13:05陈旭东王帅
当代旅游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陈旭东 王帅

摘要: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做好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规划与制定的基础,只有做好生态环境监测,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总体框架;取向

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高速运行,导致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再加上过去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一直以来环境污染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还愈来愈猖獗。如今,人们在意识观念中已经发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和影响,而且近年来,雾霾比较严重,空气不理想,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和体验值呈直线下降。此外,水污染和土地污染也比过去严重了很多,这一系列变化都严重影响着我们正常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的生活质量是一种严重考验。为此,国家作了新的整体战略部署,设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治内容,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政治建设机制和目标,这也充分说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之的重视程度。在环保过程中,环境监测工作的好与坏决定了环保工作是否可以继续执行下去,或者决定着环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通过良好的环境监测,才促使环保工作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准。

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环保工作有序开展。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环境保护工作不得不提上日程,在众人的高呼声下,我们为环境治理工作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同时也发现要搞好该工作必须面对重重困难。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不断加强环境监测行动,以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方式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形和状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炼各个要素,各个点击破,根据污染状况的差异进而制定出相关性较强或针对性较强的环境保护举措,有效的改善环境中的种种不足,解决环保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促进环保事业的大幅度发展及进步。

(2)有利于环保标准的制定。生态环境的监测需要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作出监测,在此监测过程中会获得不一样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将对环境领域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是大数据时代,通过分析数据能够得出很多重要的结论,进而才可以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因此,在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搜集好相关数据,并作出科学化测试和分析,以抓住污染形成的主要源头,能够进一步为改善环境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对提升环境质量有所帮助。

(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日常的生活污水乃至垃圾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包括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都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生活中的废气、废水、废旧物体的错误排放和摆放日渐成为常态化,由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可小觑,也无疑加重了环境治理的负担,而对大自然资源的超额利用,也导致了环境的重度污染乃至生态遭到破坏。面对如此形势,我们必须要强化环境保护理念,加强对群众教育,进一步深入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能自我做起,从生活做起,努力用心的保护我们自己的环境,为保护环境发挥应有的力量。强化环境监测,能够建立相对完善的监测控制网络,对于人们了解环境现状产生反思性行为有着强烈的启示作用,进而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二、生态环境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对策

(一)生态环境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

在生态环境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对生态环境网络建设流程进行明确,并且逐渐落实各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整的监控网络。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形成纵向的层级分明的管理体系,省级环境监测中心、市级环境监测中心、县级环境监测中心实现三级联动,实现统一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另外,还应该要建立横向的沟通机制,在不同的省市之间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沟通体系,确保环境监测信息可以共享,实现数据及时传输,确保各个地区都能随时了解本地和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共同谋划促进国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策略

(1)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监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始的前提工作。生态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对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也是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量化的过程。所以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要重视这项工作,着手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对于一些并未表现出环境污染和恶化现象的地区,更应该要加强监督管理,做好常规监测,一旦发现某些数据出现异常,要及时分析,找出原因,对环境污染进行预防。

(2)完善责任制度。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真正将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在具体监测过程中,环境监管部门的人员需要协同合作,明确自己的分工,比如技术人员的工作是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各种技术、工具等开展大气、水资源、土壤等环境资源的监测,得出数据,并且分析数据,形成系统性报告,并且将报告披露出来,让群众能够知晓环境污染程度,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3)确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指的是各种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態环境变化趋势的参数,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在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必须要确定好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明确优先监测指标、次要指标等,从而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标准和依据。通常来讲,陆地监测指标有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水文监测指标有水文、气象、水质、浮游植物和动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等方面,在确定监测指标体系的时候必须要体现出层次性,确保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有序推进,得到更多有关生态环境的详细信息。

三、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这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统一管理,而且还可以加强各地生态环境资源配置,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斌.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的体系构建与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鞍山生态矿山平台构建的对策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