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例

2019-09-25 07:39郭素琴李冬利盛钊君袁兆栋
山东化工 2019年17期
关键词:雨课堂农产品微信

郭素琴,李冬利,盛钊君,袁兆栋

(五邑大学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网络化教学也开始被应用于大学课堂中。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目前各大高校推广的一种模式。清华大学在线开发的“雨课堂”,通过微信和PowerPoint建立“课上-课下”学习互动新模式,使手机成为课堂教学、线上线下学习的链接工具[1]。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课堂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手段,各类基于移动端、跨平台APP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

1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2003年被引入国内的概念,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形式,混合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调查显示,93.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提高了学习能力;76.2%的教师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3]。这些表明,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

2 雨课堂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共同在线推出的一种新型智慧化为一体的教学工具,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将前沿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场景中,致力于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1]。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雨课堂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赋予新的体验,快捷免费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由于雨课堂全部功能基于PPT和微信,学生不用下载软件,老师只需要将插件插入PPT中,对双方来说轻便易用。雨课堂在课上可以通过课题弹幕组织讨论,活跃班级气氛;通过匿名反馈将学生遇到的困难反馈给教师;通过限时测试随堂测验,检测学生的知识,实时统计结果;通过PPT同步让学生接收课件,不再花时间拍照抄写课件,专注听课思考。在课下,老师可以随时推送预习资料,语音讲解知识点;学生可查阅内置的免费名校慕课视频;学生反馈难点,师生随时沟通;教师还可推送课后作业给学生。雨课堂还可采集和分析教学数据,量化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结束后推送学生学习情况数据。有研究发现,使用雨课堂后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提高9.4分[4]。通过调查发现,使用雨课堂后,88.64%的学生认为学习积极性提高了;90.90%的学生认为课题活跃气氛提高了;81.82%的学生认为师生的沟通和教学互动增多了[5]。另外一项调查,也同样有80%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后,学生和教师的联系更紧密了[6]。这些均表明,雨课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应用化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概念,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食品添加剂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重金属检测技术,农产品中固有有害成分的检测,农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等。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农产品检测采样、样品管理、前处理方法及操作,农产品常规检测方法,常用大型仪器原理、构造等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虽然是一门理论课,但是与实践联系紧密,因此需要以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能力为目标,采用集中讲授、案例教学、习题讨论,并将课堂教授结合现代网络工具(雨课堂)等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具体流程如图1。

3.1 课前预习

课前,老师通过雨课堂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推送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文字、视频、语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预习本次课程内容,查阅资料。同时,老师可以在微信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回答学生的问题。

3.2 课中学习

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签到。课堂中,老师可同步推送PPT,讲解本章重点难点,学生用微信查看PPT,紧跟老师思路。通过发布投票、随堂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弹幕、不懂反馈、投稿等向老师反馈,老师解答问题,详细讲解涉及的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学生会不由自主分散注意力,因此可采用随机点名,屏幕滚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可讲解重点知识点。为提高学生参与度,可以给与学生思考时间,分组讨论问题,互动交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评论。另外,等到课程中期,老师发布小测验,测评学生前几节课学习效果,总结课程情况,改进教学进程和教学手段。

3.3 课后

课后,雨课堂会在微信中推送课堂数据,教师根据此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改进教学方法,进行课后反思。然后,给学生推送学习资料(文字、视频、语音等)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收集学生答题的数据。学生可以将不懂的问题线上反馈给教师,教师可语音解答,个性化指导学生。

图1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

Fig.1 Design of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4 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雨课堂的三个课堂阶段,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教师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去整理资料,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不过,就学习效果而言,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课堂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学生的期末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雨课堂是否也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另一方面,由于雨课堂连接了手机端,一些学生不免在课上玩手机,影响课堂学习,需要老师线下监督。总之,雨课堂给教学提供了帮助,但是,教师也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导,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雨课堂农产品微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微信
微信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