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9-09-24 02:12吴琳华
现代交际 2019年13期
关键词:必要性建议高校

吴琳华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一直以传统的显性教育为主,但是新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无法忽视。阐述在高校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同时通过结合目前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尚存在的不足,比如必要的资源保障的缺乏、体系的不健全、教师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等。

关键词:高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必要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04-02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教育者借助教育资源及挖掘潜在的可利用的一些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意图隐藏在各类教学资源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精神境界等,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觉在行动上践行道德。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一概念。[1]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教育过程的隐蔽性和渗透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心要求。”[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区别于传统显性教育,注重有意识地淡化教育痕迹,使教育者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接受熏陶、感化、启发。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建构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2)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与显性教育相比,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借助的载体更为广泛。这些载体涵盖物质、制度、文化和精神等多个层面。高校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生参观纪念馆的活动当中去,也可以积极动员学生进社区、进社团。相较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这样具有吸引力的实践形式和新颖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从多方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和深远性。学生在隐性教育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在这个愉悦的过程中,作为学习个体的学生摒弃了原有的被动接受的意识和抵触心理,取而代之的是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环节,这样就大大加深了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更能加深社会对当代青年的要求与自身的使命。因此,这种教育所取得的效果相比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加持久深远的影响。

二、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

信息化新时代,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所起的作用大大削弱。大学生思维方式所发生的这些变化也促使教育者们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使之与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相适应,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刚好满足了大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自身主体价值的需要。摆脱以往存在的上下关系,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得到体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利益往来日益密切,社会已处于一个多元、竞争和开放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扬言“中国威胁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的思想不断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历史虚无主义、民主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等观念大肆横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倾向与价值选择。

3.“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柏拉图说:“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4]“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更加关心学生的内心诉求,同时教师也应得到相应的尊重,在师生的教育过程中使双方都能朝着良性的态势发展。这种主体间性的教育过程更能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效率。因此,在实施隐性教育时,作为主体之一的学生可以对自身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与定位,从而对自己进行监督,促使自身培养出与社会规范相适应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虽然当下我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成就依旧是初级的,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环节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仍面临着许多障碍,这些障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

1.高校思政工作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度不够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课时多,科研压力大,对于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是在以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时事政治。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非预期性也促使高校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持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隐性教育模式课堂上的活动不是按照预设的过程有條不紊地进行的,可能达到的只是预期效果的一部分,甚至是与预期效果相背而行。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资源保障

任何教育工作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高校显性思政教学主要依托高校课堂,而隐性思政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课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来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顺利开展所需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专业性人才的投入缺乏等,如果这些必要的资源保障不能及时供应,那么高校思政课很难取得质的突破。

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健全

从隐性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隐性教育内容零散,体系架构不健全。因此,它不能像显性教育那样依照一定的教材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理论,然而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就没有科学的实践。其次,显性教育通过备课、授课、评估等举措让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没有具体的硬性要求,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其体系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来作出进一步的规范。

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1.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

(1)加强高校物质载体的建设。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设施的建设,等等。[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能起到教育作用,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说话”。校园是高校大学生每日生活、学习的场所,优美的环境有利于缓解学生和老师的压力,同时也能使学生保持自律,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加强高校精神载体的建设。校风、校训、校歌等是高校精神载体的表现形式。教育者将所要教授的内容有机地整合、融入进这些精神载体之中,借助这些载体来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从而对大学生进行鼓舞,激发他们的斗志。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就需要思政工作者不断挖掘高校历史文化所蕴含的育人知识,将校风、校训、校歌中的思想政治因素与教育有效融合。

(3)加强高校活动载体的建设。高校的社团活动、公益项目、访谈讲座等是高校活动载体的一部分,脱离了书本之外的这些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更大。但是有些社团活动可能过分注重娱乐性,而忽视了活动的育人性、目的性。因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校园活动,投入第二课堂,从多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众多高校开展的快闪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高校不定期开展一些学术讲座,对于大学生了解最新权威的学术动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2.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建设

(1)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建设。由于内容上的隐藏性、方法上的丰富多样性,要正确评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十分困难的。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结果,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由于很难有一个标准,对于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评估,我们只能间接地通过受教育者的表现来进行衡量。受教育者是否真正将所教授内容内化于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就是我们的衡量标准。

(2)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育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是不可控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全局出发。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基本的教育工作的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其次,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统筹协商,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使高校思政工作有序开展。最后,明确思政课教师不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主体,食堂工作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同样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

(3)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完成平日里繁重的教学计划,还有自身研究领域的课题等,两者往往顾此失彼,很难两全。在高校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此外,高校的领导阶层还应多鼓励高校一些青年教师深入教学一线,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年轻动力,同时对完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工作者给予一些物质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献:

[1][美]Eric Margolis.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段鹏飞.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4][英]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92.

[5]丁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必要性建议高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