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资源调查

2019-09-19 08:01黄鑫慧李红叶胡韫韧高皓若王昱骁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合肥工业大学配置

黄鑫慧 李红叶 胡韫韧 高皓若 王昱骁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工業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资源种、科、属分类。[方法]根据校园功能分区,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归纳分析其植物资源种类。[结果]242种校园植物隶属于100科207属,其中被子植物223种,裸子植物12种,蕨类植物6种,苔藓植物1种。隶属于蕨纲、石松纲、裸蕨纲、苏铁纲、银杏纲、薄囊蕨纲植物均为1种,10种植物隶属于松杉纲。被子植物中,175种植物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46种植物隶属于单子叶植物纲。按用途分类,药用植物184种,食用植物54种,观赏植物169种。[结论]对植物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为同区域高校植物引种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植物资源;种类调查;配置;合肥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Q94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6-014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4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vestig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 Tunxi Road Campu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NG Xin hui1,LI Hong ye2,HU Wen ren1 et al (1.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Jianghuai Architecture Research Institiute,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t,Hefei,Anhui 230009;2.School of Art & Design,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 450007)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pecies,family and genus of plant resources in Tunxi Road Campu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ethod]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division of campus,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literature review,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species of plant resources.[Result]242 species of campus plants belonged to 100 families and 207 genera. Among them,there were 223 angiosperms,12 gymnosperms,6 ferns and 1 bryophyte. There were 1 species belonging to Filicopsida,Lycopsida,Psilophytopsida,Cycadopsida,Ginkgopsida and Cyathopsida,and 10 species belonging to Coniferopsida. Among angiosperms,175 species belonged to Dicotyledoneae and 46 species belonged to Monocotyledoneae. There were 184medicinal plants,54 edible plants and 169 ornamental plants.[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lant resour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ame district.

Key words Plant resource;Species investigation;Configuration;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校园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校园植物资源的要求已从往日的满足基本绿化,发展到如今的重视植物多样性发展。从目前知网校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文献上看,关于校园植物资源调查已取得了相关进展,如武汉大学、延安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对其校内木本植物种类进行了评价分析[1-3];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对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4-6];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对校园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7-8];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安徽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进行了植物资源调查分析[9-11]。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及综合评价,旨在推动皖江地区高校植物资源的发展,对提升高校植物景观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地理坐标为 30°57′~32°32′N,116°41′~117°58′E,全市平均海拔20~40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 ℃,年均降水量约1 000 mm,年日照时间约 2 000 h,平均相对湿度为77%,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域。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中国植物志》《安徽植物志》《合肥地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保育初步研究》《合肥环城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合肥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应用调查》等文献确定植物种类和分布范围[12-13],归纳分析其植物资源种类。依托校园自然人文特色,实地调查以分区调查法和线路调查法为主,调查分为5个片区:主教区(以主教为中线,包括体育活动区)、东区(以学生东宿舍区为主,包括局部教职工住宅区)、西区(以西教为主)、斛兵塘区(以斛兵塘为主,包括学术会议中心等区域)、南村区(包括南村新、旧教职工楼区域)。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种类

由表1、2可知,242种校园植物隶属于100科207属,其中被子植物223种,裸子植物12种,蕨类植物6种,苔藓植物1种 。隶属于蕨纲、石松纲、裸蕨纲、苏铁纲、银杏纲、薄囊蕨纲植物均为1种,10种植物隶属于松杉纲。被子植物中,175种植物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46种植物隶属于单子叶植物纲。按用途分类,药用植物184种,食用植物54种,观赏植物169种。

2.2 科种组成

对目前植物资源内种数进行统计,包含种数最多的为22种科——蔷薇科(Rosaceae),其中包含枇杷、月季、木香花、藤本蔷薇、日本晚樱、垂丝海棠、山荆子、苹果树、石楠、红叶石楠、刺叶石楠、火棘、绣线菊、蛇莓、榆叶梅、碧桃、杏树、紫叶李、玫瑰、木瓜、美人梅等。15种科为禾本科(Poaceae),包括狗牙根、白茅、黑麦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结缕草、地毯草、孝顺竹、旱园竹、蒺藜草、水竹、高羊茅、早熟禾以及淡竹叶等。12种科为菊科(Compositae),包括黄鹌菜、蒲公英、一年蓬、苦苣菜、紫苑、茼蒿、艾草、雏菊、万寿菊、小蓬草、金鸡菊、泥胡菜等。11种科为豆科(Leguminosae),包括合欢、龙爪槐、小巢菜、白车轴草、紫荆、皂荚、紫藤、刺槐、野豌豆、紫云英等。9种科为百合科(Liliaceae),包括芦荟、麦冬、沿阶草、一叶兰、吉祥草、玉簪、天门冬、吊兰、紫萼等。7种科为木犀科(Oleaceae),包括连翘、金钟花、迎春、小叶女贞、大叶女贞、白蜡树、丹桂。6种科包括桑科(Mo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柏科(Cupressaceae),其中桑科包括构树、桑、菩提、榕树、薛荔、无花果,大戟科包括秋枫、重阳木、乌桕、地锦草、紫锦木、山麻杆,柏科包括铺地柏、龙柏、侧柏、刺柏、水杉、圆柏。种数大于5种共9科94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9.00%和38.84%。

4种科包括忍冬科(Caprifoli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茜草科(Rubiaceae)、石蒜科(Amaryllidaceae)、唇形科(Labiatae),其中忍冬科包括法青、琼花、忍冬、接骨草,卫矛科包括金边黄杨、扶芳藤、冬青卫矛、苦皮藤,茜草科包括栀子、猪殃殃、臭鸡矢藤、白花蛇舌草,石蒜科包括葱兰、藠头、红花石蒜、垂笑君子兰,唇形科包括宝盖草、韩信草、荔枝草、紫苏。3种科包括榆科(Ulm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葡萄科(Vitaceae)、棕榈科(Palm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松科(Pin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蓼科(Polygonaceae)以及小檗科(Berberidaceae),其中榆科包括榆树、朴树、榉树,夹竹桃科包括络石、夹竹桃、长春花,葡萄科包括蛇葡萄、爬山虎、乌蔹梅,棕榈科包括棕榈、棕竹、散尾葵,金缕梅科包括红花檵木、枫香、蚊母,松科包括雪松、黑松、马尾松,伞形科包括天葵、天胡荽、白芷,十字花科包括荠菜、蔊菜、芸苔,蓼科包括羊蹄、酸模、长鬃蓼,小檗科包括十大功劳、南天竹、紫叶小檗。2种科包括旋花科(Convolvulaceae)、槭树科(Acer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山茶科(Theaceae)、莎草科(Cyperaceae)、杨柳科(Salic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芸香科(Rut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楝科(Meliaceae)、鼠李科(Rhamnaceae)、苋科(Amaranthaceae)、鸭拓草科(Commelin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水鱉科(Hydrocharit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堇菜科(Violaceae)、黄杨科(Buxaceae)、锦葵科(Malvaceae)等。2~4种科共37科95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37.00%和39.25%。

单种科包括山茱萸科(Cornaceae)、苦木科(Simaroub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海桐科(Pittospor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樟科(Lauraceae)、千屈菜科(Lythraceae)、藤黄科(Guttiferae)、银杏科(Ginkgoaceae)、鸢尾科(Iridaceae)、苏铁科(Cycad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石榴科(Punic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悬铃木科(Platan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茄科(Solanaceae)、芭蕉科(Musaceae)、秋海棠科(Begoniaceae)、五福花科(Adox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松叶蕨科(Psilotaceae)、椴树科(Tiliaceae)、水蕨科(Parkeriaceae)、荨麻科(Urticaceae)、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三白草科(Saururaceae)、泽泻科(Alismataceae)、浮萍科(Lemnaceae)、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等54科54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54.00%和22.31%。

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

2.3 属种组成

以属所含的种数进行统计分析,最多的是4种属,包括榕属(Ficus)和蔷薇属(Rosa)2属;3种属包括女贞属(Ligustrum)、苹果属(Malus)、石楠属(Photinia)、卫矛属(Euonymus)以及圆柏属(Sabina)5属,种数大于3种属共7属23种,占总属数的3.38%,占总种数的9.50%。2种属包括荚蒾属(Viburnum)、松属(Pinus)、连翘属(Forsythia)、槭属(Acer)、冬青属(Ilex)、桃屬(Amygdalus)、李属(Prunus)、山茶属(Camellia)、沿阶草属(Ophiopogon)、秋枫属(Bischofia)、大戟属(Euphorbia)、锦葵属(Malva)、槐属(Sophora)、木槿属(Hibiscus)、堇菜属(Viola)、黄杨属(Buxus)、繁缕属(Stellaria)、玉簪属(Hosta)以及酸模属(Rumex),共19属38种,占总属数的9.18%,占总种数的15.70%。单种属包括木犀属(Osmanthus)、梧桐属(Firmiana)、石榴属(Punica)、花椒属(Zanthoxylum)、繁缕属(Stellaria)、葱莲属(Zephyranthes)、黄连木属(Pistacia)、悬铃木属(Platanus)、榆属(Ulmus)、朴属(Celtis)、香椿属(Toona)、银杏属(Ginkgo)、鸢尾属(Iris)、黄杨属(Buxus)、薹草属(Carex)、柳属(Salix)、杨属(Populus)、蜡梅属(Chimonanthus)、苏铁属(Cycas)、黑麦草属(Lolium)、水蕨属(Ceratopteris)、浮萍属(Lemna)、紫茉莉属(Mirabilis)、叶子花属(Bougainvillea)、七叶树属(Aesculus)、芭蕉属(Musa)、酢浆草属(Oxalis)、棕搁属(Trachycarpus)、雪松属(Cedrus)、蛇葡萄属(Ampelopsis)、樟属(Cinnamomum)、紫薇属(Lagerstroemia)、紫苏属(Perilla)、栎属(Quercus)、美人蕉属(Canna)、菖蒲属(Acorus)、栀子属(Gardenia)、紫堇属(Corydalis)、刺槐属(Robinia)等,共181属181种,占总属数的87.43%,占总种数的74.79%。

2.4 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2.4.1 药用植物资源。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可作为药用的植物共有184种,占植物总数的76.03%,分属于91科167属。其中,蕨类植物3种,如水蕨、海金沙、苹;裸子植物6种,如侧柏、刺柏、雪松、马尾松、苏铁、罗汉松;被子植物151种,如香椿、榉树、黄连木、栀子、老鹳草、鱼腥草、紫茉莉、叶子花、紫苏、芭蕉、茼蒿、艾草、浮萍草、鸡毛菜、秋枫、绞股蓝、杜鹃、月季、一叶兰等。

2.4.2 食用植物资源。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校内可食用(饲用)资源共有54种,占植物总数的22.31%,分属于91科167属。其中,野果类植物有柑橘、苹果、酸枣、石榴、银杏、丝瓜、杏、枇杷、核桃楸、木槿、垂丝海棠、 薛荔、火棘13种,除去柑橘、苹果、酸枣,其余植物兼具药用价值;野菜类植物有紫苏、鹅肠菜、苦苣菜、莲子草、豆瓣菜、藠头、艾草、茼蒿、蒲公英、打碗花、荠菜、芸苔 、泥胡菜、紫云英、酸模15种,除去豆瓣菜,其余植物均有药用价值;饲用类植物包括二球悬铃木、榆树、金鱼藻、浮萍草、蒺藜草、莲子草、鹅肠菜、苦苣菜、地毯草、结缕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黑麦草、苹、早熟禾、野豌豆、白车轴草18种,其中莲子草、鹅肠菜、苦苣菜兼具食用、饲用、药用价值,浮萍草、狗尾草、萍、早熟禾、野豌豆、白车轴草等兼具饲用与药用价值;蜜源类植物包括芸苔(油料作物)、紫云英(豆科)、柑橘、酸枣、枇杷、苹果(果树类)、刺槐、乌桕、椴树、丹桂、山茶(乔灌木)、 蒲公英(菊科)11种;其他如花椒、玫瑰、木芙蓉、芦荟等植物花、肉质部分均有食用价值。

2.4.3 观赏植物资源。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观赏类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169种,占植物总数的69.83%,其中,裸子植物5科9属12种,被子植物69科117属157种。参考陈有民[14]对植物观赏特性的分类方法,观赏植物主要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以及观形植物。观花类植物具有比较特殊的花序、花形与色彩效果,有蔷薇科、木犀科、鸢尾科、旋花科、菊科等科目中的多种植物,红色系花植物包括垂丝海棠、碧桃、日本晚樱、藤本蔷薇、月季、石榴、山茶、夹竹桃、合欢、紫薇、紫荆、榆叶梅、玫瑰等,黄色系花植物包括迎春、连翘、金钟花、丹桂、金丝桃、蜡梅等,蓝色系花植物包括至紫藤、泡桐等,白色系花植物包括女贞、广玉兰、栀子花、刺槐、绣线菊、络石等。观果类植物主要指植物形、色两方面,一般以形状奇异有趣为主;果实的颜色具有更大的观赏意义,如果实呈红色的为枸杞、山楂、齿叶冬青、构骨、南天竹、石榴、柑橘等,果实呈蓝紫色的有蛇葡萄、十大功劳、李树、丹桂等,果实呈黑色的有小叶女贞、女贞、鼠李等。乔灌木均可以观叶与观形。

3 讨论与建议

3.1 植物资源配置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作为安徽地区较具代表性的高校之一,历史发展可追溯至三国曹操斛兵塘练兵时期,现作为合肥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域,校区承载了教书育人、传承历史文化、教职工休憩三大功能。截至目前,在调查的分区范围内,植物配置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斛兵塘区域,自然植物群落配置较为合理;其次为主教区和南村区域,植物配置结合20世纪前苏联风格建筑,主要服务于学生学习与教职工居住,人工聚落占据大部分区域,植物聚落分层较为合理;西区与东区现状植物配置相比其他区域略显欠缺,如西区大部分作为实验基地,植物大多以疏朗为主,东区学生宿舍区域植物配置较为单一,部分区域仅用低矮灌木简单围合。

3.2 校园植物的维护

校园内植物维护整体状态较为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硬性问题。如南村部分教职工生活区域,由于植物生长年久,对该区块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如行道香樟树分枝繁茂,不易修剪,严重影响居住生活日照量的射入,造成低层教职工家庭常年潮湿阴冷,大幅度降低了教职工的生活品质。另外,南村区域由于建筑年久未修缮,未进行统一管理,附属区域植物蛮生,破坏程度较为严重。西区实验区域植物维护力度不够,植物生长状态较弱,实验区域绿化品质欠佳,对实验室降噪防护作用有所降低。近年来,校区陆续进行景观改善提升,对长势较好的植物进行移植保护。

3.3 校园植物的科普推广

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资源现状,对校园植物的科普推广仍需加大力度。5个分区中,应对斛兵塘与主教区域局部代表性行道乔木与观赏类小乔木以及零散灌木的銘牌身份普及,如乌桕、水杉、黑松、重阳木、龙柏、香樟、广玉兰、碧桃、日本晚樱、法青等。同时,屯溪路校区作为功能空间比较丰富的校区代表,除去在校生,教职工儿童与老人占据一定比例,

应适当普及

有毒性植物知识,比如苏铁的种子、蛇莓与络石的全草、银杏与夹竹桃的树皮、紫藤的豆荚种子、乌桕与楝的果实以及鸢尾的根部均有一定毒性。

4 结论

高校校园作为培养高层次知识水平人才的场所,其校园植物不仅承担着保护校园生态与美化校园环境的功能,而且是校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重要反映[15]。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种、属、科进行统计,概括其特征及用途,为学生及教职工提供植物学习便捷途径。基于植物调查结果分析,对比同区域其他高校现有植物调查结果,整体而言,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资源及配置较为丰富,可为皖江区域高校校园植物规划与绿化引种建设提供有效的资源依据,对高校文化场所精神的营造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丹.武汉大学校园观赏植物种类及配置调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15):25-29.

[2] 曹娟云,刘世鹏,白重炎,等.延安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资源现状调查初报[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4):71-76.

[3] 刘志红,解庆.降噪型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配置设计:以山西农业大学家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0):192-194.

[4] 冀艳利,郭印,陈建华,等.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及综合评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4):443-448.

[5] 徐先祥,倪云霞,付艺冰,等.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4):430-436.

[6] 唐雨,刘艳霞,黄秀凝,等.第三军医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8):59-62.

[7] 李琴琴,哈斯巴根,苏亚拉图,等.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校园维管植物的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179-187.

[8] 朱丽君,易绮斐,唐春艳,等.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校园维管植物资源[J].福建林业科技,2016,43(4):215-219.

[9] 张庆峰,方嫱,刘灏,等.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7):103-109.

[10] 刘慧玲. 安徽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11] 王艳,杨子慨,张蕾,等.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绿化植物的应用及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88-91.

[12] 刘慧,朱建,王嘉楠,等.合肥环城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8):1284-1291.

[13] 丁胜,孟艳琼,杨兰菊,等.合肥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应用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33-5736.

[14]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5] 景艳莉,刘芳,杨凤军,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调查与景观评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59-61.

猜你喜欢
合肥工业大学配置
一类分数阶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要启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