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教学的方法探究

2019-10-07 08:39陈国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生活化创设

陈国福

情境教学的首创者、儿童教育家、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积极的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她认为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来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情境设疑法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是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集中注意某种事物的时候,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性越高,注意力也就越集中,使人感知的事物印象深刻,易于理解。结合教学实践来理解,当小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学习的内容上时,就学得快,接收得好,学习效率就比较高。

情境设疑法,即通过游戏、小故事、推理猜测、动手实验、表演等,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并生发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去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情境设疑,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所学内容上来。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可能性”时,利用转盘游戏,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指针落在哪个区域上的可能性大?自己在游戏中判断,得出的结论是否与设想的一致?如不一致,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与转盘上的区域划分有什么关系?在层层设疑中,学生动手操作,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的兴趣浓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结合教学实际,善于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必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会起到促进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境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建议“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境”。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或以本教本,没有创新,或盲目地创设生活化情境,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所以,落实课程标准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而改变这种现状又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正如情境教学的首创者、儿童教育家、特级教师李吉林所说“‘情境教学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它需要一定的手段去创设、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

情境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的生活化情境。比如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教室里的推拉窗、学生前行、后退演示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而旋转的理解则可借助多媒体展示风车旋转、游乐场里的摩天轮、汽车方向盘等。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使数学概念有了具体的生活内涵,使数学不再枯燥,而变得生动有趣了。再比如学习“植树问题”时,先让学生在校园内通过实际调查,得出几种不同的结果,然后学习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理解间隔长和间隔数就容易多了。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扎实掌握了知识,而且获得的知识有理有据,利于其整體知识的构建。

三、情境创设得灵活多样性

在教学中,可以视具体的教学环节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比如,导入环节可采用的情境创设方法有很多,像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游戏、推理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创设。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或设置悬念,为顺利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和铺垫。例如,学习三视图的画法时,可让学生动手摆好正方块,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摆好的正方块。通过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图形的能力;学习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动手剪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习《打电话,找次品》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场景;等。当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情境,比如《烙饼问题》可以让学生推测“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引入新课,还要把握好时间,力求简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设的情境是有效的。新授环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此不再赘述。

在布置作业时,可尝试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数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与内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过程,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兼顾学生减负与教师教学最优化时,教师要精心选择和布置课外作业。常规作业之外,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更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了分段计费问题后,给学生布置计算话费、电费、水费、出租车费用等;学习行程问题后,让学生比较从学校到家,步行、跑步、乘车所用的时间,更好地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问题。像这样的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情境的创设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在哪个环节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因课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定论。但作为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兰州市红古区花庄小学  甘肃】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