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2019-09-20 05:53黄园娥
读写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朗读

黄园娥

摘 要 课堂因问题而精彩,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朗读;成为;主要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10-0165-01

所谓“以读为本”,就是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朗读做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准确;读得主动、读得灵活;读得深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朗读是学生语言文字的内化过程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几乎把朗读做为唯一的一种教学形式;二是由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领会有偏差,忽视了教师“导”的作用;第三个倾向是在进行朗读的同时,忽视了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理解。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浮在浅表、不够深入;教师对学生朗读中的不足之处不敢加以指导,怕出现“牵”的嫌疑;还有,对语言文字真正意义上的积累、内化过程应该使学生感悟到文章的重点段、句、词写得好,如果缺少了这种品味和理解,这种“积累”也只能是表面和机械的了。因此,我们还有必要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朗读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看来,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要读懂一篇课文,要提高阅读能力,离开自身的阅读实践是办不到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并贯穿始终。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朗读实践活动,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储存,在读中表达,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在朗读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朗读是既是感知的桥梁,可以强化学生思考又能激起美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形象,体味节奏韵味,领略风格特点,就能产生无穷美感。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使种种美的模式化为学生表达感情的模式,才会使课文的声韵节奏与学生心理感知结构一致,主客协调,激发起让人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朗读还能促进情感的迸发,可以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培养渗透在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之中。”朗读和听读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情感的愉悦,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朗读可以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要“导”,引导既包括教师的范读、还包括朗读技巧的暗示等,例如两种读法对比着“夸张”的读,让学生感悟哪一种读法更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保持协调一致,用“心”去读;还要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每读一段、每读一篇都要有目的。阅读教学应是以读带讲,以读促解,让学生读得深入,而不是只浮在浅表,“读”应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内容。

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注意朗读能力的迁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抓住时机,让学生背诵,课堂上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是一种促进和激励。

三、在朗读中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

通过熟读和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应减少一些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主旨,多背诵教材中的优秀范文,使学生读书的意识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培育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完成阅读积累的量、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仅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必须把课外阅读指导纳入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大量阅读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新的阅读教学观,帮助学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文学素养,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积累与课外阅读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课内阅读积累向课外阅读积累的有效迁移,使阅读积累能够不断延伸、逐步增量,进而实现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提升。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感染,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朗读
基于朗读样本的高职英语学习者个性化诊断研究
让朗读彰显无限魅力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