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2019-09-19 08:01胡超逸森林詹志来熊哲铭鲁孟丽胡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蜈蚣标准

胡超逸 森林 詹志来 熊哲铭 鲁孟丽 胡志刚

摘要 [目的]理清蜈蚣药材流通现状,制定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用于指导规范蜈蚣药材流通。[方法]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进行市场流通现状调研,确定其与蜈蚣主要产地流通现状之间的联系。[结果]蜈蚣药材存在“蜈蚣条”和“蜈蚣皮”2种规格,根据长度将“蜈蚣条”划分为3个不同等级,“蜈蚣皮”为统货。[结论]新的蜈蚣药材规格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指导市场蜈蚣药材流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蜈蚣药材的化学成分和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蜈蚣;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中图分类号 R2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6-020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5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s and Grade Standard of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HU Chao yi1,SEN Lin1,ZHAN Zhi lai2 et al (1.School of Pharmacy,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Hubei 430065;2.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

Abstract [Objective]Finish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medical product to establish new standard,which could be used to guide the circulation in medical market.[Method]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pas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ket circ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Result]There were two specifications of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medical product,one was called “Wugongpi”,the other was “Wugongtiao”.And “Wugongtiao” had three grades from the length.[Conclusion]The new standard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in the circulation of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medical product,and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dicinal herbs.

Key words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Commercial specification;Grade;Standard

蜈蚣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下品,后世本草均有记述;其中《本草纲目》记载:蜈蚣气味辛、温、有毒;主治小儿撮口、小儿急惊、天吊惊风、破伤风、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蝮蛇螫伤、天蛇头疮、丹毒瘤肿、瘰疬溃疮、耳出脓、小儿秃疮、痔疮疼痛、腹大如箕、脚吐转筋[2]。近年来研究表明,蜈蚣对治疗食道癌、胃癌、鼻腔癌、脑癌、皮肤疤痕癌具有一定疗效,引起国内外医药及科研部门的关注[3]。

中药材是特殊商品,具有双重特性,既有药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为了适应商品交易的需要,按质量优劣划分规格与等级,以在市场进行商品交流[4]。我

国著名中药学家谢宗万教授概括提出:实现中药材优质优价的基础是有行业认可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而制定中药材规格等级标准中核心是实现“辨状论质”[5]。笔者在“基于药典、市场第一、简便实用” 原则的指导下,从本草考证、市场调查分析、产地调研3个方面理清蜈蚣药材流通现状,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制定出更加符合市场流通现状的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蜈蚣药材分别采购于安徽亳州、四川荷花池、河北安国、广西玉林药材市场和湖北宜都、湖北襄阳、湖北随州等蜈蚣药材主产地,经形态学鉴定和CO1序列比对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

1.2 方法

1.2.1 本草考证。

蜈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6],后世本草均有记载。对历代本草关于蜈蚣药材质量评价相关记述进行整理,并搜集近现代文献和现有标准,为后续调研和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1.2.2 市场调查。

对安徽亳州、四川荷花池、河北安国、广西玉林等主流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当地药材市场蜈蚣药材规格等级划分情况,分别随机在4个药材市场在不同摊位购买蜈蚣药材,每个药材市场至少购买5个摊位,每个摊位购买所有规格、等级的蜈蚣药材,以理清蜈蚣药材流通最新现状。

1.2.3 产地调研。

基于市场调查基础,对主产地湖北不同县市进行调研,了解蜈蚣药材来源、产地初加工、流通现状等环节,并结合当地销售情况记录不同产地各规格等级蜈蚣药材流通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草考证

2.1.1 产地及品质评价。

对历代本草中关于蜈蚣的记载整理发现,蜈蚣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河南、浙江等地;但对于蜈蚣具体性状方面的评价较少,多以“赤足”作为优质蜈蚣的标准。历代本草对蜈蚣产地及品质评价描述详见表1。

至1963版《中国药典》一部描述:(蜈蚣)以体长、头红、身黑绿色、头足全者为佳[13]。《中国药材学》记载:本品以条大、完整、头红、身黑绿色、腹干瘪者为佳[14]。1977版《中国药典》一部描述:以条大、完整、腹干瘪者为佳[15]。《中华本草》记述:(蜈蚣)以身干、条长、头红身黑绿色、头足完整者为佳[16]。《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记载:(蜈蚣)以条长、身干、头红身黑绿、腿全者为佳[17]。

可见,对于蜈蚣产地和药材质量的描述,古代本草和现代记载存在一致的内容,多以“红头红足”作为优质蜈蚣药材的性状特征;主要分布于包含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近现代多以体长作为判断蜈蚣药材质量的 依据。

2.1.2 现有规格等级标准汇总。

为全面收集到蜈蚣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通过查阅《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古文献及《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华本草》等近现代文献资料,以及1963年版以来的各版药典及全国各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中药材标准,结果发现(表2),仅有《中国药材学》《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和《金世元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记载了蜈蚣的规格等级,均是以长度来划分等级。

虽然均以长度作为划分蜈蚣药材规格等级的依据,但各不同标准也存在差异。且近年来对于蜈蚣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和现有流通规格等级标准的描述未有新的研究和更新。而现蜈蚣药材来源多由野生逐渐转为人工养殖等因素的影响,外观性状较本草记载存在变化。因此,為规范市场秩序和蜈蚣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生产流通实际制定出符合蜈蚣药材流通现状的规格等级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2.2 市场现状调研

先后对安徽亳州、四川荷花池、河北安国、广西玉林等主流药材市场实地调研采样发现,四大药材市场蜈蚣商品药材大多来自湖北地区,仅少数来自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地;部分商铺出现“蜈蚣皮”这一商品规格,即直接处死的蜈蚣药材,未用竹签串起,因此存在“蜈蚣皮”和“蜈蚣条”2种商品规格,“蜈蚣皮”这一规格均为统货,不存在分级出售情况;玉林药材市场出现少数混伪品,该物种体型较长,经CO1条形码序列比对为多棘巨蜈蚣;仅亳州药材市场以蜈蚣药材重量为单位进行销售,其余药材市场均按条数出售;且均以长度作为划分蜈蚣药材等级的依据,各地内部划分标准基本一致。各药材市场“蜈蚣条”商品药材划分现状见表3。

2.3 主产地调研

经过对各主流药材市场调研发现,蜈蚣药材商品主要来自于湖北地区,而湖北蜈蚣主要来自于宜昌、襄阳、随州等长江中下游流域部分区域[18]。经过对以上地区各合作社、养殖户和农户的调查,发现蜈蚣药材资源供不应求,产地价格逐年攀升;野生蜈蚣资源日趋减少,造成捕捉难度加大,仅少数养殖合作社成功实现蜈蚣人工养殖模式;各地加工方式基本一致,多为将蜈蚣用开水烫死,以竹签串起头尾,自然晒干;以上地区蜈蚣均按条出售,根据不同蜈蚣体长价格不同;襄阳地区一等蜈蚣与宜昌、随州相比长度较短,经分析可能是因为宜昌、随州存在人工养殖情况,而襄阳主要蜈蚣药材来源为野生捕捉。不同产地蜈蚣药材规格等级划分现状如表4所示。

2.4 规格等级标准的制定

结合文献考证、市场和产地调研结果,应用中药材“辩状论质”理论,合理指导市场蜈蚣药材流通的原则下,将蜈蚣药材分为“蜈蚣条”(图1)和“蜈蚣皮”2种规格,制定出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经专家意见修改后,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公示,具体见表5。

3 讨论

蜈蚣作为传统药用动物,有其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中药材质量标准化和分级管理是持续带动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措施,该标准的提出和制定为今后指导蜈蚣药材市场和产地流通存在指导意义,为合理挖掘蜈蚣的资源利用提供保障。

本草记载蜈蚣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浙江等地;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湖北蜈蚣成为市场蜈蚣药材的主要来源。《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蜈蚣药材基源仅为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但各地存在地方习用品和混伪品,今后将加强关于不同蜈蚣之间的化学和分子差异比较,为合理挖掘新的药用蜈蚣提供资源;野生蜈蚣的减少不仅来自于过度捕捉的出现,环境的污染也对野生蜈蚣的

生存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新的规范化养殖模式亟需尝试,为蜈蚣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57.

[2]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59.

[3] 周莉莉.蜈蚣提取物制备及药理活性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

[4] 詹志来,郭兰萍,金艳,等.中药材品质评价与规格等级的历史沿革[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6):868-876.

[5] 谢宗万.《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76-378.

[6] 尚志钧.神农本草经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49.

[7] 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88.

[8] 韩保昇,等.蜀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苏敬等.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547.

[10] 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11]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18.

[12] 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292.

[14] 徐珞珊,徐國钧.中国药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7] 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43.

[18] KANG S H,LIU Y M,ZENG X X,et al.Taxonomy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us Scolopendra in China using integrated methods of external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s[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1-14.

猜你喜欢
蜈蚣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超级秀场 我不是蜈蚣
由“蜈蚣”引发的思考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你可能还在被不靠谱的对比度标准忽悠
小蜈蚣穿鞋
蜈蚣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Combien de pattes a donc cette ch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