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慧 刘翠娟
【摘 要】: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ICU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直接选择我院ICU病房收治的40例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为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均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取ICU护理干预、后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临床症状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采取ICU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恢复情况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型创伤性湿肺;ICU病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
创伤性湿肺,实质性损伤肺部,通常患者胸壁受到外界强大暴力作用,影响到胸腔容积使其缩小,造成胸内压力增加对肺脏产生压迫,使得肺部出现实质性出血、水肿等情况。轻型创伤性湿肺患者临床为胸痛、胸闷及血痰等,这些症状无需特殊治疗便可自动回复;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则伴有血胸、气胸,也是胸部外伤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临床上要重视护理与质量。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医院主要科室,在抢救急、重症患者生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患者。4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与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11例男性、9例女性,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2岁、平均年龄(31.23±1.78)岁,最短病程1h、最常病程22h、平均病程(4.52±0.68)h;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12例男性、8例女性,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1.56±1.35)岁,最短病程0.5h、最常病程21h、平均病程(4.67±0.71)h。
1.2 护理方法
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送入ICU病房后,采取如下措施:
①采取心电监护措施,对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不间断监护,并对患者呼吸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口唇与肢端的情况,均选择呼吸机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如果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开展氧气雾化吸入并对双肺呼吸音进行听诊,做好吸痰护理,吸痰护理前后进行3min100%氧气吸入。对患者各项指标评价,满足要求后进行拔管准备,随后采取面罩吸氧措施;②快速搭建静脉通道。对心率、血压指标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对患者尿量进行监测,保证尿液正常。依据患者中心静脉压与血压情况判断是否服用呋塞米降低血压;③疼痛护理措施。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承受着较大疼痛,采取双氯芬酸钠口服方式,75㎎,观察组患者机体指标。同时固定好患者胸部,降低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可能对伤口与骨折部位产生的震动。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提倡“能动尽量动”的原则;④心理护理措施。采取语言安抚措施,并进行护理讲解,可以采取触摸等肢体语言一定程度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保证缓和心态平和,医护人员及家属不要流露出紧张情绪使得患者产生紧张情绪。如果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无法语言交流时,可以将自己的要求通过写字板或手势表达,了解患者的需求。注意安抚家属的情绪,稳定情绪,双方共同努力降低患者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病情控制效果、症状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对比
经过护理干预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者17例、采取ICU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者19例,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2.2 2组患者各项指标数对比
观察组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经过ICU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控制时间、肺部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重型创伤性湿肺,机体受到创伤后出现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症状,病情出现早期阶段利用呼吸机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纠正呼吸衰竭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症状,采取针对性ICU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安全平稳渡过危险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救治的成功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通过监护患者心率与血压,保证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准确判断血容量充足与否。
总之,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采取ICU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恢复情况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王璐,李莉,沈虹,陈婷婷.胸椎骨折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应用振动排痰儀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121-122.
谭朝容.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ICU护理措施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4):157+159.
马淼,张岚.氧驱动雾化方式应用于老年创伤性湿肺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