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这里的干部却更忙了

2019-09-20 03:17曾勋
廉政瞭望 2019年8期
关键词:示范村摘帽官僚主义

曾勋

“一 天最多接待了5个来考察学习的团队,有一次实在太忙了,我在电话里告诉对方,你们别来考察调研了,好吗?结果对方直接怼了回来,还搬上级压我。哎,有啥子办法嘛?”近日,某县刚刚脱贫摘帽,记者在该县的一个脱贫攻坚示范村遇到乡党委书记,他有些懊恼。

脱贫摘帽任务艰巨,上上下下经过多年努力完成了,基层干部心想終于可以稍稍放松一下,却不想,摘帽之后更加繁忙。今天邻县的来考察学习,明天市上的某部门来检查……一周内的排期都满了。

“我现在哪是啥子书记哦,都成导游了。”该乡党委书记感叹说,自己忙上忙下不说,上面一来“考察团”,地方领导班子要陪同,现在弄得大家都在搞接待了,日常工作都没有时间推进。

他们都来考察学习啥?该乡党委书记介绍,无非是来看看村上的农牧产业、慰问一下贫困户之类的。有的领导下来,带着一堆记者,走马观花,“摆架子”“搞声势”,摆拍一阵就完事。

这样能考察出什么方法,学到什么经验?恐怕那些来考察学习的人也说不清楚吧。

一名公务员对这类学习调研用“没意思”一言蔽之。他曾多次陪不同的领导到所在县考察民生情况,点位都是定了的,今年这个领导来走一圈明年那个领导来走一圈,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都说考察调研要将身子“沉下去”,深入一线倾听群众所想,调研过后要出成果,急群众之所急。可如今不少领导干部到基层考察学习,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与调研对象缺乏互动,成了听介绍、看展板、跑点位的一日游。

某镇镇长告诉记者,有的领导干部确实想下来了解基层政治生态和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也有真正想把脱贫经验带回去为己用的,问题是,省上领导来了,市里自然喜欢报喜不报忧,市上领导来了,县上也自然喜欢报喜不报忧。

这就给基层干部出了难题。该镇长说,报上去的考察点位要经审核,来考察的领导说要看“真实情况”,我们怎么敢自作主张带着他们到不在行程点位上的地方去呢?领导看到的都是好的,哪能不以偏概全?

中部某省曾专门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发现某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后,前往调研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而另一位较偏远地区乡村却是“门可罗雀”。 考察调研深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件小事,它反映某些干部的“懒政思维”和某些地方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而调研的失效,还可能影响地区的发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针对此明确指出,问题严重起来可能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考察调研,“规定路线”不可缺,“自选动作”更不可少。应付了事、蒙混过关的考察调研,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都不欢迎,这样的考察调研,真的别来最好。

猜你喜欢
示范村摘帽官僚主义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