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2019-10-07 08:39田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层次性游戏幼儿

田莉

游戏活动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活动。我们的幼儿教育应该注重游戏活动的开展,并在活动中加强对幼儿的观察,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指导,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的学习需要老师不断地观察,并根据情况进行有效指导。观察能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心理动向,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兴趣,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幼儿的各种情况进行幼儿游戏指导。老师的观察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老师在观察时要深入幼儿的内心,观察他们的动向,比如幼儿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说了什么、表情是什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困难时是积极地应对还是消极地逃避;还要观察幼儿喜欢什么样的器材、喜欢与谁一起玩、喜欢什么主题的游戏等等。当然,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游戏中,观察与指导的方法不尽相同。只有在用心的观察中才能了解什么时候进行指导、指导的程度大小、如何帮助他们。只有在观察与指导中,才能真正做到有目的地、灵活地实施教学。

一、根据幼儿游戏过程进行观察与指导

我们一直认为幼儿离不开老师,什么事情都是在成人的关照下才能完成,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当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他的表现往往又会超出了幼儿的实际年龄水平,能力也远远高于他日常生活表现,有时候甚至会做出超出成人的水平。而幼儿的这些表现需要我们老师无时不去观察,在幼儿游戏时,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还要有重点、有主题地观察,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保证幼儿的学习需要。

教师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主要观察者与指导者,老师们观察的重点是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能力与行为能力,掌握幼儿游戏的发展方向,从而判断游戏的目标是否正在实现。老师的要根据幼儿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当发生错误或者偏离了游戏的目标时,老师要进行干预,在指导中完善游戏方法,指导幼儿的游戏做法。对幼儿的指导也要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确定帮助程度的大小,如果遇到的困难较大,老师指导的力度要大,如果困难小,则可以进行轻微指导,留给幼儿思考的机会。老师在观察之后,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班级对游戏的难度进行调整与设计,给他们的游戏有不同的难度。比如,小班的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自我调节活动能力与意识较弱,所以游戏的过程简单,重复的动作较多。例如“搬运工”这一游戏就是要求幼儿把一件物品由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种反复性的动作容易使游戏产和疲劳,但是,他们又不知道休息,如果做多了,就会很累,老师观察到这些幼儿后,在适当的时机调换他们的角色,由搬运工的角色变为“交通警察”的角色,让他来指导秩序,从而得以充分的休息。老师在指导时不要以命令的方式,而是在參与游戏的过程中以一位游戏成员的身份指导,则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做“通电话”的游戏时,有一位小朋友拿起电话显得很慌乱,很长时间没有说出话来,此时老师可拿起另一部电话与这位小朋友模拟打电话:“你好,你是小军吗?”“我是,那您是田老师吗?”“我是田老师,我们……”这样一来,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打起了电话。老师作为一名游戏者有效地对幼儿进行了指导。

二、根据材料的投放进行观察与指导

幼儿游戏的材料在游戏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甚至关系到游戏的成败。所以游戏材料的投放与观察很重要,好的材料加巧妙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学习兴趣。材料的投放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从老师平时的观察中总结而成的。要注意做到材料与幼儿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材料的兴趣相一致。要了解这一材料的特点,并运用这一材料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找到材料与幼儿兴趣的结合点,从而让大多数幼儿能够真正与材料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加以融合,这样的材料则是最合适的材料,是适合幼儿学习的。

(一)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材料对不同的幼儿来说也是具有容易与难之分的,过于复杂的材料有些幼儿是掌控不了的,而过于容易的材料则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材料的层次性是与幼儿的知识水平与认知水平相关的,材料的层次性代表了幼儿的层次性。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学习与发展要求决定了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小、中、大班的教学内容不同,材料也应该不同。小班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所使用的材料是很简单的,比如印泥,其颜色不要过多,多了,幼儿记不住,所以,我们只要选择红黄绿较为鲜艳的三种基本颜色就可以了;而到了中班后,幼儿对颜色的识别能力加强,我们可以加更多的颜色,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识别能力;到了大班,我们不能局限在幼儿的兴趣培养上,而是所目标转变为培养幼儿的动手技巧和行为养成。

(二)游戏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实际需要

游戏材料的投放要以幼儿的学习需要为主,不可乱投,否则可能会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另外的路上,影响了学习。为了弄清楚幼儿的心理与学习需要,老师要运用观察、询问的方法,看幼儿的回答情况;也可以让他们围绕着老师的问题展开讨论。比如,如果表演区没有材料投放,幼儿在上面表演时就会很枯燥,但是,我们如果投入了服装、灯光、音乐、头饰等,幼儿的表演就会更加精彩,幼儿的表演热情也会高涨。

(三)材料可操作性强

幼儿使用材料的动手能力弱,所以投放的材料也要操作性简单,每个幼儿都能一学就会。但如果操作性不强,就要重新设计。比如语言区对孩子的吸引力较美工区或者建筑区的吸引力低,原因是幼儿语言区的投放材料没有可操作性,没有引起幼儿的足够兴趣,所以我们要设计一些游戏性、竞赛性的活动并投放相应的材料,这样,幼儿就有了很高的参与热情,使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

三、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是教学的观察者与指导者,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的鼓励者,老师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支持作用。幼儿在活动时,老师要及时观察幼儿的学习兴趣点,有了兴趣点就有了学习的需要,老师及时进行引导,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就会大大加强,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参与,活动更有创造性,进而提高活动水平。老师对幼儿的指导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一个度,不可多也不可少。比如,老师在观察与指导的时候总是在孩子们中间走来走去,问问这个又问问那个,孩子们的游戏思绪被打乱,不但没有指导成,反而影响了幼儿的游戏正常进行。也有的老师帮助孩子时过于指导,成了老师包办,没等幼儿思考就自己给出了答案,而幼儿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老师应该适度提问,一步一步引导幼儿思考,提升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思考中得到进步。

总之,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老师要做到认真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观察,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言行与学习效果。观察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要根据观察到情况的进行分析,根据幼儿的层次、水平、方向、表情、行为、语言等,全面了解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喜爱程度以及做游戏的频率,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干预与指导,使他们的活动更合理、科学,为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幼儿各种能力提供保障,真正做到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爱儿坊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层次性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