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理念的课程架构探索

2019-10-07 08:39李春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分类

李春泰

进入现代信息化社会后,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不管传统书籍,还是电子书籍,都蕴含着大量信息,学生只有具备了写作能力,才能有效整理加工各类信息,将信息传播表达出去或者为己所用。因此,写作能力对于现代学生来说为其未来发展必备能力。

近年来,solo分类评价理论逐渐进入教育领域,这一以学生思维结构与认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给小学习作课程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基于solo理念的小学习作课程架构进行探索,能够为当前小学习作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在小学语文习作课程中,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引入,可使其评价技术难题得到较好解决,在学生写作能力评估与点拨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不过,在对solo理念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小学习作课程有效架构。

一、搭建支架

基于solo理念的小学习作课程,需要solo分类评价的支撑。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学习成果划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与学生写作中表现出的学习质量具有匹配性,使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直观的展示,给小学习作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solo分类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要求学生对评价进行参与,成为评价主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搭建评价支架。为了发挥solo分类评价标准的支架作用,评价标准的具体说明除了要详尽有效外,还需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关要求相符合,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也为评价反馈提供帮助。基于此,实施solo过程性评价环节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对评价内涵与标准进行明确;二是对评价方案与工具进行设计;三是对反映学习质量的结果进行解释与利用;四是对评价方案进行反思与改进。小学习作课程solo分类评价标准的制定,也需对该过程加以遵循,考虑到评价的动态发展,促进开放性体系的形成。

二、构建体系

为弥补目前小学习作课程教学评价的不足,应用于小学习作课程的solo分类评价标准应构建成为一个体系,不仅要包括等级标准与知识链接,还需要包括策略指导。

(一)等级标准

在solo分类评价中,对等级标准的构建为其主体。对等级标准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简单易懂,参照标准对相应等级展开说明,对等级评定理由进行解释。

(二)知识链接

对于等级标准来说,其中多会伴随一些陈述性知识,为了确保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及适用性,对于该类知识可借助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进行阐释。如“新颖性”,教师可对其进行如下描述:与其他人选择相比具有独特之处,不是说一定要独一无二,而是只要与众不同即可。二是对具体应用范例进行出示。如朱自清的《背影》,对于父亲的刻画是通过父亲过铁路买橘子来展开的,相较其他材料就有所不同。在小学习作实际教学中,对于何种方式加以采用,需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

(三)策略指导

solo分类评价并非仅注重最终结果的评价,而是对引导学生发展能力方面更为重视。所以,在小学习作课程教学中,运用solo分类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具体策略加以运用,指导学生有效地提升写作等级。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对何种策略方法加以运用,促使学生的习作不断地从C级到A级升级。以“新颖性”为例,为了使学生写作中能够体现这一评价标准,教师可循序引导:首先,可以指出在选材方面能够从身边“小”事入手,要求围绕中心对更多材料进行寻找,之后对材料展开比较;其次,引导学生爱比较时向自己发问,如“别人会不会也选择写这个?”“如果别人写了这个材料我愿意读吗?”最后,可对满意的材料进行选择,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完成写作。至此,一个适合师生双方的小学写作评价体系就基本形成了,教师则需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三、过程反馈

在小学习作课程教学中,教师需注重过程的反馈。教师可根据需要对写作评价等级标准进行调整与完善,保证各环节均与学情相契合,同时可将评价等级标准发放给学生,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明确评价标准。在小学习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分类评价标准应用到教学中,根据标准展开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自评、互评。教师需对学生应用这一评价标准的感受与效果及时加以记录,对意见进行汇总,以更好地对之后的学生习作进行评价。在学生写作完成后,可引导学生通过该评价标准展开自评、互评,并结合师评,最终完成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在这种过程性反馈中,使学生习作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基于SOLO理念的分类评价标准,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具有很大作用,除了可对学生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外,还可对学生认知差异与思维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相较传统简单相加的综合评价来说,表现出更加科学的一面,也更具有灵活性与针对性。与此同时,基于SOLO理念的分类评价标准在小学习作课程中的架构,也对小学习作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对小学习作教学观念积极转变,对新的方法进行尝试,基于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学生学习计划进行制订,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作者單位: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甘肃】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分类
分类算一算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