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四站读者来信选登

2019-09-20 03:22
当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路遥小说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池庆喜

通读了第四期《当代》杂志,我继续推荐航宇的《路遥的时间》为本期最佳。本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运用写实的手法,通过记述著名作家路遥生命最后一年的日常生活片段,写出了路遥的悲欢离合、亲情友情、烦恼忧愁,可以说是《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姊妹篇,让读者进一步认识路遥,并被他无私忘我、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读了《路遥的时间》,我们更加怀念路遥!

读者:刘丽萍

张毅的中篇小说《阿尔巴尼亚罐头》相当出彩,令人过目难忘。该小说特别具有“代入感”,作者从特殊年代的特殊罐头生产着笔,将特殊时期的社会氛围、生产生活、人际关系等浓墨重彩油画般地呈现出来,令人惊艳。作品叙述的工作场景、加班艰辛导致梦游、工友触电丧命、员工调离下放等均为特殊年代之应有“元素”,这让读者真正地触摸到了历史的艰辛。

读者:黄宁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心灵却在渴望丰富的绽放。如《盛宴》中颜丁艳一样的小人物,生命越是贫瘠,内心越是渴望关注。棒棒糖、零食,是对孤独童年的补偿,也是内心渴望关爱的表露,当这一点寄托不能再满足日益膨胀的虚空时,便很容易以极端的方式来博取更广泛的关注。

读者:李凌

读罢《小陶然》很有一些感受,老年知识分子的感情世界沉稳而复杂。他们渴望真情实意的爱情和平等交流的精神境界,同时她们又惧怕敞开心扉后的欺骗。每一种爱情都逃不脱社会属性,两个人的婚姻更牵扯背后利益关系。所以,既需要爱情陪伴又惧怕爱情欺骗的老年人,踌躇不前,望愛止步。

读者:陈开宇

作家李清源《轻肥》,是反映当今社会现象的一部大中篇小说。几个看似清高的文人,骨子里却一直向往达官显贵的生活,对权利以及金钱的向往和追求,几近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乔东这个视义气为上的拆迁暴发户,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补偿,彻底颠覆了他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忍厌倦读书的目的仅是为了快速提高自身的品位,能够顺畅地融入上层文化人的生活圈子,唯恐露出他“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读者:刘杰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轻肥》中刘蕊的一句话,道出了作品里芸芸众生的生活真谛。正是对各色人物“演技”惟妙惟肖的描绘,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灵魂碰撞导致的爱恨交织,让每个人跌宕起伏的命运都有一个精神层面的源头和诠释,读来回味悠长,发人深省。

读者:老贾

本期的作品里,个人比较喜欢《路遥的时间》。一向很喜欢路遥的作品,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正是《平凡的世界》得到认可获奖之日,那个时候书不好找,终于有同学借到一本,大家才得以一读为快。书中描述的故事情况、时光背景跟我的家乡山西是那么的接近,主人公生活农村环境、上学读书时发生的一切和我们读书时是多么相似……读来让人如身在故事中、人在主人公旁,真真的被路遥的这部书吸引了。

读者:  夏瀛淼

翻开房伟的作品《小陶然》,成熟的文字一下子吸引了我。小说讲述的是文联干部老邱黄昏恋的故事,老邱经历了几次不靠谱的相亲之后,偶遇中年“女护工”高静,本以为这次两人能水到渠成,没想到高静的精明,老邱无法接受,最终分手。感情是纯粹而真挚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还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好。小说还原生活本色,情节结构完整,耐人寻味,预祝成为本期冠军。

读者:王西江 

在时间碎片化的今天,能用完整的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完李清源的《轻肥》,这让我自己也觉得诧异。简洁紧凑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特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命运、时代诡变下的情怀和现实的冲突等等,均完美地糅合在这部近年来不得多的优秀中篇小说里。作家对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对人物登峰造极的心理渲染能力都让我赞叹不已。在写作风格上,隐隐约约看到十年前《福布斯咒语》作家王刚的影子。推荐为本期最佳。

读者:王克平

如果人生是一次旅程,中途遇见的无数景物人事,何尝不是一种陪伴?因为缘,还要有情,才会生发出惺惺相惜的感受!本期支持何玉茹的《旅伴们》。

读者:孙平

读过本期《当代》,最让我感慨而深思的莫过于短篇小说《小陶然》。作者把一位丧妻欲再婚的中年男子的“遭遇”展现得淋漓尽致,男主人公老邱在追求美好姻缘中的“不幸”,深刻地揭示了当今现实生活中,中老年人再婚的窘状。此外,这篇小说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语言质朴简练,人物心理描写生动、细腻,是此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读者:许亮

我推荐本期冠军作品为《盛宴》。这篇小说虽然短小,出场人物和故事情节不多,但是它在有限的版面内为读者展示了一段具有生活特色的小镇故事。文章夹叙夹忆,现实与回忆反复交错。几段故事都以主人公的视角叙述,极大地丰富了颜丁艳这个人物形象。此外作者在环境描写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寥寥几笔,看似不经意,却写出了城与镇之间的种种差异、小镇上人民生活的种种现状。

读者:倪仁伟

冠军作品为《路遥的时间》!路遥先生尽管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为祖国有这样的伟大作家而骄傲和自豪!

读者:李永海

李清源的《轻肥》是一篇触动心弦、回味绵长的中篇佳构。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情结。作者把握时代脉搏,以叙事节奏的强大弹力和生命体验的纯粹美感来书写时代、绘制当下。生活不可能像小说描写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糟。小说用凝练的文字精心塑造了“我”、乔东、刘蕊……在成长的过程中,匆忙而又无为,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饱尝了诸多人生滋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别让自己活得太累。心是一块田,快乐自己种。该小说淳朴,温情,直抵心扉。推荐其为最佳。

读者:澄天澈

我推荐《校园里那株美洲蕾》。该文由校园里一株无名的小花,引出一个几近湮灭于历史的名字、一段烽火岁月里在延安的风云际会、一群中美外交史上熠熠生辉的鲜活面容。作者在尘封的时空中敏锐地探寻,拨开层层沙土,捧出一段段遗珍残片,连缀出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一个坚毅而执着平实又高尚的灵魂。托马斯?亚瑟?毕森教授,美国籍亚洲研究学者,他对华夏热土一往情深,对战火蹂躏下的中华大地和中国民众饱含同情,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仗义执言,将其关切化为一篇篇雄文,却因此被质疑、被迫害而颠沛流离,但他从未放弃忠实于自己,如文中所言:面对生命的短暂,他没有缩手缩脚,踌躇不前。生命终将归于凋谢,只要曾经尽情绽放,又何须叹息哀怨。这人间难得的真诚与执着怎能不令人敬佩,令人动容。

读者:陆蔚青

《校园里那株美洲蕾》是一篇好作品,它抽丝剥茧,多线叙事,最终抵达作者对历史的解读。作品以一株美洲蕾为起因,循序渐进,揭开了一段几近封尘的历史,还原了毕森这样一个博学多识、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命运深切关注和理解的学者形象。他的命运和时代紧密联系。文章纵横交错,开阖自如,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历史厚度,这是三代人的命运,跨越中国,美国,加拿大的人生。这个故事具有如此丰富的意义,引发出如此令人感叹的历史事件。文章展现的不仅是大时代,更是一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跌宕。文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文笔清丽而内涵厚重,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路遥小说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写给远去的路遥
路遥作品
明代围棋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