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实践

2019-10-07 08:39周晓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活动

周晓琰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方式,并且在融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纳入素质教育理念;要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品质,从而提升学生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思想,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贯彻德育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不在一味要求成绩,而是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千人千面”,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语文教育中融合立德树人理念,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质量,更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自我认识,提升学生的社会性。同时让受教育者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自我价值观,提高创新能力与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以及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下,我们必须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的观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教师通过在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更能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认知,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单科教育中,无论是数学、英语、物理還是其他学科,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从而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既能受到数学知识思想的训练,又能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真正让小学数学学科体现素质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一直被社会誉为园丁,他们将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展,是无私的奉献者。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做好立身树人的示范作用,在课堂内外要形象统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工作职能,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学校可以通过确立相关的评价机制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促进教师将教学活动不断优化,从爱出发,及时关注学生,充分培养学生,渗透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向也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已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新课改要求,将评价从学生的学习质量向学习状态转变,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学校应改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评价机制,让不同的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提升教师的内在外在修养,让教师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评价内容上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互动内容、教学思路等内容进行评价。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以及长期不间断的评价模式来促进教师的提升自我。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是否尊重学生,其是否能够科学地安排课堂内容,是否能够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互动,在关注对教师评价是否有层次、有内容、有深度的同时,还要考察教师是否采用积极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

三、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等专业素质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小学生本身基础素质就比较薄弱,在个体差异的影响下,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不一,学习成绩不一。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成绩最好的学生表现较为偏爱,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现则更多采用惩罚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成绩。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因此教师要树立个体差异化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尊重学生,不能因成绩的高低而简单地定夺学生,教师应当通过提升自我教育的水平,以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正方形的?哪些长方形的?让学生进行回答,面对错误的回答,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责备,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答案的探讨。教师通过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做出错误答案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包容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能减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更能渗透德育教育,体现教师的宽容与对学生的关怀之情,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尊重他人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并培养学生的品德

小学数学的教学要融入游戏化教学的新模式、新思想,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列在黑板上,通过快计算夺红旗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依次轮流上来计算,计算得快的小组最终赢得红旗。通过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大大提升。教师利用游戏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并且培养谦让、合作、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