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发展学生思维

2019-10-07 08:40马红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棒情境探究

马红霞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之外,还要充分认识问题的重要性,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线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巧设的问题情境与师生教学互动中衔接、拓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内容能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一、巧设由静变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总是借助一些背景材料,以特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的。教师可以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调整,对问题情境进行“数学化”加工,去掉与学习体验无关的信息素材,保留和突出有利于感知体验的相关素材。对于情境的呈现方式,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感知需要,巧妙地将静态的文字、图片材料,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实景参与等方式,转变成动态的、渐进的呈现,从而使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主动、积极和有兴趣。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问题》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课件呈现男女生一一间隔排队的情境。

师:像这样排下去,下一個是男生还是女生?后面呢?你是怎想的?

(2)出示10个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的队伍。

师:现在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怎样判断?

(3)出示未知个数的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的队伍。(中间用省略号表示)

师:现在你还能判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吗?怎样判断?

以上片段,有别于以往“开门见山”式的教学设计,没有直接要求观察教材主题图中“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的数目,交流发现了什么,而是从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排队问题入手,通过动态场景的变化,排队人数动态依次产生,再由10个变化到若干,判断方法由直接数变化到按规律推测,激活了学生思维。再通过问题“现在你还能判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吗?怎样判断?”教师将聚集呈现的具有相似结构的素材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进行准确把握,由表及里,促使学生弄清问题本质,感悟其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如果男女生一一对应,则人数相等;如果对应有剩余,则排在两端的物体总比排在中间的物体数目多1,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数目少1。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学习材料化静为动,数形结合,巧用问题引领,有序推进,使学生对间隔问题中的“一一对应”思想,有了更为具体形象的认识,明确实际问题中“加1减1”的实质是因为最后一个物体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物体,从而沟通了三种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巧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探究的情境。而“探究的氛围、探究的情境”的创设离不开问题。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自主探究的导火索。教学中,教师要巧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创造、发现和体验中进行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使大家的思维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一课时,先复习 “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在通过拨珠数数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的新知识基础上,教师问道:“刚才我们认识了十万位,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如果继续数下去,1分钟时间你们还能认识哪些计数单位呢?请大家边拨边数,并标出自己新认识的数位,能做到吗?”在接下来的交流反馈中发现,学生在短短1分钟内不仅自主认识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动作快、思维活跃的孩子还认识并标出了亿级的数位。可见,每个孩子都愿意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只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就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真正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三、巧设习题中的问题情境,开阔学生的思维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也是沟通数学知识、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和纽带。优化教材习题中的问题情境,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大有文章可做。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浪花。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中的问题,来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搭建桥梁或阶梯,顺利地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想想做做”第4题。

12根小棒:(1)拿出这堆小棒的1/2。

(2)拿出这堆小棒的1/3。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教学中,在每次操作时,笔者都让学生比一比:谁的操作最有序?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拿的是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交流汇报时,笔者追问:你是怎样操作的?同样12根小棒,每次都取一份,对于每次取出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拿出的根数不同?想一想,这与分数中的什么有关?是怎样的关系?

这里,教师通过“比一比:谁的操作最有序?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拿的是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问题的抛出,有目的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先分一分,再拿小棒。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动脑和动手中巩固了本课的知识。再通过对“对于每次取出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拿出的根数不同,与分数中的什么有关?是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质疑与探讨,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教材在无形中“变厚”了,习题的内涵也在瞬间丰富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思考、质疑反思、与同伴交流分享的过程。另外,它还为接下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做了铺垫,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了沟通,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与分数有关的乘除法计算。

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习题制造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把孩子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使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界,开阔学生的思维之窗。

四、巧设由课内到课外的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学习总是环环紧扣的,精彩的教学不但顾及当前,解决直接的问题,还要为后续发展做好及时的衔接与铺垫。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教师要尽量周密安排,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进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学习了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积小于1)》这一课,学生已经学会根据整数乘法的积,应用积变化的规律来确定所学的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位置。课尾教师出示:

已知148×23=3404,求0.148×0.23=?

问:这一次,积中的小数点又该怎样点呢?

这是我们下节数学课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探究探究!

这里,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有意识地留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思考和探索,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造就善于学习的创造性人才。所以一节课结束了,不是思维的戛然而止,而应留有余香,巧设一些问题情境,为下节课或以后发展预伏思维的生长点,这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其方法与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适时恰当地精心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使这一教学情境像春雨一样,润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就会主动探究知识,进行创新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悄然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小棒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巧移小棒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