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市取宜

2019-09-24 18:30姜玉桂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良品遗产地农耕

姜玉桂

农业文化遗产,在普罗大众眼里,多半还是个新鲜事。这也正常。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本世纪初才由联合国发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农业部正式启动是2012年。对笔者而言,这也是一项新事物。前不久,笔者头一次走进农业文化遗产地,不仅近距离感受到活的古老农耕文化,也品尝了风味别致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优质农产品——农遗良品。

作为农业文明古国,我国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西北师范大学彭金山教授曾将其内涵概括为八个字:“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显然,时至今日,这些理念仍未过时。中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这些思想理念的指导。

几天参观下来,笔者却感觉到,这些理念,不论是体现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上,还是书写在古籍的文字里,抑或是从农业文化遗产地来看,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当中,因生产力所限,解决温饱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无论是强调“应时”“取宜”“守则”,还是倡导“和谐”,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地解决生计问题,因而也必然注定是以生产为导向,或者说,局限于指导相对孤立的农业生产。

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产生在自给自足之外,更多的是为了交换。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的当下,农产品总量不足已经成为历史,供给结构性过剩已经出现,要想实现农产品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就尤其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在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理念时,就应与时俱进。

就“取宜”而言,我国传统农业强调的是要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农业生产必须衡量什么时节、哪块土地适合何种作物,但也往往局限于此。而在面对局部农产品滞销、丰产不丰收等现象频发时,强调因市制宜、于市取宜就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所到的几处农业文化遗产地,毫无例外,都面临着传统品种、传统技艺逐渐式微,品牌开发不足的问题。一提到农遗地的传统品种,当地有关部门的同志往往就会摇头,“味道、品质都很好,就是产量低,农民都不愿意种(养)”。

这当然有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也有市场培育不足、产销对接不畅等客观原因,但更多反映出的,是一个理念的問题。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优质农产品普遍规模不大、工业化程度不高,从生产角度而言,这是它们的天然劣势,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恰恰是它们的天生丽质。小规模的产量、难以复制的自然环境、独特的风味品质、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项都契合需求升级、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都是实现农业高效益的保障。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到农遗良品的广阔前景。我也相信,农遗良品小而美、小而精的符号形象,一定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来。

猜你喜欢
良品遗产地农耕
良品铺子包装受众消极感知因素的挖掘与修正
农耕旧事十二韵
良品铺子盈利失色:消失的加盟商
杨红春的零食江湖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