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培养方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研究

2019-09-24 02:00贾庆成王林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竞赛分类知识点

贾庆成 王林生

摘要:面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来源广,学生素质差异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生在校期间有效的基础培养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该文采用分类培养的方法,采用有效分类学生、教师类别基础上,采用分类知识点,竞赛融合知识、教师、学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快速进入某一培养模式,获取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基础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该方法有效的缩减学生就业后的培训时长,加速学生进入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提出改进意见办法等效果。

关键字:高职生;创新意识;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9-0167-02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需要长时间有效的教学过程给予保证,这需要学生本身素质高,教学制度给予保证,给予学生大量的理论以及实践训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来源广,素质差异大,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 分类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背景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4月30日,《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高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学生之间的基础文化素养差别越来越大,比如一个高中生与一个农民工的知识、能力素养是不一样的,采用统一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情况。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不同能力素养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快速掌握相关的技术能力基础上,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养。

基于此,本文针对2016、2017年入校的学生做了调查,考察学生的教育背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为调查问卷、知识问答的形式,希望通过该办法,获取学生分类的基础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

知识问答主要通过考试方式在线检测学生知识储备情况,通过每个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出具基础题目以及公共知识题目,首先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其次对学生进行专业分类。在100道选择题目中,公共知识占15道,主要考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行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75道专业题通过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出题,考查学生更喜欢哪个专业以及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通过该办法,可以有效地形成不同的培养方案办法。

2 分类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方案

经过前期的问卷调查、知识答卷等活动,教师们经过三次研讨会商讨出下属基于分类培养模式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方案。

1)分类教师和学生

首先分类教师,每位专兼职教师都有自己的固定身份,是某专业产品制造、销售还是管理。基于学生只有掌握好基础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和销售产品,在教师主体身份核实时,偏制造方面的教师数量相对多一点。而跟公司、工厂打交道多的教师、做行政的教师做管理和销售的比较多,专业教师做制造的比较多。主体身份为管理和销售的教师又细分为职业培训、公共类——办公软件培训、公共类——专业软件培训、公共类——专业操作培训;主体身份为制造的教师又细分为产品检测、产品维修、CAD制图、嵌入式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等。

其次分类学生,学生三年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交叉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第二阶段是专业基础素养的培养,第三阶段是创造能力提升的培养。三个阶段配合不同课程、课程比赛、竞赛穿插进行。每个学年结束,综合评判学生,督促学生快速学习,进入下一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培养方向上的课程、培训、竞赛来支撑。

2)打散知识点

学校上线APP平台“@知識、@能力、@竞赛”,每位给学生上课的老师都需要录制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到平台,这样每门课程都是由一些知识点构成,老师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方法上传该知识点。学生上完课后,如果对那些知识熟悉,可以在该平台上继续学习。后期培训、比赛、竞赛的发布都需要老师勾选那些知识点来支撑该次活动。

3)通过比赛、培训、竞赛融合知识点

每门课程都设置有三到四次比赛,通过该比赛强化学生本课程知识的牢固掌握。课程比赛一般限于上该门课程的班级内部,要求全部参加。每次的比赛老师通过勾选该比赛涉及的课程知识点提示学生参加该比赛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培训作为第二课堂,是针对一个主题进行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的选择参加,培训课程的发布要求学生必须修完培训内容基础课程方可。参加竞赛就涉及不同专业学生、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一般是院级或者校级比赛,组织比赛的教师通过在平台上发布相关的比赛内容,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该比赛。不仅加强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通,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思维。通过比赛、培训、竞赛的设置,循序渐进式的在比赛、培训中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竞赛中引导学生创造意识和思维。

3 分类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实施

经过2017年实施方案的修改和确认,2017年和2018年我校在3个院校的2017和2018级一共1685名新生中实施了新的分类培养方案。首先经过调研把培养方向划分为电路仿真、印刷版制作、电路安装、FPGA、通信网络技术等六个方向,每个方向下设产品制造、销售、管理,在此基础上分类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每个方向有专门的课程主线、辅助培训与竞赛,首先要求教师打散知识点,然后通过比赛、竞赛融合知识点,经过二年的实施,新的培养方案达到了如下效果。

经过统计,2016级选出来学习比较好的26位学生参与培训、竞赛,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体现在考察综合能力的竞赛环节,图4所列出的2016级26位同学经过初赛环节的仅仅有8位同学,而没有参加培训的学生在创新上更处于劣势。经过对比2017级和2018级发现,2017级因为实施方案时间长,学生进入初赛的人数更多。

通过二年的新的培训方案实施,对参加过培训、竞赛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考查学生在二年内参加的四类竞赛能力掌握情况,不仅有学生对自己能力打分,还有教师对竞赛结果打分,最后分值在80分以上,算作该项能力获得。图5展示了学生能力的获得,其中创新能力竞赛主要就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放置在最后一个学期,发现跟之前的几届学生比较起来,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分类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效果

经过新的分类培养方案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清晰,教学过程更有序,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同时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基于每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掌握层次、兴趣爱好的不同基础上采用的分类培养方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教的动力。在后续的竞赛展示环节,我们邀请了学校合作的厂商来指导竞赛,学生所展示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厂商的赞许,很多学生直接获得了带薪去厂家实习的机会。后续我们会根据毕业生的反馈,厂家的建议,继续改进、细化新的分类培养方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承宁,姜丽莉,季波.“新工科”背景就业视域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9):142-144.

[2] 朱方之,李敏,孙小荣,等.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实施路径探索简[J].高教学刊,2019(11):88-90.

[3] 邹洪芬.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职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软件人才培养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8):10-12.

[4] 姚鸟儿,曹无瑕.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48):10-14.

[5] 袁咏平.高职院校人才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3):55-58+71.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竞赛分类知识点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我看竞赛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