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

2019-10-07 12:57李凤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游戏

李凤仙

摘 要:感统训练是人类智慧的基础,是人生一切能力发展的根本,从根本上系统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感统训练为幼儿倾力营造祥和、阳光、健康、寓教于乐的游戏训练范围,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他们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学习和生活等多角度入手,用生动的游戏让幼儿从愉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调节,提高自己的感觉统合能力,激发自身的优秀潜能,协调发展,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幼儿在游戏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

关键词:感统训练 游戏 综合能力培养

幼儿园时期是“感统”训练的关键期。通过感统训练,让幼儿在游戏中激发潜能,协调发展,提高素质,开启智慧。

“感统”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加州大学爱尔斯博士首先提出,简单来说,“感统”就是人类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调整自身组织技能的一种神经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觉统合的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的特别快。所以,在“感统”训练中,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要活动方式,也是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

结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为了达到《指南》提出的幼儿的发展目标的具体要求,真正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反复强调必须做好的事:第一是把游戏教育做好;第二,是把游戏教育做好;第三还是把游戏教育做好。教育即游戏。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在他看来,“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的最纯洁的素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表现的。在游戏时,幼儿能够根据个人的意愿、能力与体力进行活动,能够自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按个人意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的学习要点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我们就不难发现游戏和生活是最适合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载体,游戏是幼儿喜欢的生活方式。

幼儿在游戏中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这样幼儿就会处于积极状态,他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

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常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游戏“走平衡木”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首先,老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去小兔家玩,要经过几条小路,再走过小桥,才能够到达。其次,老师示范走平衡木,提示幼儿,要注意动作靈活,双脚脚尖向前,两脚交换踩在桥的中间向前走,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并讲解注意事项(让幼儿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注意保持距离,不推挤、不拉其他小朋友,老师对胆小的幼儿给予帮助,如:拉着幼儿的手或跟在幼儿旁边,给幼儿以安全感,帮助或保护幼儿走过平衡器械。

我还利用走廊的格子。地砖进行跳房子游戏,室内空间不大,可尽量利用室内的物品进行游戏,如运用桌子、椅子进行爬、钻、滚等游戏;还可以提供一些利用旧的小型器械,如报纸、塑料袋、酸奶瓶和松紧带制成拉力器,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变成保龄球等游戏。

在玩“小白兔采蘑菇”游戏时,我提醒幼儿:“山上有大黑熊,小白兔要跳得轻,不要惊动大黑熊。”幼儿为了不惊动大黑熊,常会把动作做得很轻。老师参加到游戏中去,用正确的动作影响幼儿,同时用简短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动作要领。大部分游戏都是分角色扮演的,一般主要角色由老师担任或者由能力较强的幼儿轮流担任。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教师还能用自己的正确动作、行为和良好的情绪影响教育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在“小伞兵跳伞”游戏中,无论是驾驶“飞机”在空中“飞翔”的,还是从“飞机”上向下“跳伞”的,孩子们都可以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出多彩多姿的动作。

我们编排的《动物模仿操》,让幼儿通过模仿各种动物配合儿歌、音乐,从而达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感统”训练,为幼儿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幼儿倾力营造祥和、阳光、健康、寓教于乐的游戏训练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他们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学习和生活等多角度入手,用生动的游戏让幼儿从愉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调节,提高自己的“感统”综合能力,激发自身的优秀潜能,协调发展,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感统”训练理念需要每个幼儿教师深思精学,它必将开启幼儿小天使的智慧之门,并必将为每一个幼儿小天使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让他们都飞得更稳,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猜你喜欢
游戏
夜间游戏
游戏
送信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
游戏五计算
游戏四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