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并购后财务资源整合的研究

2019-09-20 04:51陈文忠
时代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企业并购研究

陈文忠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企业并购在很多方面有助于企业双方共享技术资源,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并购双方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帮助企业不断发展扩大。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问题缺乏理论指导,存在复杂多变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并购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并购后的财务问题,实施财务策略,成为企业并购案完美完成的主要步骤。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促使企业在并购案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划分,做好财务防御措施,对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减少对并购方造成重大损失。企业如果对存在的并购风险处理不当,有可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严重者甚至给企业带来来破产的风险。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资源整合;研究

自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并购兴起以来,全球并购在全球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也风起云涌。但回顾世界和我国的并购历史,我们会发现并购的成功记录并不令人鼓舞。据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 eek)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据毕武威,埃森哲和麦肯锡的并购研究数据显示,企业并购的75%是完全失败的。6至8个月间企业生产力下降50%,并购后一年时间里47%的并购企业高管在购买后离职。合并三年后,62%的企业都出现了不同情况的下降或者是停止增长。目前,在我国关于并购方面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但是从一些收购、合并案例中不难看出,财务层面的因素都对并购活动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发展,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强,且对一些并购活动的健康发展确确实实形成了一些事实上的制约,因此,本文主要立足我国目前市场客观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在当前背景下,我国企业该如何有效解决并购过程中财务资源整合所面临的相关问题,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企业并购概念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总称。也就是说,企业兼并主要是指通过工业产权交易获取其他组织的工业产权的合法经济行为过程。收购是以合法的经济手段购买其他组织的资产和股份的经济过程。并购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投资成本低的公司的战略性业务运作,以获得对方的产业基础,属于资本运作性质。但值得注意的是,并购过程可能会受到合并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影响。

并购的直接目的一是取得并购企业一定数量产权的主要控制权,或者完全控制所有产权。企业兼并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资产增值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企业实珊陕速扩张的博弈,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兼并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并购可以带来协同效应,如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市场份额,渗透到新的经济领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微小变化。然而,并购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其财务活动复杂,财务风险不可避免。由于中国的并购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很多资产以企业兼并重组为优化结构,国民经济和自然资产必须重视并购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对并购的理解预防财务风险实现规模效益:获得优势互补,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

二、并购财务整合风险

所谓财务整合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并购完成以后,因为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之间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所面临的相关风险,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整合风险通常包括以下三类:

(一)财务管理体系层面的风险

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管理架构、财务管理制度等等。由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基本都是围绕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所建立起来,在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方面尤其如此。但是政府部门在提出要求或者引导的时候,有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往往都是采取教条主义、“照本宣科”等方式进行。同时,企业即便是自身在政府部门要求的前提之下进行适当的调整,也因为相关专业能力或者经验缺乏,组织制度整合过程中会缺乏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和科学系,影响到并购以后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

(二)会计核算体系的不统一

企业不同会计核算的方式就不同,没有两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由于每个企业所处行业、企业性质、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的不同,会计核算体系必然不同。并购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对于目标企业是否适用,两者是否能够有效地合并在一起,如若不能,就会产生财务整合的风险。

(三)业绩评估的不准确

企业并购后,企业的组织机构、资本结构、财务结构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和以前有所不同,并购企业如何能切实有效地对目标企业进行业绩评估是很困难的。

三、并购财务资源整合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及观察总结,认为要能够有效进行处理或者优化,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优化财务管理体系是夯实财务资源整合管理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基础性工作。为此,企业首先应当要针对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组织架构进行适当调整,一般而言,如果企业整体经营规模不大的,可以在大体参照政府部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简化:而如果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的,则要对内部财务管理分工、架构进行充分细化,尤其是应当按照不同的会计职能进行精细化的分工。其次,是企业要根据并购双方经营管理现状,将原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经验、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嫁接和整合,并且财务措施消除融合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确保财务管理效果最优化。

(二)统一会计核算体系

为了使企业能够在完成并购行为以后对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应当要充分做好会计体系的统一工作。首先,并购企业要针对合并以后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会计制度、制表标准、凭证管理等等进行统一规范,使得被并购企业相关会计工作能够被尽快纳入到新的轨道之中,使得企业能够正常经营管理,同时还要重视会计信息的畅通工作,以确保能够满足并购以后相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其次,企业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内部结算制度,使得财务活动得以更加正常高校运行。此外,由于并购以后会计核算人员所面临的作业量更大,报表更多,同时需要发现和处理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企业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其进行相关政策、制度、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能力能够满足新形势需要:另一方面,要促进其和被并购企业的会计人员充分做好沟通交流工作,确保工作的协调性和延续性。

(三)整合业绩评估体系

首先,并购企业应当要充分参考原有企业的业绩评估体系,并结合并购以后的实际需要,从“有利于充分激励”的角度出发,去改进和修订现有的业绩评估体系,要尽量体现科学激励政策,并且要能够和被并购企业的业绩评估体系有一定的延續性,确保管理的有序性。其次,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绩指标进行评价,根据企业内部职责、权限的不同来选取指标,进行评估考核,并且在业绩指标的分解下达方面,要尽量体现公平、公证。总而言之,新的业绩评估体系,应当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一切有生发展力量。

结束语

并购能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扩张,是开拓市场的一个捷径,但在能获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改企业带来很多风险,不可盲目进行。开展并购要在清楚调查评估对方企业的种种相关信息之后,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防范和部署应对策略,还要小心竞争者的手段,若不及时发现和有效规避这些并购风险,很有可能让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在进行并购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猜你喜欢
企业并购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模型研究
浅析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