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记忆

2019-09-25 18:46张强勇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梅山王朝

张强勇

1072年2月的一天晚上,缤纷篝火,梅山十峒的山民,分别在左甲扶小阳、右甲顿小陵两位年轻首领和各峒峒主、峒长的带领下,燃起一堆堆的篝火,将百里梅山十峒都连成了一片火海,噼里啪啦的竹子爆节声此起彼伏,将梅山点缀成了火红的世界,爆竹声在夜空砰然炸裂,在火光的映衬下,如流星雨一般飘然散落,带着明亮的尾巴,划出绝美的线条,辽阔而寂静。这一天,是梅山峒民的传统傩日,喻示着万物已经复苏,两位首领和峒主、峒长就要带领着山民们开荒播种,期待着来年能带给子民们新的希望。

往事不堪回首。两位年轻的首领只能将痛苦深深地压在心灵深处,只能在内心苦苦地挣扎,是不能和十峒的山民诉说的。地震、天灾、歉收、战乱,甚至十峒有的山民还在偷偷地出逃。

残雪,冻雷,傩舞,打醮,又是新的序岁。新桃已换旧符,爆竹、灯火、笑脸,汇聚成节日的海洋。祝福和祈盼,沿着犬牙交错的幽谷深涧和山洞,沿着人声鼎沸的肆栏和寨门,沿着松涛如雷的幽森林海,掠过冰封的湖面,悄然降落在夜的深处。

这是公元1072年,干支纪元为壬子年。而对于大宋王朝来说,这一年是大宋神宗皇帝熙宁五年,属鼠。

这是大宋王朝319年时光中的第111个年头。沙漏里滴下的日子,如常地向前行进,斗转星移,波澜不惊。假如没有什么意外,新的一年依旧会如流经应天府的黄河,淹埋在流沙般的时间碎片中,无影无踪,无从找寻。

二月,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开始推行。三月,天文学家观察到太白昼见,金星和太阳同时升了起来,好像是两个太阳在一起,给应天府那些骚动着的文人们带来恐惧,生怕又有什么战乱发生。四月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筑广州城。八月,熙宁颁布方田均税法。文坛领袖、太子师欧阳修卒。十一月,章惇招降梅山峒峒蛮,置新化县,隶邵州。

时间,舒展巨大的羽翼,包容着芜杂的万物。对于梅山十峒的首领和各峒峒主、峒长以及他们的山民来说,地震、天灾和战乱,不啻是一把把利剑和巨戟,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房,曾经浩浩汤汤的春溪江在早春的三月竟然就干涸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他们在心中祈祷着,等待着遥远的某一天、某一刻,命运之神将它重新开启。

大宋京城应天府,大宋的第六位皇帝神宗赵顼已经在位五年,熙宁变法也已经有了四个年头,振兴大宋王朝,经过几年的变法图强,积贫积弱的大宋王朝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造就了熙宁中兴。然而,陡然间,意外从天而降。天灾、地震,让喜庆的人潮未及散去,灾难的噩耗便已传来。特别是南方梅山十峒的战乱,让年轻的皇帝早生白发,让励精图治的中兴之主内心煎熬无所适从,期待着自己能有太祖的文治武功。力排众议实施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行法等法规,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的变革,国力日渐强盛,老百姓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宋神宗南征北讨,安边定塞,安西北,开延安府,定陇西,置洮河安抚司,谋划交趾(越南),四海之内,海晏河清,歌舞升平。可是南方的梅山地区,离京城也不到800公里的距离,不远啊,是皇权的中心地带啊。万一有一天,那几个不听话的峒主蛮子打到京师,祖宗留下的江山易主,又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时间老人抚摸着花白的胡须,发出诡谲的笑声,历史的河道便在这里拐了个急弯。

有人说过:“历史是可以用来酿酒的。”历史给谁来酿酒,历史又是谁酿出来的酒。历史有如皴染出的一副忽明忽暗的山水墨卷,它可以尽情地泼洒开来,洒在天地间,洒在人心中。历史有如一幅气势浩荡的画卷,它的可圈可点,在于一往无前、无私无畏的生动笔墨,更在于那些波诡云谲的怪笔、柳暗花明的曲笔、旁逸斜出的神笔,它们突如其来,却酣畅淋漓。

大宋王朝1072年仲夏以后,大地复又显示出它素常的温情。尽管经历了频繁的战争,日子仍旧喧嚣地向前奔跑,春天播下的种子早已破土而出,它们在整整一夏里节节拔高,又在这个肥沃的季节,欢愉地等待收获。白云渐行渐远,秋色渐行渐深,山中的杜鹃树舒展火红的叶子,哗啦啦击掌欢呼,潋滟的水波倒映着黄金般的麦浪,静静地散发着芬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宋王朝的文人们又开始演绎着一段一段的浪漫情事。

一批一批的探子,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可是带回来的每一个消息,都让梅山左甲首领扶小阳唉声叹气,甚至有点心灰意冷。他用那鹰隼般的眼神打量着跪在脚下的探子,又偶尔地抬起头,目视着远方的山峒,他的眼神是凄惶迷离而又无助甚至是无力的。

他看到了跪在他脚下的探子正在用嘴巴砸吧砸吧地舔舐着自己衣襟上的汗渍,也全然不顾年轻首领的心情是高兴还是失落。

“是啊,我的子民们已经有几个月都没有用上盐巴了。不但没有体力去狩猎,有时候连站起来都没有力气支撑,更不要说去抵抗外来的侵略了。”

扶小阳决定去拜访右甲首领顿小陵。

探子将扶小阳带到了顿小陵的峒宫。扶小陽看到的是和自己刚刚发生的那一幕如此惊人地相似。顿小陵正在用皮鞭猛力地抽打着跪在脚下的探子,这个探子已经失踪几个月,竟然被派出的探子五花大绑地绑了回来。

“怎么能不解气啊。原本是要探子去刺探中原王朝的军事行情,他倒好,不但不及时回山峒禀报军情,竟然还在中原王朝娶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做妻子。”“被捉拿回山峒,还大肆和峒主说中原王朝女人打扮得很漂亮,那湘江边的荷花开得正艳,看到很多穿红着绿的女子在荷花中划着小船,还说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的盐巴,竟然还蛊惑大家逃离山峒。你能说我不生气不发怒吗?”

两位首领和右甲的几个峒主相面而坐,一时竟然沉默不语。

历史不能倒流,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他们都在回想着各自的爷爷扶汉阳和顿汉陵,竟然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和思索之中,彼此都低头不语。

爷爷生长在乱世之时,正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崩裂,后继者据城为王。后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梅山瑶民在扶汉阳、顿汉陵的率领下,亲率左、右甲峒蛮,邀集梅山十峒的山民一起攻入邵州,获得大批物资胜利归山。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梅山蛮峒又在扶汉阳、顿汉陵的率领下,竟然攻陷了潭州,在长沙屯兵三日,获得大批盐巴,布匹和铁器满载归山。

那一年的腊月,百里梅山,在扶汉阳、顿汉陵两位首领的倡导下,联合梅山十峒的峒主和峒长,举行了盛大的火把节,梅山十峒的山民舞着草龙、树龙,分配着战争中抢来的衣服,每一个人都穿着节日里的盛装,打着火把,跳着傩舞,一个个都是欢天喜地,峒蛮的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写满了幸福。

公元950年冬,长沙国国王马殷看到梅山峒蛮冒犯邵州、潭州,便命令王仝率兵大举围剿梅山。率万余精兵与扶汉阳在梅山司徒岭大战。爷爷扶汉阳见敌来势正锐,佯装撤退,王仝不知是计,穷追不舍。在“九关十八锁”的峡谷中,爷爷放出三千蜂兵,三千蛇兵,敌军死的死,伤的伤,不计其数。王仝被困月余,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风雪交加,士气不振,最后不得不自刎于帐中。从此,爷爷成了梅山人崇拜的英雄,被峒蛮推为左甲首领。又与右甲首领顿汉陵紧密团结,得其拥护,拥爷爷为王。爷爷在梅山又建立起了武装,组织生产,扶危济困,倒也让大家安居乐业。

可是,历史毕竟不是一个人来抒写。当爷爷扶汉阳陶醉在创立的“小山国”时,中原王朝的大宋已经完成了大一统,对经常侵犯、骚扰州郡的梅山蛮子决定出手打击。

公元975年,大宋名将李继隆会同石曦率兵去袁州(江西宜春)攻打南唐军,成千上万的梅山蛮在扶汉阳的率领下,竟陈兵于长沙南面,截其去路,可谓从背后给大宋王朝的军队来了一刀,李继隆力战,但手足均被毒箭射中,其士兵亦死伤三分之一。这下把大宋军队彻底激怒了。于是大宋在平定南唐之后,第一时间就派石曦领兵进犯梅山。

石曦《宋史?石曦传》对他的介绍是:“太原人,晋祖弟韩王晖之子……建隆三年,迁左骁卫大将军,护秦州屯兵。西人犯边,曦率所领击破之,斩渠帅十三人。太祖征晋,曦领兵二千人自泽、潞除道至太原,壅汾水灌其城,又益兵千人,部攻辽州。”大宋王朝派了如此一员战功赫赫的猛将,率兵从邵州(今邵阳)出发,从新田铺、龙溪铺一线,密密麻麻的十万大军,直接向梅山腹地攻来,见人就杀,见房就烧,简直是杀红了眼。任梅山峒蛮再是勇猛,也难抵这石曦兵将的复仇之心,一时间,在方圆数十里梅山峒蛮的核心地带,兵刀霍霍,杀声振天。

此役以石曦大获全胜而告终。《宋史?石曦传》“平梅山板仓诸峒蛮寇,俘馘数千人”的记载。数千人啊!这石曦也真是太残暴了,要知道当初整个大宋的人口才三千多万。光斩杀的梅山峒蛮就有数千人,板仓峒遭到这么大的屠杀激起梅山蛮的更大仇恨,后来扶汉阳、顿汉凌率众多次进攻宋朝的郡县。公元976年,扶汉阳、顿汉凌又起兵进犯,朝廷派翟守素率兵破之,爷爷扶汉阳战死,俘梅山峒蛮两万余人,死者无数。《宋史》称梅山峒蛮“寇掠边界,朝廷累遣使招谕,不听”。可是,百里梅山十峒还是没有归入大宋王朝。

在扶小阳的心里,也是感叹万千。是不是觉得爷爷太自不量力了呢?太自以为是了呢?一个方圆百余里的梅山峒蛮竟然能抵挡得住中原大宋王朝的兵马吗?

斩杀的数千梅山峒蛮就是数千个家庭啊,又有多少的老人和孩子失去了膝下承欢,又破碎了多少个梅山蛮峒家庭的幸福?这与爷爷心中的那个世界大同的美好目标何止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呢?而常年的征讨和被征讨,不但梅山峒蛮的人数特别是精壮男人减少,更加阻碍和制约着梅山峒蛮的经济发展。年轻的扶小阳竟然发出了一连串的喟叹之声。本来是想和顿小陵一起商量商量的,可是,两个年轻人都长吁短叹着。

唯有历史不容假设。

历史,像一棵沧桑虬劲的老树,岁月的蛰须从它的血脉、它的枝杈中伸出,茁壮,顽强,盘根错节,绿荫如盖。昨天,从老树上成长为今天,今天,又从老树上成长为明天。这是历史的今天,也是未来的昨天。

发出诡谲笑声的时间老人不会想到,大宋王朝在熙宁五年的一次沉吟低回,梅山蛮峒也因为一个人,换来了梅山历史的新纪元。

经过多年的征剿,大宋王朝一看,这梅山峒蛮的确是不好对付,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吧。我给你权利,我来招安试试,等你归顺了我再慢慢整你。不善用兵的大宋皇帝只好委曲求全,退而求其次,心里在想,你先回来再说。宋神宗突然间想到了太宗和太祖的故事。“烛光斧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玉树临风、文质彬彬的宋神宗觉得用武力征服不了梅山,便决定改用怀柔政策。他认为:“重湖之间,蛮瑶错处,不能用武力,一教化同风俗,宜开拓而统领之。”

靠战争,换不来和平。这一年,大宋神宗皇帝二十五岁,在位已五年,正是一个人精力充沛、智慧和经验并存的时候。这位在公元1066年(大宋英宗治平三年)年满18岁才被立为皇太子的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姿表特异,英睿聪敏,才华过人。当太子时就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维新、笃行,后世给这个成就了“熙宁中兴”的皇帝一个无比贴切的廟号:宋神宗。宋神宗迅速创造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经济繁庶、文化鼎盛的时代,他启用王安石、章惇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

于是就有了“章惇开梅山”。

有人说,历史就是一个小丫头,任人打扮就可以欣赏。其实,历史不是任人酿的酒,其中滋味需要去品,每个人品出来的滋味或许各有不同,有苦涩也有馨甜。

公元1072年的梅山十峒注定是不平静的。3月的一天,天空竟然出现了两个太阳,梅山十峒的山民似乎都发出了“天问”,这世道是不是要转换了。而那些已经失踪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探子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作为左、右甲首领的扶小阳和顿小陵已经麻木,也不再去责问不再去鞭笞,只要能好好地生活着就行。

每个人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和自由。

那些从中原王朝回来的探子,带回来的不但有绘声绘色的故事和传奇,更有物资,比如盐巴,比如衣服,甚至还有铁制的锄头、砍刀、弓箭和农书。只是在两位年轻首领的心中,他们又是怎么跑回来的呢?有的探子还带着中原的女人回到了十峒山中,有的还大摇大摆地拿着什物。难道在邵州、潭州的边境就没有设立驿站?就没有官府的捉拿吗?难不成还是中原王朝故意遣返呢?

扶小阳和顿小陵决定去拜访一位老人。

当历史在某一个地方开了小差的时候,必定会在另外的一个地方予以纠正。

爷爷扶汉阳和顿汉陵趁着中原无主之时,据山称王,一旦中原有主,弹凡之地的生存就显得更加逼仄。而作为一直生息在百里梅山的土著居民,却要遭受着更多的生存压迫,有来自中原王朝的管制,有来自梅山峒主的欺凌。当然,在艰苦的环境中打压生长起来的事物更加具有抗压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搜寻着梅山左、右甲首领、十峒峒主和土著苏氏的牵连与关系,无论是煌煌巨著还是野史传说,都没有很准确的说辞,有的语焉不详,有的牵强附会,有的言辞凿凿,却经不起半点推敲。

在《宋史?梅山峒蛮传》有“后有苏方者居之”、“峒主苏甘”等字样。邑人李抱一在《新化苏氏宜祖梅山苏氏说》:“今之新化苏氏,既渊源于宋代,非梅山苏氏之谓而何?前人或嫌为蛮僚,辱以为先,不知南蛮北虏,口头秽语。”乡人苏业江老先生又考证了有关典籍、文献、族谱,得到的结论写入了《“洞主苏甘”与“新化苏氏”》一文。认为“今分布于长沙、益阳、娄底、邵阳自述祖籍江西的苏氏居民,实际上就是以苏甘为首的梅山苏氏的后裔”。他考证梅山苏氏的发祥地苏神山(今涟源市三甲镇与冷水江铎山镇交界处)。在托山岩口,有个地名叫“土著”村,顾名思义,凡是祖祖辈辈一直住在原地的居民叫“土著”,他们是土酋苏方、苏甘的后裔。

可以肯定地说,百里梅山十峒山民的后代,为了梅山峒蛮的生存和发展,在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神宗“怀柔”政策的宣传蛊惑,在章惇、郭祥正等大宋将领大兵压境、陈兵峒外,梅山十峒山民的后代扶小阳和顿小陵是连夜拜访了梅山土著峒主苏甘。

我们无从知晓梅山土著峒主苏甘是怎样说服两位年轻的首领和其他峒主,并且能成功地和大宋王朝的将领们达成一致的协议,而让梅山自秦以来九百多年“素不与中国通”。难道梅山峒蛮在一夜之间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梅山土著峒主苏甘和两位年轻首领以及大宋王朝将领章惇、郭祥正的三方会谈究竟谈了什么呢?

我们有必要来梳理梅山的土著峒主苏甘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地位。

根据《宋史?梅山蛮峒传》:“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周圣楷《楚宝梅山考》中,“自汉至五代,皆称梅山焉。后为蛮王扶氏据之。”《湖南通志》:“梅山在新化县南,一名上梅山,五代及宋初为峒蛮苏氏巢穴。”邑人李抱一先生在《湖湘史地考据》——《开梅山考》一文中,对梅山历史和土著梅山居民的渊源做了考究。他说:“苏氏既有梅山,数侵夺南江蛮之舒、向二族,以广疆也。梅山苏氏遂与北江(今永顺一带)彭氏、南江(今溆浦一带)舒、向、田氏,诚州(今靖县一带)杨氏并称巨酋。”结合上述观点,可以肯定,苏氏自五代以降,都生活在梅山,并成为当地望族、巨酋,成为了后来梅山十峒主之一。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很多的梅山峒主都已经归化中央政权。如梅山西部重镇辰州,当地峒蛮覃氏的首领覃儿健,在宋初还被封过“辰州剌史”。到宋神宗时,梅山四周各地的大氏族均已得到过官方的封赠,诸如“土司”、“将军”、“刺史”等,都是中原皇权下的官制。唯有苏氏却还是“不与中国通”的“化外之民”,这个事实给苏氏族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其次是大宋王朝已经是重兵压境,似乎与梅山峒蛮的一场血战已经一触即发;三是被大宋王朝遣送回来的蛮民,促使苏甘心存正善和对中原文化的仰慕。另据梅山学说研究专家李新吾老先生考据,梅山蛮族的父本为古蛮人,母本为古汉人,所以峒蛮与汉人的关系实际上是表兄弟关系。

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从来都不会亏待英雄,也不会亏待识时务者。当我们在理顺了梅山峒主和巨酋的苏甘,已经从心里上认同了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对周边众多的峒主、峒长都接受和归顺了中原皇权的统治,甚至在其内心深处已经有了给苏氏族人造成的迟迟还不归顺王朝的心理压力,更何况梅山峒蛮本就与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亲缘。当看到曾经百里十峒梅山的范围在一步步地萎缩,一些峒主已经被大宋王朝“怀柔”归顺,而只有自己和三五个峒主在“抱残守缺”,安居一隅,那种惆怅、失落、矛盾,非常强烈。当扶小阳、顿小陵前来与苏甘“共商国是”的时候,苏甘是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和强烈的心情来劝说两位年轻的首领,一起归顺大宋王朝。特别是梅山蛮峒峒主苏甘一举击败得意忘形的章惇,然后又任其“檄谕开梅山”,且“争辟道路以待”,这些都让扶小阳、顿小陵是“自惭形秽”。在峒主苏甘的心里,倒是更有了一分“求和”、归顺的资本。

在风云际会中历史开开合合,造就了人民创造历史的际遇,历史也会成就个人的荣光。

1035年5月,也就是大宋仁宗皇帝赵祯景佑二年。在建宁军浦城(现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一个章氏显宦世家里,一家人吃过中饭,一位名叫章俞的中年男人正在雕花座椅上朦胧睡去,忽见上空玉彩云霞,瑞霭缤纷,隐隐约约半空中有鸾鹤之声,又见一只金色猎鹰,花冠翠羽,朱爪金晴,舒翼长鸣,直入云屏,在蓝天白云下展翅翱翔,金鹰上屋,金光闪闪,光芒四射,照得堂屋红光满地。

章俞惊骇不已,只见金鹰紧缩双翅,短啸长鸣,往下腑冲,挥舞钩爪四指,张开坚硬锐利的大嘴朝他一嘴啄来,章俞大吃一惊,一觉醒来,似梦非梦,好生奇怪。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内室传来夫人痛苦的呻吟声,章俞快步来到夫人身边,原来是夫人怀胎十月,正在分娩,疼痛的喊叫声一声紧似一声,似是快要临产了。章俞也手忙脚乱,对夫人做了一番安慰,接生婆恭候在侧,服侍夫人。到了点灯为酉的时分,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夜晚的寂静,章俞夫人产下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婴。婴儿眉清目秀,耳大身长,遍身如珠雕玉琢,活蹦乱跳。章惇一出生,似乎就已经贴上了奇异的标签。而从章氏一族的历史来看,章惇作为一个标准的“官三代”,不但是一个“学霸”,更是一个“官霸”。章惇几乎把大宋王朝四品以上的官职都做到了,同时,还把整个章家人做过的官职也都做了一遍。章惇祖父章佺进士,父亲章俞进士,弟弟章恺进士,四子章择、章持、章授、章援都是高中进士。真的是章家一門,不知道有多少进士,这还只是从章惇上、下溯四代人。这对于古时的读书人,哪怕是考取一个秀才、举人的功名,对于整个家族都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而对于整个章惇家族而言,科举进士却如探囊取物,是如此地轻而易举。

而令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公元1057年大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取士,被后人誉为“千年科考”。我们来看那年的进士龙虎榜:主考官是大宋文坛巨擘欧阳修,高中进士的有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兄弟,章惇章衡叔侄,以及程颢等读书人。当时苏轼21岁,苏辙19岁,曾巩最大也只有39岁,曾布22岁,章衡32岁,这个做侄子的比叔叔章惇大了九岁。主考官欧阳修41岁,比新科进士曾巩只大了2岁。“唐宋八大家”中,如果加上主考官,就有四人名列其中,分别是欧阳修、苏轼、苏辙和曾巩。而也就是这个章惇,当看到侄子章衡也高中进士,并且排名远在自己之上时,竟然不揭皇榜,只是对着主考官欧阳修简单地说了一句:“来年再科考。”也就是在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章惇以第一甲第五名的成绩再一次高中进士。一个读书人两次科考都高中进士,恐怕在中国的科举取士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读书人读到如此任性的地步,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作为大宋王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文学作为对大宋造成深远影响。神宗期间,王安石新政,朝廷开始谋划梅山。有一天,大宋神宗皇帝早朝,突然对着群臣说:梅山地处我大宋腹地,离我应天府只区区八百里之遥,朕“非贪其地也,但欲弭患耳”。从此,让百里梅山十峒如何归顺中原大宋王朝,摆在了以神宗皇帝为首的皇权议事日程之中。

当时湖南的地方官,一个叫范子奇,官湖南转运使,这个职务相当今天的省长,他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向朝廷建议:“兵力不足以绥靖,非怀柔之策才能安定梅山,对梅山宜臣属,可实行郡县制”。接着湖南转运副使蔡煜主张:“变徭为汉,对梅山蛮可实行怀柔政策”。地方官员对梅山蛮峒的积极主张,有如醍醐灌顶,也让一直都在武力与怀柔之间徘徊、犹豫不决的大宋神宗皇帝,终于明白了,不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想想自己的太祖,江山还没坐稳,就“杯酒释兵权”,强调“以武夺天下,以文安万代”。到了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神宗皇帝决定改变方略,准备从战略上大刀阔斧开梅山。

“欲知梅山开,谁施神禹斧”?大宋晁补之在开梅山诗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也是当时的大宋皇权集团所有官宦的疑问。

大宋神宗皇帝在征询开梅山人选时,改革派首领王安石举荐三司条例官章惇担此大任。于是章淳以经略湖南北察访使身份来到湖南经略梅山蛮事,参与这一工作的还有湖南转运副使蔡煜,潭州知州潘夙,判官乔执中,邵州判官郭祥正。

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7月,章惇率重兵压境,欲先以武力威慑梅蛮。其又遣将李资等入梅山,不意李资等褊宕无谋,猥亵妇女而被蛮首所杀。章惇不知实情,以为“群蛮终不可以说下也,即三路进兵,诛荡平之”。9月,章惇从全州、潭州、邵州三路起兵,大举围剿梅山。潭州兵进益阳(今安化),宋兵斩尽杀绝,以致“浮尸塞江,下游之人,不敢食鱼者数月。”

当时统邵州兵进剿梅山的是将军袁溪。袁将军从邵州出发,沿途晓谕告示,治匪安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无伤梅山苗瑶百姓。是时,百里梅山十峒已有苗、瑶、汉等族杂居,从峒民已经转为寨民,农业、商业已有基础。袁将军率军行至雪峰山麓的板山寨、芙蓉寨下休整数日,即沿河往下开拔。途径梅山禁山寨,禁山寨主刚勇好斗、兵强马壮,不把朝廷军队放在眼里,根本不听朝廷的诏谕。10月,双方在禁山寨下展开激战,最后以禁山寨、金子寨的失败告终。役后,袁将军接到章惇的命令,就地休整待命。袁溪率部来到河边(今汝溪桥附近),见这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便安营扎寨,休整待命,并教化梅民。现在,在新化四都还有一条注入洞庭湖的溪流,叫袁溪的,就是用来纪念袁溪袁将军。

章惇亲率本部大军从潭州进攻湘乡、宁乡,可是出师不利。只好从小路秘密进兵梅山,退至密印禅寺。章惇派密印寺长老颖诠,带俩军官进梅山峒,峒主一见来人说,这两人是当官的。颖诠微微一怔,爽朗一笑:峒主眼力不错啊!真的是“官二代”。峒主叫人给客人倒茶,两官装作恐惧的样子,于是不怀疑了。得长老颖诠、邵铣的佛法相助,后派部属郭祥正偕颖诠入梅山谈判。经过颖诠多方劝谕,梅山峒主扶小阳、顿小陵幡然醒悟,在苏甘的陪同下,带领大家迎接章惇的部队,归顺了大宋王朝。

湖南自古便是蛮荒之地,直到唐宋之际仍是中原王朝流放犯罪官员之选,大量贬谪官员给了湖湘大地以丰富的养分。自章惇开梅山,大宋王朝用“掺沙子”的办法,将大量土著居民迁徙外地,而又从江西等地移民开化梅山。700年后的陶澍、曾国藩、胡林翼等甚至900年后的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等,都是其先祖“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后代。

公元1072年11月的某一天,对于百里梅山十峒的峒蛮,对于大宋王朝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大宋王朝的大事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十一月,壬申,章惇招降梅山峒峒蛮。蛮姓苏氏,旧不通中国,其地东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澧,惇招降之,籍其民万四千八百馀户,田二十六万四百馀亩,均定其税,使岁一输。筑武阳、开陕二城,置新化县,隶邵州。”

对于峒主苏甘以及左、右甲扶小阳、顿小陵来说,确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好事,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达到了巅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更何况,梅山峒蛮和中原汉人原本就是姑表兄弟啊。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公元1072年2月的一天晚上,梅山十峒的峒蛮在左甲扶小阳、右甲顿小陵和峒主、峒长的带领下,因为梅山十峒的前途,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将百里梅山点缀成了火红的世界。也就是刚刚过去几个月,百里梅山同样是因为前途,再一次燃起了篝火。扶小阳、顿小陵和峒主苏甘一起,与大宋王朝的代表章惇、郭祥正、蔡煜一起,再一次举行了盛大的梅山“火把节”,一起跳起了傩舞,一起舞起了草龙、火龙。

时序异岁,秋冬之交,飘浮的云雾戏弄着秋日的晴空,茂盛了整个春夏的冬茅草遮盖了曲曲弯弯的路径,悦耳动听的子规啼唱不止。真是個风光淡荡,天气清和的好日子。春溪江的水不但没有干涸和断流,反而更加地充沛,水流更加地欢畅。溪边那棵千年银杏古树,其枝繁杂,叶折扇形,根枝茂盛,遮天蔽日。微微山风袭来,银杏枝展叶现,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扶小阳、顿小陵和土著峒主苏甘向大宋王朝的全权代表章惇提出了唯一的请求,就是必须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一是告慰祖先之灵,二是祈祷百代永昌。作为文人的章惇一听,倒是欣然同意,心里在想,正好可以领略百里梅山的傩文化和巫文化。于是,在密印寺长老颖诠的主持下,左、右甲和土著峒主苏甘礼备猪、羊、牛三牲,率领百里梅山十峒的峒蛮们,举行了盛大的庆贺和祭祀活动。

祭祀典礼在春溪江边土著峒主苏甘的峒宫举行。整个的祭祀活动隆重庄严,繁文缛节,尽礼尽仪。开始是祭祀列祖列宗,由主祭人颖诠位于堂屋正中,分祭人扶小阳、顿小陵以及苏甘位于主祭人两侧,陪祭人是十峒的峒主按辈份依次位于前轩,以辈次、年龄为顺序。赞礼人位于东檐下,面朝西;读礼人位于西檐下,面朝东,相对站立。主祭、分祭、执事,洗手后就位,各依辈次在苏甘的带领下,依次到神位前上香三拜,滴三盅酒于地,大家一起跪拜。将早就准备好的猪、羊、牛三牲,以及香祝果品,用精美珍贵洁净器皿盛之。参加祭祀的山民焚香秉烛,盛服准备。击鼓三百六十五声,与年岁数合,鸣钟一百零八声,与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相合。全体峒民高声呼唱和着节节的爆竹声响彻在百里梅山的十峒。

整个的祭祀程序和表演无疑是十分繁琐而复杂的,也正是在冗长繁杂的程序基础上,才表达了梅山峒蛮对先祖毕恭毕敬、虔诚之至的敬意。饱读诗书的章惇、郭祥正、蔡煜等大宋王朝的代表,看着梅山十峒的兄弟们对神灵和先祖的虔诚与敬畏,深深地为梅山兄弟在广谷深渊、高岩峻壁的环境中摘山射猎、刀耕火种,不畏自然的勇气而感慨,不禁赋诗以赞。梅山峒蛮和大宋汉人把手言欢,姑表兄弟们畅饮着用春溪江的水酿造的春姬酒,将整个的祭祀活动推向高潮。

在谈判中,章淳等代表大宋王朝给予了梅山十峒的优惠政策,檄谕开梅山正式取得成果。感念梅山十峒峒蛮存心向善,接受归顺。土酋苏甘与大宋王朝的全权代表章惇双方承诺五点:一、峒蛮同意献图纳土,归顺朝廷;二、官方开禁释罪,停止用兵;三、官方拆卡,允许徭汉两家自由贸易;四、官方贷牛给种,教之耕犁,兼兴水利,关注民生;五、官方发放缗钱,开劈道路,发展交通。

大宋王朝在章惇与梅山峒主苏甘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又辅以四项措施确保梅山长治久安:一、建邑置县,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公元1072年11月,章惇对百里梅山峒蛮上报朝廷,分置治之,将梅山分置二县,以上梅山为新化县,归邵州管辖。在建县取名上含义深远,新化含“王化一新”之意。二、开庠序(办学校),兴礼乐。在公元1074年(熙宁7年)建立县学宫,讲道劝义,教化峒蛮移风易俗,建承宁寺。三、建立五寨,强化治安。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等五寨。四、组织移民搀砂子。大宋王朝分别在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两次下诏江右泰和县,诏曰:“移民不分老少,五丁抽二,三丁抽一,奉诏入楚,以实梅邑”。

在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益阳析县建安化,归潭州管辖,在建县取名上一样的含义深远,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大宋王朝采用“懷柔之策”平复了梅山,避免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血腥战争。

猜你喜欢
梅山王朝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梅山武术:崇山峻岭间的古朴武学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王朝的个性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
投鞭断流
论梅山道教文化中的“巫”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