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学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措施

2019-09-25 07:39宫贵贞
山东化工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分子教学方法信息化

宫贵贞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以《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原理》和《有机化学》等课程为基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1-3]。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获得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及实践应用知识,并加深对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同时注重学生知识应用,为后续高分子合成方向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要求掌握一些重要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工艺,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具体实施方法,如生产原理、原料配方、工艺流程等。从而加深对高分子材料工业生产工艺的认识,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和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故其为连接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桥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但该门课涵盖知识点多,需要掌握内容多,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如何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较大的信息量,对老师和学生都具有较大的挑战。

作者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掌握该门课知识。本文通过考察信息化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成绩的影响,以及实行该教学方法后学生各种成绩的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该课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 信息化教学方法及效果

该门课程内容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原理联系紧密,其中不乏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比如高分子物理、化工原理都是学生谈龙色变的一些课程,而且已经学过一些时间,学生回忆起来更困难。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减少学生发怵的心理,是讲授该门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填鸭式教学,显然不合适。一是学时有限,不可能把前期有关的知识点复习一遍;二是易引起学生反感,效率低下。作者通过两届学生采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方法。说明该门课的教学方法应区别于初、高中的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及探索性,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相比于老师满堂灌及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大学生更喜欢前者,且效果更好。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大大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作者通过把各种资源如课件、视频、微课、题库等上传到网络课程,设置任务点,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堂上延伸到课下,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各种聚合机理在高分子化学上都已讲过,涉及到这些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提前给学生设置问题,学生课下利用文献资料及网络等资源,找出相关答案,并准备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各抒己见,讨论激烈。一些工艺路线、设备只在课堂口头叙述,很抽象,学生只能靠想象,接受起来较困难。进行案例教学,深入到工厂,到工作实际中去找案例。学生通过亲眼观察,亲身体验,会大大加深印象,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生产相结合,用实例去印证理论知识,才会使讲课更生动、高效、有用。如PP的生产,通过去相关企业参观,理解了PP在生产上均采用配位聚合,以及所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行知识拓展,不仅老师在课堂讲述一些产品目前最新的进展,也让学生以作报告的形式,讲述一些新知识、新工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及创造性。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法主要包括网络课程、翻转课堂、游戏化教学、知识拓展法等。不同的实施方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发挥各自教学优势,相互补充。

作者在2016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7年两个班实行信息化教学。两届试卷难度相当,四个班级的期末成绩如图1所示。从图可看出,2016年1班平均分为65.1,2班为61.3;2017年1班2班平均分分别为70.7,70.3,可见2017年采用信息化教学后,平均分明显上升。

图1 2016年和2017年不同班级平均分

传统教学以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导致学生兴趣较低,听课效率低。同时干扰学生听课的外部因素较多,如网络、游戏等,致使学生上课难以集中精力听课。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媒介,这样使干扰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有利工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成绩提高。

2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教学方法改进

信息化教学方法虽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探索性,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但部分学生不愿配合老师,未能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在这部分学生中也就未能真正发挥一些教学方法的作用;再者学生人数太多,老师未免会使每个学生都顾及到。

故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发掘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能使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各项综合能力。”

2.2 发挥多媒体体资源的更大作用

目前网络课程利用限于老师制作的一些资源,如课件、视频、相关资料及有关链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任务点,未有更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基于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把网络课程利用起来,如进行智能化测试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测验,了解知识掌握情况,使其真正能起到督促学生学习及扩展知识面的作用。

2.3 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作用

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弱,加上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如手机浏览网页、玩游戏、淘宝等等现代电子设备,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学生分心,导致学生内心比较浮躁,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写、学习中去,从而影响学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老师在学生管理上更加严格要求,投入更多关怀。使学生着迷的这些外部东西的影响降到最低。

2.4 考核方式

在大应用观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核方式要灵活,多种考核方式并用,不仅局限于试卷考试。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并以实践的能力进行考核,真正做到理论服务于实践的理念。

3 结语

信息化教学在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其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方法。同时发现均实行信息化教学的两个平行班级,其成绩也存在差异。分析结果认为影响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提出从教学方法、网络平台运用、课堂管理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加以改进,以有效提高该门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高分子教学方法信息化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