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守护人”张锦秋:大手笔描绘唐风汉韵

2019-09-24 02:07一润
妇女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建筑

一润

大气的唐风汉韵风格建筑,已经成为西安一张亮丽的名片。而打造这张名片的是一位现年已83岁的老人张锦秋。她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古城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钟鼓楼广场、唐艺术陈列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建筑设计都出自她的手笔。有人说:“在西安,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她被冠以“国宝守护人”称号,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有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宝级顶尖建筑大师的头衔。

出身高知家庭,放弃作家梦成为建筑师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您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后来为何学建筑了呢?

张锦秋(以下简称张):1936年10月,我出生在四川成都。童年时代恰逢抗日战争,那时候寻常百姓连活命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让女孩子接受教育了。我算是一个幸运儿。我父母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皆从事建筑行业。少年时代,我的梦想并不是做一个像父母一样优秀的建筑师,而是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作家。1948年,我随父母举家迁往上海,进入上海市本立第二女中就读。很快,学校图书馆里的老师就认识了我,因为我成了那里的常客。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屠格涅夫……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我悉数拜读。之所以有作家梦,是因为我酷爱文学作品,读起书来如饥似渴,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当然,我其他课业的成绩也没有丝毫落下,是令人刮目的学霸。所以,对于我疯狂读课外书的行为,父母当时听之任之。

18岁那年,我真正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父亲终于站了出来,温和地劝说我放弃文学梦。父亲的理由很理性,他说,文学创作并不是只靠兴趣和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最重要的是天分。父亲说我虽然作文写得很好,但写作文和文学创作是两码事。“你的理科成绩和美术功底都非常好,当建筑设计师是最好的选择。”父亲的话我觉得很在理,于是就接受了他的建议。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記:在攻读建筑学专业时您遇到了梁思成先生,很幸运吧?

张:是的。1954年,我走进了钟灵毓秀的清华园,攻读建筑学专业。在清华园,我度过了12年的时光。也正是在这里,我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良师——梁思成先生。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毕生致力于建筑学的研究,堪称当时建筑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一生中倾注心血最多的,就是对古典建筑的研究与保护。由于深爱古代建筑,梁思成先生甚至还在“二战”期间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向美军提出不要轰炸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筑,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复刻了盛唐风貌,那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能投入这样一位大师的门下,对我而言确实是非常幸运的事。梁思成先生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个人品行上都无可挑剔,给青年时代的我树立了一个最直观的榜样。梁先生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者,而是亦师亦友,常常与自己的学生谈古论今,交流对建筑学研究的心得。这让我受益匪浅。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我就参与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工程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设计。

记:您有兴趣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听说是出于一次考察活动?

张:不错。因为梁思成先生的教诲,我在建筑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我之所以后半生致力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和复原,则是因为一次考察参观。我大约二十四五岁时先后随考察组去了无锡、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实地考察中国古典园林。第一次见到那么多令人惊艳的园林建筑,我立刻就被它们的美震撼了!考察活动结束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将精力投入到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中。这个决定影响了我的后半生。1966年春天,我离开清华大学,来到了古城西安,进入西北建筑设计院工作。当时正值“文革”,我也因为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遭到批判,但我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让自己进一步沉浸到建筑学研究之中,静候能够施展拳脚的那一天。

情系古城西安,大手笔描绘唐风汉韵

记:“文革”后复出,您在古城西安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张:“文革”结束后,在1978年,我立马为西安献上了自己的第一份礼物——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唐朝时来到中国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所建。我将大唐文化和日本文化巧妙地融合在这座纪念碑上,在古朴庄重的碑身上刻了李白为阿倍仲麻吕所写的诗文,复现了盛唐风韵,很有纪念意义。

记:在长安塔设计建造中,您花费了不少精力吧?

张:作为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长安塔从设计之初就备受关注。因为长安塔处于整个园区的核心位置,肩负着重要使命。世园会的建筑设计都需要进行招投标,而长安塔是政府直接让我做的,政府对我信任度很高,我的压力也很大。设计前,我首先要对这座塔定性、定位。当时虽然已经确定在园区的核心位置建一座塔形建筑,但至于是建成古塔还是西洋塔,还没有定下来。如何表现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而作为西安的地标性建筑,我觉得要表现西安千年古都的背景,必须蕴含这个城市的历史信息。我在设计中把握了远观塔势、近赏细形的原则,使长安塔充满唐风唐韵,又不失晶莹剔透的现代感。

记:您一生中自认为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

张: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造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周总理当年的遗愿。到底建成什么样子,上面只有一个比较抽象的标准:它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为了做好设计,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展了一次设计竞赛,并从中筛选出12个初选方案。最终,我设计的唐风方案获得了认可。其间,我对方案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力求精益求精。最终,整座博物馆采用古代宫殿建筑的外观,打破皇家建筑惯用的红墙黄瓦,用简单的白、灰、茶三种色调,凸显了中国画中水墨为上的理念。

1986年11月28日博物馆正式奠基,经过近5年建设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建成后的博物馆恢宏、大气、祥和,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和陕西最出色的一张名片,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业内一位资深专家曾说:“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仅是陕西的,也是中国的,它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入选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目前,博物馆馆藏文物171万多件,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博物馆前列,其中能称之为“国宝级”的文物达到1709件。它独家所有的盛唐文物资源,在眼下“一带一路”倡议里的文化价值,显得独一无二。除了抢救性保存了大量文物外,它还成为陕西乃至国家对外交往的“会客厅”。博物馆先后接待了美国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希拉克、日本天皇明仁等几十位外国政要。

一生只做一件事,当国家宝藏的忠实守护者

记:钟鼓楼广场是您设计的西安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吧?

张:钟鼓楼广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始建之初要将建于两楼之间的杂乱建筑拆除,使从前很难相见的钟楼和鼓楼“相见尽欢颜”,成为西安市一大景观。1991年,我接受了改造钟鼓楼广场的任务。位于西安市城中心的钟楼,是我国古代存留下来最完整的钟楼,与它对望的则是建于明代的鼓楼。晨钟暮鼓遥相呼应,成为西安人的骄傲。但是20世纪80年代时,在钟楼鼓楼之间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危房区,规划部门计划拆迁后在钟鼓楼之间建一个广场。这个计划拖了八九年都没有实施,主要是钱的问题。当时我先生是西安市规划局的副局长,在钟鼓楼广场的改造过程中,我们两人有过分歧,甚至在会议上争论起来。总体来说,规划和建筑是一对矛盾。后来,我跟先生达成一致意见:搞广场地下空间开发。这个设想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搬迁大批危房的资金也解决了。

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沿着“晨钟暮鼓”这一主题向古今双向延伸,在空间处理上吸取中国传统空间组景经验,与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理论相结合,为古城西安提供了一个“城市客厅”。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面积达6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深得西安人的喜爱。因为这里的草坪用石板隔成了九经九纬,就是唐长安街坊棋盘式的结构。广场上面保留了晨鐘暮鼓的风格,下面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档商业区。同时,由于地下空间的运用,使得原来拥挤在破旧平房中的很多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对于我的设计,也有人认为太平凡,不够震撼,而我恰恰是把自己的建筑作为城市的背景。作为建筑师,凡是破坏西安风貌的建筑我一律不做。因此在西安就有这样的传言:张锦秋是位不好合作的建筑师。

记:在参加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您怎么看中国传统建筑?

张:2017年12月26日,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播出了第四期节目,将焦点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在节目中亮相,讲述了对文化遗产的情感: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们镌刻了苦难、抗争和辉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建筑是建筑人文化自信的根基,保护中华传统建筑遗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爱惜它,就是爱我们的先人;欣赏它,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传承它,就是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当时,我这番话说得比较动情,引发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共鸣。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备受追捧,也让更多人领略了我国文化遗产的魅力。几千年文化传承,必须有建筑传承,成为活着的国家宝藏。那年我81岁,主持人说我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场逼人。节目播出后,我圈粉无数,能被全国一大批年轻观众认可,我特别高兴。

《国家宝藏》节目中,“国宝守护人”郭涛这样评价我:“张锦秋先生用唐风汉韵的建筑风格,为西安城向全世界交出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让文物活起来,不再是一句口号,张先生用一辈子的行动,做了最真实最有力的践行。用‘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座城这句话来形容她最合适不过。所谓‘一生只做一件事,说的就是张大师这样的人。五十载春夏秋冬,她与西安这座古城捆绑在一起,她的所有梦想和事业,也在这里得到实现。她就是西安最好的名片,她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宝藏。”说实话,得到这样高度的赞美,我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记:有不少民众和业内人士都说,在西安,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您自己怎么看?

张:我也听到著名评论家肖云儒说:“在西安,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要你是西安人,那这些建筑你就一定很熟悉:陕西历史博物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钟鼓楼广场、唐华宾馆、陕西省图书馆、大明宫丹凤门、长安塔等,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张锦秋的作品,她与西安这座古城已经融为一体。”很多人说我的作品早已成为西安的一张张名片、一座座地标,对此我倍感欣慰,也深受鼓舞。

普通民众也说:“在西安,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车跑了两站,犄角旮旯一拐弯就遇见了‘张锦秋。”在西安,无论是景点导览手册,还是讲解员,甚至电子讲解器,开篇总会有这么一句:“它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女士。”我衷心感谢民众对我的喜爱与赞许,但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我最在乎的还是把我国的古典建筑传承下去,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民族,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宝守护者,才得以在无数次战乱与动荡之后依然保存故国的文脉与精粹。对我而言,人们是否知道张锦秋是谁并不重要,是否能够被我的建筑作品所打动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能用一座座复原的古建筑为炎黄子孙还原出盛唐气象,是我大半生的梦想。

记:您觉得作为一个城市的建筑师,是要对历史承担责任的吧?

张:是的。我在西安50年,与古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当西安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城市究竟该怎样融合,这个矛盾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觉得城市的现代化,它的含义是什么,应该起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生态化,现代化的城市要格外强调生态化;第二个是现代化的城市要格外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第三个是城市建设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本身要现代化。我认为这三个层面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现代化城市的概念。

我深感,作为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对历史应该要有一种传承责任,尤其像对古城西安,我要做历史文化的传承人,保护古城的一草一木。如今我年龄虽然大了点儿,但身体还行,我愿意为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建筑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