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言语式理答行为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07 08:39闻丽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言语科学探究

闻丽红

本研究立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言语式理答行为的类型,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整理出几种终止式言语理答和探究式言语理答,以具体事例给一线教师以提示和指导,便于更好地促进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实践运用。

教师理答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在国内外目前关于言语式理答行为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幼儿教师在科学活动中言语式理答行为的深入观察、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整理出几种科学活动中有效的言语式理答类型。以下举例介绍终止式和探究式言语理答的使用策略。

一、终止式言语理答

终止式理答主要是指对幼儿回答内容的终止,使幼儿的思考停留在当前的问题上,不再进一步深入。

(一)简单肯定

教师对幼儿说“对”“没错”“是的”等简单回应来表示对幼儿回答的认同。这种理答方式在表现形式上简短精练,在内容上则肯定了幼儿的回答。如: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

幼儿:塑料玩具。

教师:对的。

当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立即通过简单的方式给予肯定,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比较简单的过渡型问题上,使用率较高。

(二)表扬称赞

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幼儿的回答内容予以表扬鼓励,通常会说“你真厉害!”“你真棒!”“你的思维很敏捷!”等等。教师要表扬称赞幼儿分析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使幼儿明确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会使幼儿很兴奋。具有针对性的表扬才是更为有效的理答方式。如:

教师:为什么水柱下的乒乓球没有被冲走呢?

幼儿:应为水柱像小手掌一样把乒乓球抓住了!

教师:哇!你真棒!你描述得很生动很形象,把原因说得这么清楚!

(三)直接告知

教师提问后幼儿回答不上来或是不正确、不完整時,教师直截了当,告知幼儿正确的答案。虽然直接告知并不是一种有效的理答方式,但是当幼儿的能力达不到,经过思考的回答与老师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而这个答案又会影响后面的科学探究活动进程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回答来处理。但是,一定要对答案进行一定的解释。如:

教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没,重的东西一定沉吗?

幼儿:……

教师:好,那我来告诉大家,重的东西不一定沉哦!

(四)提问他人

当幼儿不作回答,或回答不准确、不完整时,教师不再对其进行引导提示,而是提问其他幼儿。从教师的角度思考,是希望有更多的幼儿参与讨论,但是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容易使幼儿产生被排挤、被忽视的感觉。因此,在教师转问他人时,一定首先要考虑幼儿的感受。如:

教师:你们看,这两个物体都放进水里,会怎样?

幼儿:一个轻,一个重。

教师:好,请你再想一想,听听别的小朋友怎么说!XXX,你来说一说。

二、探究式言语理答

探究式言语理答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自己对幼儿的反馈来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问题,从而开拓幼儿思维的一种理答。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将问题内容和思路途径呈现出来,从而明白思考方式、明确思考依据、推进思考的深度。

(一)追问

教师在幼儿回答之后继续发问,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幼儿的回答更接近目标答案。教师在追问时需要仔细找到能够利用的信息,抓住追问点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提问,保证幼儿的思路不被打断,并且逐渐深入,最终扩展幼儿的思维,得到丰富合理的答案。如:

教师:你觉得这张纸上是什么东西留下的痕迹呢?

幼儿:我觉得是醋。

教师:为什么呢?

幼儿:因为它是咖啡色的,颜色是一样的。

教师:只有醋是咖啡色的吗?酱油也是咖啡色的呀?

幼儿:因为它还有一股酸味。

(二)新问题

幼儿在完整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教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每个科学活动的顺利完成,都是由一个个的问题提出和解决实现的,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和幼儿之前的回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幼儿的思维不断深化,最终达到新的想法。如:

教师:这个电热水壶你们知道是做什么的吗?

幼儿:烧开水的。

教师(插上电烧开水):你们发现了什么?气从哪里来?水为什么会变成气?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电热水壶后,提出了一连串的新问题,引导幼儿关注水的变化。

(三)线索提示

当幼儿的回答不完整、不准确,或幼儿的思路受阻时,教师通过语言上的引导或启发,为幼儿提供解答的线索。教师在提示时要掌握好尺度,既不能过于隐晦,也不能流于表面,要巧妙地强调幼儿所忽略的信息,打开幼儿思维,突破思路上的障碍。

(四)归纳提升

当幼儿的回答基本完整时,教师通过补充、提炼的方式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重新整理,用更清晰便于幼儿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答案更为标准。

(五)鼓励质疑

当幼儿的回答不准确时,教师首先鼓励幼儿,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再通过“真的吗”“是这样吗”等语言反问、质疑幼儿的答案,鼓励幼儿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而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质疑能力是培养研究能力的基础,是塑造良好科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言语式理答行为,以开启幼儿心智、激发幼儿思维,持续调动幼儿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教师真正掌握了各种言语式理答方式的类型特点和使用策略,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幼儿园  湖北】

猜你喜欢
言语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