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期菁松R×皓月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报告

2019-09-20 00:07韩益飞金欣烨李长铭孔旭东严松俊郑小芹司马杨虎
中国蚕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茧丝皓月型式

韩益飞 金欣烨 李长铭 孔旭东 严松俊 郑小芹 司马杨虎

(1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江苏南通 226400; 2如东县园艺技术推广站,江苏南通 226400;3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4南通市蚕桑指导站,江苏南通 226001;5如东县栟茶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南通 226406)

一般而言,日系蚕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显著好于中系蚕品种[1-4],因此为了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要,中系蚕品种人工饲料适应性的选拔就显得尤为重要。菁松R是苏州大学与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合作选育的菁松品种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1~2龄人工饲料饲育3龄后普通桑叶育筛选),菁松R×皓月是菁松R与普通原种皓月杂交而成的一代杂交种,2018年春蚕期,我们在农村对菁松R×皓月进行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并与目前如东县生产上推广用于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的优食一号[5-7]进行了对比试验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品种 试验蚕品种为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菁松R×皓月,散卵,盒种卵量28 000粒,2.9盒,苏州大学与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合作选育,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繁育提供;对照蚕品种为优食一号,正交,散卵,盒种卵量28 000粒,1.0盒,山东农业大学选育,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繁育提供。

1.1.2 供试人工饲料 收蚁用粉体饲料,桑叶粉含量35%,山东绿宝蚕用饲料厂于2017年10月生产提供;2龄以后用粉体饲料,如东县蚕桑指导站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供的饲料配方配制,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供维生素预混料,南通市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提供2017年秋季烘制的桑叶粉,如东县丰月蚕业专业合作社加工提供。

1.1.3 试验场所及养蚕设备 试验在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共育室和如东县栟茶镇竹园村马建忠共育室进行。季彬共育室是由简易房屋改造而成,顶部用彩钢泡沫夹芯板作天花板,四周用彩钢石棉夹芯板保温,水泥地面,采用电热线加温,超声波补湿器补湿,物联网设备自动控制,共育蚕具为内径60 cm×75 cm、高8 cm的塑料蚕匾;马建忠共育室为小蚕专用共育室,砖木结构,顶部有简易天花板,水泥地面,采用管道炭炉加温,挂湿布与地面泼水进行补湿。

1.2 试验方法

1.2.1 饲育型式的设置 共设置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育型式A)、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育型式B)和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育型式C)等3种饲育型式。

1.2.2 试验处理区的设置及试验方法 (1)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共饲养蚕种1.0盒,于2018年5月1日上午8:00纸包法收蚁,其他方法参照参考文献[8]的方法进行。1~2龄人工饲料育在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共育室进行;3~5龄桑叶育在栟茶镇竹园村马建忠共育室进行,自然温度下采用蚕台育,每日给桑3回,眠时撒新鲜石灰粉止桑,饷食前1~2龄撒1.25%聚甲醛粉(蚕用),3~5龄撒2.50%聚甲醛粉(蚕用)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次除沙后,蚕室地面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5龄按照大蚕饲养要求添食灭蚕蝇预防蝇蛆危害;见熟蚕后,添食蜕皮激素,采用方格蔟室外预挂上蔟营茧。(2)菁松R×皓月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共饲养蚕种0.4盒,于2018年5月1日上午8:00纸包法收蚁,1~3龄人工饲料育在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共育室进行;4~5龄桑叶育在栟茶镇竹园村马建忠共育室进行,其他处理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3)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共饲养蚕种1.5盒,在栟茶镇竹园村马建忠共育室进行,于2018年5月2日上午7:00纸包法收蚁。1~2龄桑叶育采用目的温湿度条件下叠式蚕台育,每日给桑2回,眠时撒新鲜石灰粉止桑,饷食前撒1.25%聚甲醛粉(蚕用)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次除沙后,蚕室地面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3~5龄桑叶育在自然温度下采用蚕台育,每日给桑3回,眠时撒新鲜石灰粉止桑,饷食前撒2.50%聚甲醛粉(蚕用)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次除沙后,蚕室地面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5龄按照大蚕饲养要求添食灭蚕蝇预防蝇蛆危害;见熟蚕后,添食蜕皮激素,采用方格蔟室外预挂上蔟营茧。(4)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育型式(以下简称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共饲养蚕种1.0盒,于2018年5月1日上午8:00纸包法收蚁,其他方法参照参考文献[8]的方法进行。1~2龄人工饲料育在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共育室进行;3~5龄桑叶育在栟茶镇竹园村马建忠共育室进行,自然温度下采用蚕台育,每日给桑3回,眠时撒新鲜石灰粉止桑,饷食前撒2.50%聚甲醛粉(蚕用)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次除沙后,蚕室地面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5龄按照大蚕饲养要求添食灭蚕蝇预防蝇蛆危害;见熟蚕后,添食蜕皮激素,采用方格蔟室外预挂上蔟营茧。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为试验区,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和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为对照区。

1.3 调查项目

调查各区蚕的龄期经过、称量眠蚕及熟蚕的蚕体质量;化蛹后,调查各区蚕茧产量、公斤茧颗数、干壳量、良蛹率等,并分别从各区抽取样茧2.5 kg送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检测茧丝质成绩。

2 结果与分析

2.1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家蚕发育经过

从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龄期经过(表1)可以看出,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的全龄经过时间最长,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的全龄经过时间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相仿,略短于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相比,在1~2龄采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时,虽然饷食时间保持同步,但是在饲育过程中发现,菁松R×皓月的发育整齐度不及优食一号。

表1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龄期经过

蚕品种饲育型式1龄经过/(d:h)2龄经过 /(d:h)3龄经过/(d:h)4龄经过/(d:h)取食眠中取食眠中取食眠中取食眠中5龄经过(取食)/(d:h)全龄经过/(d:h)菁松R×皓月A4:93:133:91:223:212:07:2026:22B4:93:133:224:102:107:1826:10C2:221:22:91:33:101:144:101:227:2026:16优食一号A4:93:133:91:123:211:188:026:11

A表示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B表示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C表示全龄桑叶育;表2-3相同。1~2龄和1~3龄人工饲料共育阶段未区分取食时间与就眠时间。

2.2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蚕体质量

从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产茧量和蚕体质量(表2)可以看出,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饲育型式B的1眠眠蚕体质量相同,均为0.005 8 g/头,比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的0.007 0 g/头低17.14%,略低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的0.006 0 g/头(低3.33%);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的2眠眠蚕体质量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相同,低于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低7.69%);3龄改喂桑叶后的3眠眠蚕体质量,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相同,均为0.166 g/头;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则低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均低13.25%;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的大眠眠蚕体质量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相同,均为0.835 g/头,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则略低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从熟蚕体质量来看,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相仿,略低于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明显低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说明菁松R×皓月对1~2龄人工饲料育较为适应,对1~3龄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略差。

表2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产茧量和蚕体质量

蚕品种饲育型式饲育盒数产茧量/kg盒种产茧量/kg1眠眠蚕体质量/(g/头)2眠眠蚕体质量/(g/头)3眠眠蚕体质量/(g/头)大眠眠蚕体质量/(g/头)熟蚕体质量/(g/头)公斤茧颗数/粒干壳原量/g干壳量/g茧层含水率/%良蛹率/%菁松R×皓月A1.042.042.00.005 80.0240.1660.8352.9505149.698.3513.83100B0.414.035.00.005 80.0240.1440.8152.8005709.678.4712.4197.45C1.569.046.00.007 00.0260.1660.8353.10052410.539.1712.92100优食一号A1.046.546.50.006 00.0240.1660.8353.0005058.797.6712.7497.62

2.3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公斤茧颗数和产茧量

从表2可以看出,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的公斤茧颗数分别为514粒和570粒,比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的公斤茧颗数(505粒)分别高1.78%和12.87%,比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的公斤茧颗数(524粒)分别低1.91%、高8.78%,说明菁松R×皓月与优食一号一样,对1~2龄人工饲料育较为适应,但3龄如果继续采用人工饲料饲育,则对公斤茧颗数有不良影响(有增多的倾向)。

从蚕茧产量来看,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的盒种产茧量分别为42.0 kg和35.0 kg,比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的盒种产茧量(46.5 kg)分别低9.68%和24.73%,比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的盒种产茧量(46.0 kg)分别低8.70%和23.91%。可见,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与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盒种产茧量相仿,但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盒种产茧量与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8.70%和23.91%,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盒种产茧量下降得更加明显。

2.4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干壳量和良蛹率

调查结果表明,菁松R×皓月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饲育4~5龄桑叶育与其普通桑叶育相比,鲜上茧干壳原量与干壳量均有所下降,但略高于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表2)。

从良蛹率来看,各处理区都在97%以上。其中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和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为100%,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为97.62%,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为97.45%(表2)。可见,小蚕期1~2龄或1~3龄采用人工饲料育并不会导致良蛹率出现明显下降。

2.5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茧丝质量

从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茧丝质成绩(表3)可以看出,菁松R×皓月的茧丝长(饲育型式A的茧丝长1 168.6 m,饲育型式B的茧丝长1 218.5 m,饲育型式C的茧丝长1 176.3 m)较优食一号的茧丝长(1 050.1 m)略长,且菁松R×皓月的茧丝长并未因小蚕采用人工饲料饲育而明显缩短;另外,各处理区的解舒率均良好,都超过了80%。从茧丝纤度来看,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与优食一号饲育型式A相仿,但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的茧丝纤度明显低于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C,且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B的茧丝纤度也略低于菁松R×皓月饲育型式A,表明菁松R×皓月随着小蚕期人工饲料饲育时间的延长,茧丝纤度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

表3 菁松R×皓月不同饲育型式的茧丝质成绩

蚕品种饲育型式上车率/%茧丝长/m解舒丝长/m解舒率/%茧丝纤度/dtex光折/kg烘折/kg清洁/分洁净/分干毛茧出丝率/%鲜毛茧出丝率/%菁松R×皓月A91.621 168.6978.283.702.82624225298.095.0037.8115.02B93.071 218.5998.881.972.77024924497.094.0037.4015.34C79.151 176.3948.980.673.00324125198.094.0032.9013.10优食一号A90.181 050.1909.486.622.83124925699.094.5036.2314.13

3 结论

菁松R是苏州大学与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合作通过对菁松品种在1~2龄人工饲料饲育3~5龄桑叶育条件下筛选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其与普通原种皓月杂交而成的一代杂交组合——菁松R×皓月,小蚕期特别是1~2龄对人工饲料共育的适应性较好。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菁松R×皓月小蚕人工饲料育与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饲育3~5龄桑叶育相比,全龄发育经过时间略长,各龄眠蚕体质量与熟蚕体质量相仿,公斤茧颗数与良蛹率等指标相近,茧丝长和干壳量略高,茧丝纤度相近,清洁和洁净良好;菁松R×皓月小蚕人工饲料育与菁松R×皓月普通桑叶育相比,全龄经过时间相仿,人工饲料饲育期间眠蚕体质量略有下降,3龄改为桑叶饲育后,眠蚕体质量与熟蚕体质量差距较小,但盒种产茧量明显下降,干壳量略有降低,良蛹率、茧丝长、解舒率相仿,茧丝纤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菁松R×皓月在发育整齐度以及盒种产茧量等方面与优食一号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建议对菁松R×皓月的1~2龄人工饲料适应性进行进一步的选育。菁松R×皓月3龄继续采用人工饲料育,对公斤茧颗数和盒种产茧量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与菁松R是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条件下进行适应性选育有关,考虑到今后推广1~3龄人工饲料共育乃至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需要,建议在对菁松R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时,开展1~3龄以及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

猜你喜欢
茧丝皓月型式
杂物电梯门锁常见型式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仰望一轮皓月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面向型式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鲜茧丝与干茧丝性状对比研究
A Study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itan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