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后代的红色情怀

2019-09-29 01:59陈天长钟臣彪
红土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养母遗骸纪念碑

◎陈天长 钟臣彪

今年清明时节,闽西山区莽莽苍苍的松毛岭下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60 多名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祭扫鸡公山红军无名烈士墓。为红军烈士“守魂”60 多载的91 岁钟宜龙深情地到场讲述当年红军的英雄事迹。长窠头村党支部书记巫玉长说,我们年轻一代要接过钟宜龙的班,传承好红色基因。

红色家庭 红色基因

走进钟宜龙家,只见满目红色。他说:“我一家4 代,11 名中共党员。1928—1935 年土地革命时期父亲钟大廷是中共党员,烈士;养母涂从孜是中共党员,失散区苏干部;解放后,从我到孙子、孙女、孙媳,9 个共产党员。我们的信仰不会变。”钟宜龙指着墙上“我的人生两个字”展示牌,激动地说:“一个是‘红’字,一个是‘心’字。‘红’就是红色基因哺育了我们成长进步,‘心’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钟宜龙是革命烈士后代,是红色染缸里成长的。亲生父母被敌杀害,胞兄当红军舍生救国牺牲,亲生母舅四兄弟参加革命有2 人同敌作战牺牲,三代内叔伯堂兄有40 人为革命牺牲,养母五姐妹的家庭都被称为共产党的光荣之家。可谓满门忠烈。

1934 年9 月23 日,硝烟笼罩着地势险要的松毛岭,红九军团和红24 师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壮怀激烈的松毛岭保卫战,打了七天七夜。当时只有6 岁的钟宜龙,被吓得连哭都不会了,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养母(女子游击队队长涂从孜)驮着、抬着血肉模糊的红军战士回家。“他们的脸上都是泥和血,有的还缺手断臂,这些我一辈子忘不了。”钟宜龙至今记忆犹深。“以松毛岭山顶为界,靠连城方向是敌人进攻方向,靠近长汀这边的全部是红军阵地。松毛岭保卫战后,红九军团就长征了。”

收集遗骸 祭扫先烈

1950 年冬天,时任中复乡治安和武装委员会主任的钟宜龙,带领民兵到松毛岭一个山窝里剿土匪,最终以火攻方式逼出土匪,没想到一场大火烧出了那么多遗骸。

“到处都可以看到红军的遗骸,还有很多弹片、马刀,红军用的口杯、吃饭的瓷碗……”回忆起这一幕,钟宜龙显得很沉痛。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钟宜龙号召并带领当地党员、干部、村民行动起来,不怕烈日、不畏严寒,行走在松毛岭长汀一侧山脊谷沟,收集红军战士遗骸,分点安放,并在离村10 余里的隘岽头建起了一座两米多高的红军烈士纪念碑。

“当年大家(经济)都比较困难,为了建好烈士纪念碑,钟宜龙就发动大家捐献砖头,送到松毛岭上的隘岽头,才建起了这座烈士纪念碑。”松毛岭战役暨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钟鸣说,钟宜龙的红色情怀深深地打动了他,这个烈士纪念碑虽然没有一个烈士的名字,却是当年牺牲在松毛岭的红军战士的共同归宿地,也是当地老百姓的红色纪念地。

时光到了1993 年,长窠头村兴建水泥厂,其中2 个青草湖被推平,在施工时又发现了不少烈士遗骸,因为在松毛岭战役中,中复村是后方医院,而邻近的长窠头村是安葬因抢救无效而牺牲的战士的地方。

当儿子钟绍锦将这个消息告诉在外地工作的钟宜龙时,钟宜龙立即嘱咐儿子一定要妥善处理好烈士遗骸。钟绍锦按照父亲的嘱咐,和另一位烈士遗属钟大敏,一起收集烈士遗骸,并进行统一安葬。

就这样,钟宜龙和村里人一起,在村子附近山头上收敛烈士遗骸3000 多具,集中安葬并建起烈士纪念碑。60 多年来,每年的清明节,钟宜龙都风雨无阻,和村民们一道祭扫牺牲在这片红土地上的英烈。当人们问起理由时,钟宜龙总感叹:“我想起父亲埋骨他乡无人祭扫,很心痛,松毛岭上的这些英烈,他们的儿女可能跟我一样哩!”他口中的父亲,是他的养父钟大廷,1934 年随队长征,在江西会昌罗田与敌交战时壮烈牺牲。

自办红展 教育后人

走进钟宜龙的家,就被门上贴着“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后一代”的对联吸引住了。问钟老为什么要贴这一幅对联,钟老指着墙上的“长窠头村红军烈士调查登记表”(显示全村近500 人,牺牲147 人,占总人口约30%),说:“为了教育后人不要忘记历史,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跨入大门,步入堂屋,迎面就是红色家庭展。2016 年,钟宜龙拿出自己的养老积蓄5 万元修缮老屋,在家里办起了红色家庭展,布局虽然简单,版式也不算完美,但每一个来访者都能深切感受到这位烈士后代、这名老党员深厚的红色情怀。

游客可以从展览中了解到钟宜龙亲生父母、养父都是革命烈士,养母涂从孜五姐妹都是中共光荣之家,亲生母亲四兄弟当红军……血脉宗亲,事迹感人。“我养父那一宗族为革命牺牲的人数就有40个。”

展厅还重点展示了钟宜龙收集的有关革命史料,有红军当年驻扎南山时留下的标语、长窠头村革命烈士调查表、红九军团在松毛岭保卫战的史料,还有红九军团在解放后授勋时的20 余名开国将军照片和2 名当年跟红九军团一道长征的长汀籍开国少将罗洪标、涂通今的照片,看后令人肃然起敬。

“感情!革命感情!”钟宜龙老人说这是自己开办红色家庭展的初衷。他念兹在兹的是,没有红军当年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不能忘却,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继2016 年钟宜龙获评“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后,2017年5月又入选“中国好人榜”。

猜你喜欢
养母遗骸纪念碑
射阳湖畔的一座威严纪念碑
晨光下的独舞
36具志愿军遗骸在韩入殓 31日归国
跪地求饶37年
韩将归还68具志愿军遗骸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感动的泪水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