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9-09-28 03:06高洪梅
广东教育·高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病句考查

高洪梅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要求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其中识记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而表达运用的要求较多:(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下表给出了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情况,本文试图通过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试题特点,并给出复习策略。

一、常用字的字音考查

字音曾经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全国新课标卷虽然最近几年没有考查,但一直是高考大纲上规定的考点之一,今后考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浙江、天津等省市高考试题一直在考,侧重在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形声字、音同音近字、方言误读字的读音上设题。

【例1】 (201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瞭(liáo)望 天暮(mù)      俯瞰(kàn)

B. 黑魆(xū)魆   摇曳(yè)             萦(yíng)绕

C. 皓(hào)月     倾泄(xiè)            一模(mó)一样

D. 瑰(guī)丽     变换(huàn)莫测    苍穹(qióng)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本题中,A项,“瞭望”的“瞭”应读liào,指远望;“天暮”的“暮”应为“幕”,指笼罩大地的天空。C项,“倾泄”的“泄”应为“泻”,“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而“泄”一般指液体或气体排出;“一模一样”的“模”应读mú。D项,“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故选B。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8年及之前关于正确使用词语的重点考查成语,今年开始考点全面,重点突出。实词、虚词、成语、俗语全考。所选词语皆为生活中常见常用且易错易混的,注重生活化、人文性。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只有关注这些角度,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例2】(2017年全国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③“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三、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不多,经常考查的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病句辨析题,不少病句有明显的标志词语,只要我们“炼”就一双慧眼,迅速盯住这些标志词语,就能找到辨析病句的捷径。比如介词、动词、代词、并列词、关联词、否定词、两面词、数量词、成语、修饰语等,有的病句虽然没有标志词语,但是我们可凭借病句表现出来的症状,依据高考病句的六大类型进行排查。只要训练方法得当,适当做一些练习,见多识广,形成能力,依“法”诊断并不难。

【例3】(2017年全国Ⅰ卷)阅读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句式杂糅,“根据……调查”“……调查显示”,二者任留其一;B项,语序不当,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C项,搭配不当,“推动”和“受益”搭配不当,改为“使……企业广泛受益”。故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四、语言表达连贯

高考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往往有两种形式:对于客观选择题形式,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最后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而对于单一的衔接最恰当的选择题,答题时则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例4】(2019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②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解析】:容易看出,③“蕉阴”紧承①“覆盖面积”,所以①③为小组合;④“在旁边”紧承②“蕉廊、蕉房”,所以④②为小组合,这样排除BCD。故选A。

自2018年开始,语言文字应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等三大题型放入具体语境中融为一道试题,放入具体语境中考查,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出现。引导考生在理解具体语句的时候,将小的语言单位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降低了答题的难度。

【例5】(2018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確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_的故事出现。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

B. 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

C. 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

D. 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迁徒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 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 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一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题中的八个成语意思分别是: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此处正确。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意;正确。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此处正确。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正确。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本题原病句的毛病主要在于词语搭配不当:一是介词“通过”不能和“作为参照”搭配,因为它们的搭配造成了杂糅;二是“方向”不能说“获得”。A项错误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的说法,介词“通过”不能同后面的“作为参照”搭配。C项错误在于“辨析”不能同“方向”搭配,只能说“辨别方向”。D项错误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和“辨识方向”的说法,正确答案是B。

解答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问题,应特别注意上文的叙述主体和句式特点,还要注意同下文的衔接是否顺畅。“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应是对前文“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的解说,陈述的主语应为“迁徙的方向感”,故排除B项和D项。A项是被动句,强调的是“方向感”被处置的结果,C项用介词“由”,强调的是“方向感”获得的途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五、语句补写

语句补写题是全国卷语言表达题中的考查重点,考查频率较高,全国卷几乎每年必考。以往大多采用连贯排序题的传统题型考查,近年往往也采用语句复位题进行考查。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命题人在预先选好的一个文段中舍弃几个句子,要求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做到内容上扣得紧、形式上接得上。

【例6】(2019年全國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解析】:①处,分析句子,前后是因果关系,关键词是压力大——糖皮质激素增多——脂肪细胞增多,很容易得出答案。②处,打破节律,就是夜晚加班,夜晚糖皮质激素水平相对低,加班压力增大,会变高,结合后面句子,可知答案为糖皮质激素水平低时。③处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前面提到“打破节律”“顺应节律”及对应的结果,人们基本都不想变胖,所以就要保持有节律的生活。故有答案如下:①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六、图文转换

“图表”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例7】(2018年全国Ⅰ卷)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解析】:构思框架图、流程图是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达出来。首先,明确所给文段的中心词: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然后,仔细分析流程图,分出写作层次。第一层是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第二层是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三层是操作策略,第四层是评估及反馈。作答的时候要注意各层次的逻辑顺序,然后使用一些关联词串联句子,使其连贯、通顺。答案如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进一步修订。

七、句子仿写

仿写句子的题型较常规,主要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写的句子涉及到内容、句式、修辞、衔接,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的知识,还要分析所给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阅读——读例句,定写法;推导——分层次,看前后;检查——代原文,求连贯”的顺序解决。首先要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句的句意与原句一致;其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如是复句,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的使用,还要注意标点的暗示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以及感情色彩、感情基调,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褒贬雅俗等,仿句要一致。

【例8】(2017年全国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根据所给第一句可以确定仿写句子的句式,然后考虑针对什么推断来反驳,最后确定自己所写内容。解答时一定要立足题目,认真审题,审出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模式,切不可脱离原题作答。

仔细阅读所给文段,可以看出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①句是针对“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可以得出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八、压缩语段

“语段的压缩”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语段的压缩问题,实质上还是一个阅读问题,是通过阅读获得核心信息的筛选与提取,进而达到综合考查理解、分析、阐发、引申、筛选、概括等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不论何种形式的压缩语段题,都要做到准确把握语段的主旨和内容;同时要求做到语句简洁、不遗漏主要信息、符合字数范围等。

【例9】(2019年全国Ⅲ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將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本则新闻共4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年4月21~28日(时间),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信息: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故答案为: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九、语言表达得体

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

【例10】(2018年全国Ⅰ卷)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所以本题必须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故答案如下: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⑥“正遇上”改为“正值”。

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七种,标号九种,重点是点号。“正确使用”是指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正确、判断正误。

【例11】(2019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本题选择B。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病句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怪才
浅谈修改病句教学的几点思考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例析镍及其化合物的考查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病句城”历险
依特征断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