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膜技术在淡水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的应用

2019-09-25 07:40朱伟浩
山东化工 2019年17期
关键词:膜分离滤膜淡水

朱伟浩,肖 阳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4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化工、印染、制药、造纸、电镀、精细化工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地淡水资源的消耗速度也与日俱增[1-3],尤其各地工业园区,是淡水资源消耗重点集聚地。相比于普通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程度高、处理工艺复杂的特点,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大量淡水资源浪费,同时可能有污染外排、造成环保事故的风险,随着我国各地的环保政策不断收紧加严以及淡水资源的消耗加剧,工业园区及企业应当树立“工业污水不等于废水”的环保概念,重视淡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工业污水净化及淡水资源回收领域,膜分离技术是重要的一种处理手段,其材质多样,不同膜结构其分离用途各有不同,在空气分离、石化产品生产、燃料生产及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1 膜材料及膜分离技术介绍

膜材料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按来源分为合成膜和生物膜,前者分为液膜和固体膜,其中固体膜又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前者有多孔膜和无孔膜两种,后者为多孔膜,按照形态结构分类,无孔膜为不对称膜,多孔膜分为对称膜和不对称膜,按照制造方法分类,不对称膜分为复合膜和转化膜。

膜分离过程可分为微滤(MF/Microfiltration)、超滤(UF/Ultrafiltration)、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渗析(D/Dialysis)、电渗析(ED/Electrodialysis)、气体分离(GP/Gas Permeation)、渗透汽化(PV/Pervaporation)、液膜(L/Liquid Membrane),其材质包括纤维素(CDA/CTA/CN/CN-CA/EC)、聚酰胺(NY-6/NY-66/PI/PPP/PSA)、聚砜(PS/PES)、含氟材料(PVDF/PTFE)、聚烯烃(PP)、聚碳酸酯、无机材料。

膜分离技术特点是:(1)分离效率高;(2)无相变过程,能耗低;(3)膜分离无运动部件,操作温度压力不高,可频繁启停,可靠性高;(4)其性能不受处理量大小影响,即单位生产能力与分离效率、设备单价及操作费用关系不大,规模可任意变化。

2 微滤MF技术在工业污水净化领域的现场应用

2.1 微滤技术介绍

微滤(MF/Microfiltration)膜为对称细孔高分子膜,孔径为0.03~10 nm,主要功能为滤除直径大于50 nm的颗粒,推动力一般为小于0.1 MPa的压差,其原理为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利用膜孔径的大小对微粒进行机械筛分和截留,而吸附截留的作用相对较小,常见的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等混合组成,其他也有再生纤维素膜、聚氯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酰胺膜或陶瓷膜等,工业上主要用于无菌液体、超纯水的生产和空气过滤等领域。

2.2 管式微滤膜的结构及系统特点

微滤(MF)为过滤方式的一种,其是依靠膜(Membrane)将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的低压(0.7~7 bar,10~100 psig)分离工艺,其依靠流过膜表面的溶液施加压力而实现分离,流经膜表面的水流能将截下来的颗粒物带走,从而不积聚于膜表面,其作用过程见图1。

图1 微滤膜过滤错流示意图

管式微滤膜组件包括膜层管、支撑结构、排气口、产水口、反洗以及化学清洗单元等,可以保证膜组件的日常运行,其多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焚烧冲洗水的处理、污染的地下水及渗滤液处理、工艺水的处理、冷却塔排水的回收等,其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Ni/Cu/Cd/Cr等)、砷(As)、氟(F)、颜料、染料等污染物、降低SO4、BOD、COD、TOC、硬度等、也可以应用于淡水资源回用的预处理环节,用途广泛,效果明显。

2.3 微滤膜技术现场应用

现场采用的聚偏氟乙烯(PVDF)材质薄层多孔膜为过滤系统的核心单元,其化学稳定好、耐高温,外层包覆有高强度网状支撑层,由四根膜管组成套管(见图2),管内循环1%~5%的固体污泥,因本处理系统前端多处环节采用石灰作为pH调节剂及化学沉淀剂,因此进入微滤管内的水中可以维持一定的固含量,有助于水压的保持以及产出水的生成质量。

图2 管式微滤膜的组件结构

图3 管式微滤膜现场应用图

工业污水经前期化学处理后,利用管式微滤膜替代传统重力沉降(砂滤池),再经配套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处理,再采用反渗透膜和蒸发器进行进一步处理,可以极大提高产出水的质量,实现淡水资源回用,从而达到近零排放的效果,管式微滤膜的现场应用如图3所示。

取车间生产期间同月份不同批次的产出水作为分析对象,将经过不同水处理方式后的产水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重金属Ni离子污染物含量为指标,测试仪器为哈希水质分析检测仪,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重力沉降方式与管式微滤膜处理效果对比

结果显示,利用管式微滤膜进行水处理,同时系统末端加配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过滤后,产出水中重金属Ni离子明显降低,最高降幅达到80.0%,且远远低于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标准(0.5 mg/L),不仅可以降低环保事故发生的风险概率,而且出水水质明显改善,可用于工业污水深度净化和淡水资源回收利用。

3 结论

结合MF微滤膜的特点,采用管式微滤膜系统替代传统重力沉降砂滤方式,同时系统末端加配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过滤后,产出水中重金属离子Ni含量大幅降低,最高降幅达到80%,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应用于工业污水净化与淡水资源回收利用。

猜你喜欢
膜分离滤膜淡水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探析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化香树果序多酚膜分离的动力学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工艺研究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