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
摘要: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对农业农村现存问题予以补充与完善,并强化对农村的改革力度,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由此可见,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市场整体经济的稳步上升,而这一作用的实现需要借助金融的支撑作用。本文主要围绕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予以探索。
关键词:金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进行了再一次的强调,其指出,要继续加快在此方面的改革进度,以此形成围绕现代金融为核心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产业体系。农业是构成上述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现代金融体系的融合不仅可以使基于宏观背景下的发展瓶颈得到有效的突破,而且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本文从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着手,并提出了具体的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力量与保障。
一、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以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是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与支持,能够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围绕融资主体强化金融资源的侧重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性、体制性矛盾的存在对外部资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在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其面临着多样化问题,例如经济投入的资本较高,农业获得发展过程有着较高的库存量但其市场份额占有量不足,其自身竞争力不强等。从客观角度对此现状分析可知,此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历经长期发展逐渐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体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矛盾的直接体现。因此要想使上述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依托金融资金的支持。具体来讲,首先,对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予以深入了解可以发现,其具有不协调性,因而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缺乏平衡性的背景下也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加之有关农业方面的政策存在滞后性特征,使得农业改革无法充分带动农业自身发展和进步。基于此背景下的劳动力逐渐出现富余情况,而却没有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都是农业转型不能契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因素,进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其次,粮食产量的增长是传统农业中持续关注的问题,同时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泽金投入方面也都是以此为着手点,相对的其他环节上的投入也就较少,农业科研、生产和加工等之间存在的产业链也被忽视。例如为了提升农民在粮食生产方面的积极性,采取了加大在此方面的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方式,然而,这也滋生了食品工业成本上涨、畜牧业成本投入过多等情况。而从加工业和养殖业角度来讲,又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因此其发展举步维艰,进而直接影响了农业结构性调整。
(二)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需要相应的资金作保障
农业问题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并直接与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等国民经济问题挂钩。由此可见,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一项工程,想要使现有的库存量得到有效的清理,降低成本方面的投入,就必须以认识、了解风险为基础,并建立起承担风险的心理预期和准备。其中,粮食生产与预期生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出现减产等方面的风险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从自然角度而言还是市场因素方面,其都有存在风险的可能性。政府为了达到分担农民市场风险的目的,采取了补贴收购的方式来承担了其中部分风险,这也是当前农民依然在粮食生产方面保持积极性的原因所在,粮食产量也有了稳步提升。然而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其存在的隐患问题也应值得重视,产能也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近年来,政府补贴已不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如果粮食价格其波动幅度过大也会导致粮食种植递减情况的发生。因此实施农业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力度和节奏,以此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性。
二、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各涉农金融机构为主体,提升其在此过程中自身角色定位的准确性,逐步建立以具有层次性、合理性,政策性金融和非政策性金融相互补充的农业金融供给体系的建立。其中政策性金融要着重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将资源配置作用发挥到最大,以资金融通功能为载体,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需求为导向,来实施金融资源的投放与收缩。同时,还要借助先导示范作用的发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技术、产业和业态的创新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从而使更多涉农资金为农业发展所服务。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是政策性金融中的主体,其服务对象定位主要在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上,以资金支持推动其快速发展。非政策性金融具有协同合作的作用,因此,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发挥自身这一优势作用,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逐步得到强化。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合作银行等要在种植养殖大户上有所侧重,并以现有业务功能为基础和主体推动其不断拓宽,基于风险管控的背景下实现对信贷管理的优化与创新,以此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二)着重发挥互联网金融的补充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就是互联网金融部分,是基于供给侧为主体对其增量改革空间予以拓宽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提升供给侧方面的供给极具现实意义。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供给增加过程为立足点来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可以根据农业发展过程所需资金为其提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农业金融支持手段也由此形成。借助P2P等新兴模式的载体作用,以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为手段,可以保证金融资产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契合性,从而使双方能够互利共赢;众筹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模式,此种方式的应用可以使互联网在农业层面具有的推动作用在生产至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得到有效的渗透,并基于固有农业生产和销售形式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电子商务和农业耕地资源等双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农产品的储存量得以合理控制,又降低了其运输的物流成本。同时,针对农业供应链金融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其的探索,对于供应链来讲,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农业形式和产品作为其核心和关键,从而将上下游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利益挂钩,并始终以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从而使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全面化。
(三)对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予以完善
以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管理为着手点,强化其管理力度,以此使农业产业信贷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各金融机构主体要针对信贷风险方面建构起具有完善性特征的风险控制体系,使其具有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并对市场供求关系予以精准化预测,这也是金融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灵活配置的关键和前提。同时,要注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以征信评价体系为主体提升其完善性,这对激发和农民诚信意识,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信用体系也是有利的。涉农金融机构还要抓住建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有利时机,并利用国家的重要作用来完成。要不断加强和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和有关农业方面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内部联系与合作,使涉农机构的贷款风险始终保持在可控环境中。还要注重对担保机构的引导,从而使其在支农方面的优惠得到强化,并以抵押担保为主体加大对其多样化方式的探索。此外,还要对现有的针对农业保险方面的制度予以完善,以农业商业保险为主体,以保险机构为实施者,注重对其的开发,从而使农业保险覆盖到更广泛的领域,进而带动其风险保障水平的提升,借助多种优惠政策的依托和载体作用,来对农民的投保行为产生刺激和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无论是农业产业优化还是农业产业转型等都囊括在其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三农”问题的联系日渐紧密,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是农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应以此为立足点,并加大对其改革路径的探索力度,从而实现以全新的金融方式为载体,使我国农村和农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栾宏,何艳桃.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5):121-127.
[2]孙洁,张宇璐.金融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23):44-47.
[3]沈友娣,卢美英,桂婷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路径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50-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