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实验课生动有趣

2019-10-07 08:39王红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磁铁杯子玩具

王红霞

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则是主要的载体。有趣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让科学课生动有趣?

一、实验过程要“饶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科学的保证。教师在组织实验活动时,应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科学实验中。

(一)激发积极情感——让课堂点燃思维火花

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较差,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产生良好的情绪,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前,教师要挖掘科学实验内在的情感因素,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教學《摩擦力的秘密》时,我先与学生做筷子夹弹珠的小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紧接着,我顺水推舟:“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夹起更多的弹珠?你有什么高招?”孩子们纷纷举手献策:“把筷子的前端做得扁一些”“在筷子前端粘上砂纸”“把筷子前端做成波浪纹”等等。学生在贡献金点子的过程中认识了“摩擦力”。再如《有趣的磁铁》,课堂伊始我表演了“徒手打捞铁钉”魔术,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继而引出本节课主题——磁铁。

(二)关注潜能开发——让课堂充满灵动气息

小学生的潜能是个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库。实验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为学生创设个性的思考、实践空间,使课堂充满灵性。

如执教《有趣的磁铁》,课前为学生准备了较多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磁铁的秘密。有的同学通过用铁粉、图钉检测到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强弱;有的在玩磁铁过程中了解“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有的甚至玩出了新花样,利用磁铁的特性自制出有趣的小船玩具和会跳舞的曲别针等磁性魔术,课堂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发展和提升。

(三)构筑实践平台——让课堂彰显创新魅力

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借助课堂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应用科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如教学《灯泡亮了》,学生亲手安装了简单电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校本课上,我鼓励孩子们利用学到的电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奇思妙想”和“我是小小发明家”活动,学生们创新设计了“两用伞”:1.安全夜行伞,将小灯泡安在伞的四周。2.清爽送风伞,在太阳伞上安装了一个小风扇。学生在教师构筑的实践平台上尽情想象实践,体会了应用科学的乐趣。

二、鼓励鞭策要“不失时机”

实验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捕捉课堂的生成点,通过恰当及时的评价,会赋予课堂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

(一)心灵接触——心动

学生既是课程评价的客体,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课堂评价应注重营造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我曾让学生将玩具带到课堂,孩子们兴奋不已。我提出:“这么多玩具,哪个更好玩?谁来推荐一下!”这时,孩子都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我再次激励:“大家可以交换玩具,看看谁能发现玩具更多的秘密,或创新更好的玩法,比比看,谁是玩具大赢家!”为了成为“大赢家”,学生玩得更嗨了,有了更多的新发现!教师的及时评价与激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欲望。

(二)爱心呵护——敢想

新课改强调: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科学的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保留认识冲突,引导他们大胆思考。如《哪杯水多》一课,如何比较三个不同杯子里的水量?有的说:“把三杯水,分别倒入同一个杯子里,量一下水位就知道了。”有的说:“把不同的三杯水倒入三个相同的杯子里,比较一下水位。”还有个孩子说:“我想用称重量的方法,哪杯水最重,就最多。”我也很好奇:“你的方法很独特,是怎么想出来的?”孩子很自豪:“我爸爸在市场卖酒,他每次都用秤称,重的酒多,轻的酒少。”我称赞道:“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可是盛水的杯子不一样,怎么比较?”旁边的同学嚷起来:“对啊,杯子的重量都不一样,怎么比?”看到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不由得脸红了,我鼓励他:“再想想,你会有办法的。”一会儿,他突然大叫“老师,我想出来了,先称一下水和杯子的重量,然后减掉杯子的重量,就可以了。”大家都表示赞同,男孩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作为科学教师,尊重、欣赏孩子的不同想法并给予鼓励,会让学生养成细致思考、敢想敢做的科学习惯。

(三)适度点拨----主动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因知识匮乏或操作不当导致探究受阻或出现停顿。这时,教师应及时运用评价,适度点拨,让这些“结”成为学生探究活动中新的生成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如《水在哪里》一课,同学们通过各种感官研究水的性质,一个同学在尝过水的味道后说:“水是没有味道的。”这时另一个男孩反驳:“那雨水和海水怎么会有咸味?”听了他们的争论,我没有急于宣布答案,而是微笑着问:“你尝过雨水和海水的味道吗?”男孩点点头,我表扬:“真是个善于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得好孩子,大家想尝尝雨水和海水的味道吗?”于是,课后在不同地方收集雨水和海水的活动开始了,当孩子们把雨水和海水带来时,我引导他们品尝、并测定雨水和海水的pH酸碱度,从而得出了自然界中纯净的水是无味的科学结论,并由这个知识性的问题延伸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渗透到孩子的心灵。

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巧妙利用过程性评价,能够发挥好实验这个载体的作用,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服务,让学生在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威海市统一路小学  山东】

猜你喜欢
磁铁杯子玩具
杯子里有什么
神奇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