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链接在融合新闻文本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23 08:03李静茹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4期

李静茹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融合新闻”成为了一种新的新闻文本形式,而超链接技术作为连接融合新闻信息的中间“纽带”,在融合新闻的新闻文本建构和对用户阅读习惯的塑造等方面产生巨大的作用。从文本建构方面,超链接实现了对新闻信息的整合,超链接的空间跳转特性,使得新闻由一维页面变成三维空间,同时,实现了新闻意义的延展。这种对新闻文本的塑造也直接影响了新闻用户的阅读,不仅促成了用户个性化与深层次的阅读,由于网络空间不断地信息跳转也消解了用户阅读注意力的凝聚。

关键词  融合新闻;超链接;文本建构;新闻阅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6-0360(2019)14-0013-02

1  超链接对融合新闻的信息文本建构

融合新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的全新报道形式,它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动设置等多种媒介元素或手段报道新闻[1]。超链接作为融合新闻中的一个关键的技术,以其可以在多个信息节点之间可以随意跳转的特性,实现了对传统新闻信息文本的重塑。

1.1  信息整合,形成完整叙述

所谓信息整合,就是将不同终端的信息实现一体化组合[2]。传统新闻中,用户只能阅读记者发布的一篇新闻,观看其中的一期新闻节目,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而如今融合新闻主要形成于网络环境下,互联网为海量的信息提供了一个存储平台,多种信源为融合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超链接的加入可以将不同位置的信息联系起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重新组合,这就使得相关信息直接为“我”所用,为用户提供与主体新闻相关的更多样化的内容。其次,超链接通过对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链接,可以实现对融合新闻的多媒体呈现。众所周知,融合新闻是多种形态信息相互交融的一种新闻形态,如何实现多种形态信息的交融,其主要依托的是超链接技术。

可见,超链接作为一项应用技术,在融合新闻中的主要角色就是“中间桥梁”,将相关的信息内容以及多种形式信息聚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选择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广度、深度与丰富度,使其完全区别于传统新闻的简单叙述。

1.2  结构分割,展现层级化叙事

层级化即是将信息分层,使得信息一层一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融合新闻中信息的层级化的分割主要通过超链接来实现。传统新闻报道都是以线性结构来传达信息,例如报纸,一篇新闻稿件的展现空间就是纸张平面,是一维的,用户一眼就可以窥探全貌。但是网络环境下超链接的加入,将最关键的信息放在第一层,使关键的信息得以清晰、直观地展现。在第二层或者是更下一层,将新闻的相关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进行链接[1]。这样将多个相关信息链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立体多层的结构。用户可在第一层快速浏览完信息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看是否进入下一层继续了解。这样分层化的信息呈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新闻信息冗长堆砌的限制,也使新闻信息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1.3  信息叠加,形成文本意义的延伸

在超链接的辅助下,新闻信息所表达的意义可以被无限延伸。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3]。

文字作为一种常见的符号类型,其也有“能指”与“所指”的双层含义,但是对于文字背后的意义,即其“所指”的意义,其并不是固定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也曾提出“延异”理论,其认为“每一能指只能与其他能指相关”,“它永远无法指向某一确定意义”[4]。超链接在新闻文本中的运用,恰好就将原本新闻信息,指向更多重的意义位面。在具体的融合新闻的文本中,超链接通过对一些信息进行信息的叠加,原本文字的意义逐渐被延伸。

总之,超链接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文本的形式,将原本单一的信息变成了集成的“信息群”、将纷繁复杂的信息以层级的形式层层展开,使信息的展现一目了然;同时又丰富了新闻信息文本的意义,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全方位的整合。

2  超链接运用对于用户新闻阅读的影响

超链接在文本塑造上,改变了传统文本单一、线性的文本模式,形成了多元立体的文本模式。而这种文本模式的变迁也最终影响到了用户对于文本的阅读上,对用户的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信息文本的可选择性与个性化阅读方式的塑造

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即用户不再拘泥于传统编辑所提供的内容,而是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路径甚至不同意义的信息进行获取[5]。超链接加入新闻中的表达,则实现了读者个性化阅读的培养。首先,超链接连接的不同意义文本为用户个性化阅读提供可能。在超链接语境下的融合新闻,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信息进行阅读,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促成了用户的个性化阅读。其次,超链接下,不同信息的获取路径也促成了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这就为用户的个性化阅读提供支撑。这促使用户摆脱了传统的新闻信息中,用户只能沿着新闻从业者为自己提供的既定的路径进行阅读的方式,形成了用户的个性化阅读。

2.2  对新闻信息的延伸与深层阅读的形成

阅读中触及的层面不同,代表着阅读的不同深度。而深度阅读,即区别于浅阅读搜索式、标题式的对简单、浅显的信息提取,相反,其是一种具有思辨性的、全面的阅读方式[6]。而在融合新闻中,超链接所连接的内容往往是新闻的背景信息的链接,具有参考文献、联通时空的功能。用户在需要了解进一步相关的消息时,只要点击对应的超链接,就可以方便地获得更多的背景相关信息。这种信息的简单方便的获取,促使读者对新闻信息更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阅读。

2.3  新闻的分层化结构与阅读注意力的倒退

传统的新闻在信息的展现上是一维的,所以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在一个平面内完整地接受所有提供的新闻信息。但是网络环境下,超链接技术加入新闻的表达,将原本新闻的一维平面变成了有层次的、延展的三维空间。首先,这种分层化的信息呈现可能会使一部分用户在读到第一层的信息,了解基本的新闻信息时就停止新闻的阅读,使用户仅仅满足于简短的信息获取。其次,超链接中信息的多样,用户在跳轉之后是否还会再回到本页面继续关注原本的新闻信息,这也成为了融合新闻编辑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融合新闻中超链接所链接的消息也都是同类消息,这种同类消息的信息层层展现,也将用户限于信息茧房中,也造成了用户对其他信息的注意力的消解。

3  如何提高超链接运用效果

在融合新闻中应该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超链接?如何使超链接达到为我所用的“增值作用”而不是负面效果?为此,在融合新闻中应用超链接应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做有意义的链接。做有意义的链接即是在一篇融合新闻的报道中,记者所设置的链接一定要和本文的主题严密相关。内容真正有价值是基础是根本,有价值的内容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

第二,设置明链接。超链接在其外在的表现形态上可以分为明链接和暗链接[1]。明链接是一种有“标记”的链接,是在有超链接的地方,通过改变被链接的文字的颜色或者以加底线等方式,这样的明确的表达可以给用户以明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三,增加关键词超链接的运用。超链接主要发挥参考文献的作用[1,7]。运用关键词超链接恰好是一种在合适的地方直接引入参考文献,为用户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扩展。

第四,严格限制超链接的数量。超链接虽然可以提供新闻的背景信息,但是过多的超链接则会造成信息的超载。为了追求超链接的数量,会产生很多无意义的链接,从而消解用户的信任,流失客户。

在Web2.0时代,“个性化”成为标签的时代下,超链接的加入,改变了传统新闻文本千人一面的状况,实现了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信息读取。在未来,融合新闻超链接的作用却并不会止步于此。发掘新闻的文本信息、激活读者的阅读潜能、实现信息的个性化、精准化传播等方面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冰.融合新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8):42-45.

[3]杨聪.“能指”与“所指”概念一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22(002).

[4]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8.

[5]李成.个性化需要视角下的超链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6]邱子桐,蔡庆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深度阅读的策略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4):46-49.

[7]刘冰.融合新闻编辑中超链接的价值及其运用[J].编辑之友,2014(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