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一体化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措施研究

2019-09-25 09:33杨发财
山东化工 2019年17期
关键词:炼油实训室工艺

杨发财

(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山东 滕州 277500)

1 炼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炼油操作是化工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中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中的知识对化工专业的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在将来炼油化工领域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石化特色,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解決实际问题能力,但事实上炼油操作中的“教”与“学”都存在瓶颈。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不容易讲;学生则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深入。主要问题在于:(1)教科书中的基本理论编排复杂,内容零散缺少新颖性,技工院校学生很难适应;(2)在讲授理论课时的内容一味都是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3)在对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主体都是教师,学生只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炼油一体化课程的设计

表1 第二个项目的设计过程

要解决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改变教学模式,有效进行课堂组织。根据新的专业培养方案,近年来着重结合炼油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系统的、工程观念为主的教学思想,拟对炼油操作课程进行改进探索。

炼油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想精髓,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按照学生工作以后的成长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编排教学内容。

根据项目化教学改革思想,深入了解分析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开发出了含有4个模块,4个项目,19个子项目,31个单元的课程整体设计,并在学院组织的首批项目化职教能力测评中顺利通过测评。以第二个项目为例看看设计过程见表1。

3 炼油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施也非常关键,从2016年开始,我们陆续在4个班级进行了炼油操作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分别是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的14高工4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的15春工艺1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17春工艺技师1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的16技师Ⅲ工艺8班。

教学实施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学结合为主要课堂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把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在明确学习任务后,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大步骤实施教学,通过完成一个个的任务达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对比一体化与理论授课方式,平行班级的成绩对比如表2。

表2 平行班级的成绩对比

通过平行班级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进行一体化授课方式的班级,学生的成绩优于平行班级。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有些班级的优势比较明显,14高工4班的炼油成绩就远远好于14高工5班;17春工艺技师1班的炼油成绩比17春工艺技师3班稍好一点,优势不明显。总之,经过一体化的课程的实施,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基本没有不及格的学生。这说明进行课程改革,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体化课程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 炼油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建议

4.1 炼油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的建议

(1)本课程的各学习任务内容应该按照前后顺序进行。

(2)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教师在教授或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辅助设备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课程教学组织推荐采用“任务布置-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工作的能力。

(5)工作页是教学中的主线,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工具,其他资料是为工作页服务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工作页、精馏操作规程、原油常减压蒸馏仿真操作规程,多媒体资料、以及网络上的学习资料。

(6)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小组进行分任务操作,每一个小组5~6人,教师指导25~30人为宜。

4.2 炼油一体化课程对师资的建议

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要丰富,才能更好的适应一体化课程改革。要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定期举办一体化课程讲座,切实提高教师的一体化课程理念;多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共同探讨一体化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问题;多进行骨干教师带新教师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多开展观摩课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传授课程实施方法;定期举行教师职业技能比赛,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操作水平;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去化工企业顶岗实习,学习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能,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进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4.3 炼油一体化课程实施对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建设的建议

炼油一体化课程改革要求有相配套的一体化教室,教室有查询区、讨论区,成果展示区。查询区要求有相关的纸质参考资料和电子参考资料,电子参考资料一般在触控一体机上进行;讨论区有六棱桌和配套凳子,便于分组讨论;成果展示区设置展示墙和展示柜,更好展示学生的成果。

一体化课程还要有相应的实训室,实训室中同类型的设备要有一定的数量,便于学生进行任务实施。例如,炼油操作一体化这门课的炼油现场操作—常压塔操作,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精馏装置,我校有七套精馏实训装置,如果每个装置有5个工位,可以容纳35名学生。对于一体化的课程,实训设备要尽可能的接近化工生产设备,化工工艺专业的实训设备投资比较大,还要保证一定量的同类设备,所以化工工艺专业的一体化实施对教学硬件要求也高。

5 结论

在炼油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体化课程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实施建议,如: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要丰富,炼油一体化课程改革要求有相配套的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

猜你喜欢
炼油实训室工艺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