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9-20 09:09杨春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达标率循证心率

杨春宇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心肌严重缺血导致的不可逆损伤,而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一种,其发生和心肌细胞传导障碍、心肌细胞膜电位降低等相关,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疾病康复意义重大[1]。本研究选取2016年2至2017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7~78岁,平均(54.21±2.88)岁。梗死部位: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10例、右室+下壁急性心肌梗死8例、后壁+下壁急性心肌梗死8例、高侧壁急性心肌梗死2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6例、Ⅲ级22例、Ⅳ级1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7~79岁,平均(54.45±2.81)岁。梗死部位: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11例、右室+下壁急性心肌梗死7例、后壁+下壁急性心肌梗死8例、高侧壁急性心肌梗死2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7例、Ⅲ级22例、Ⅳ级1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基础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循证护理。提出循证护理问题,以患者生理、心理、护理环境、康复训练等为主要问题查找循证证据并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方案。①病情监测: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有无头晕等不适,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②饮食护理:饮食方面以清淡、低脂、易消化为准,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③心理护理:通过交流了解患者情绪状态,鼓励患者倾诉,并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开导,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④环境护理:为患者创建温馨、家庭般住院环境,使其感到安心,减少环境不良因素对患者疾病的刺激。⑤用药护理: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原理、服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监督患者用药,确保医嘱用药率的提高。⑥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可对患者开展肺功能和呼吸功能训练,并适当运动,改善机体免疫力[2-3]。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的时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0~100分,得分越高则疾病知识达标率越高);护理前后患者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用QOL量表评价,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4]);心律失常复发率。

2 结 果

2.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各有36例、9例和0例,满意度是45例(100.00%)。对照组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各有20例、16例和9例,满意度是36例(80.00%)。

2.2 护理前后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比较:实验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9.24±1.41)d、(10833.24±533.41)元、(96.55±3.61)分优于对照组(12.45±2.17)d、(15525.45±744.17)元、(82.13±3.57)分,P<0.05。

2.4 两组心律失常复发率比较:实验组心律失常复发率2例(4.44%)低于对照组9例(20.00%),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在临床发生率高,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充分考虑患者身心综合状况,并充分结合科学证据以及医院条件、医护人员经验等制定可行性高的科学化护理方案,其应用可从多方面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更好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加速康复进程[5-7]。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比较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例数 时期 焦虑SAS评分 心功能等级 生活质量实验组 45 护理前 56.15±0.67 3.12±0.21 55.14±0.21护理后 23.04±0.33 1.65±0.17 96.24±0.17对照组 45 护理前 56.15±0.44 3.17±0.26 55.82±0.26护理后 44.24±0.14 2.23±0.21 80.24±0.21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基础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循证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知识达标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复发率,改善心理和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达标率循证心率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率多少才健康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