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探索

2019-10-07 08:39唐东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核心小学生素养

唐东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新课程,但是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教育教学更加高效,教育更加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挥。综合实践活动鉴于自身多样化的合作方式,重视探究能力以及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整合,加上其重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时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心,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实施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指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重在强调综合性,指出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要在创造中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发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当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虽有所实施,但是实施力度仍然不够,加上新课程的实施时间较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呈现低落状态。为此,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须紧紧把握新课程标准,与现代教育教学并驾齐驱,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

(一)活动重视力度不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在强调实践能力,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课堂时间受限,活动课程仅仅以总结交流的方式草草了事。在总结交流过程中,学生往往呈现给教师的是已经准备好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每个活动小组都有自身与众不同的成果方式,比如各种研究报告、模型制作以及视频制作等等,总之制作成果与众不同。虽然这些成果能够让教师和学生耳目一新,但是很多时候却忽略了活动过程。其实,活动过程培养的是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不应该只是看到成果展示,还应该注重小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教师也能够有效指点,充分锻炼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专职教师匮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刚设立的课程,所以专业教师十分匮乏,学校缺乏相应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很多学校这门课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的,这就导致了教师专业的不对口,在知识传授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加上这些兼职教师都有自身专职的课程,在兼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往往存在应付现象,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有的学校即使有专业对口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师,但是他们在授课方式上由于缺乏经验,课程授课方式和能力都极其低下。

(三)课程核心素养渗透不足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实施,很多学校纷纷开设此门课程。但是这些学校在开设此课程的时候,由于是新课程,加上课程经验有限,大多数学校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很多教师不能够较好地将核心素养渗透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去,更谈不上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渗透了。这些方面充分表现在教师在课程知识传授上受限于固定模式现象,不能够较好地创新思维空间,加上教师未充分重视活动小组分组,随意分配,由此弱化了小学生的很多能力。这一系列现象都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渗透不足。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探索

(一)基于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小学生的兴趣表现都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将小学生的兴趣作为前提和基础去实施活动。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教师并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而是教师事先设定好主题等等,这些都是有悖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为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将自主权还给小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驱使下积极有效活动。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定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意愿,选择他们喜爱的有意义的主题,比如“神奇的影子”“我也能发明”“奇妙的绳结”“我做环保宣传员”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小学生的自主空间下应该充当好引导者、组织者角色,适时融入小学生的活动空间,真正体现小学生在自主空间下的自由和快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他们乐于投入其中,伴随着自身浓厚的兴趣进行探究活动,展现出活动过程的积极性、有效性。

(二)合理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分组进行活动,这也充分展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即合作意识。这个时候,教师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有效性,如果分组不合理,往往会出现小学生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很多事情他们不主动完成,而是依赖于动手能力好的同学去完成,这样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组成员分组的有效性,可以每组优等生、次等生平均分配,分配后小组成员之间层次水平相仿,而且小组成员中优等生能够较好地展现自我的能力,积极带动次等生。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优等生不仅较好地发挥了自身长处,实现自我领导管理能力,将知识较好地传授给其他学生,而且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次等生也学习了很多知识,提升了自我学习活动水平,从而较大地提高了小组之间的合作水平。因此,在分组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合理有效分组,避免学生个体的边缘化,力求在小組分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够较好地合作,共同完成活动课程任务。

(三)积极实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学生获得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的机会,真正引领幼儿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为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尽可能地回归社会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实践,完善实践活动。当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他们能够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自我经验能够得到最佳完美的体验。每个生活情境空间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可以说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各种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去实现行动方式,进而能够积极反思,同时在团队之间的有效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之间的表达欲望,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传统节日”中,教师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课程内容,在认识了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远古文明的缩影,了解了各种风土民情、宗教观念、传统习惯等内容后,学生进一步展开自我探究,深入到具体社会生活中,可以发现各种与中国传统相关的题材,当这些题材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自我交流、思考和研究,总结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内容。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绘制节日主题,创作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画面内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思考、发散自我思维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提升自我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社会的社会实践水平。

(四)引入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核心素养中与时代背景相互关联的核心点,不仅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所体现,而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其他各门课程中,以此展现新时代教育环境下创新思维导入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创新思维的引入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活动主题的创新,另一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活动主题的创新主要是活动主题经过了创新思维的导入,更能够调动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空间。比如课程主题《带着问题去春游》,可以让小学生带着自己对于春天的问题去思考,寻找与春天有关的影子,进而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系列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对于春天的认知,而且对于自己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了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会体现许多的活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需要小学生去独立完成的。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思考过程中,小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试着引导小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尝试,由此形成不同的实践过程,达到新的认知,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构造能力。

(五)完善教师队伍,有效渗透核心素养

虽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但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是由新入手的,只要教师积极完善自我,是可以实现积极有效的课程传授的。加上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没有教科书、教辅材料,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自我创造的机会。教师要强化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学习,制订积极可行的活动教案,有效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要注重方案的积极可实施性,可事先演习实施步骤,由此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确保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队伍的完善还需要培训教育的支撑,要经常组织此类教师参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课题,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和交流,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培训机制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积极完善自我,认真学习培训,体现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小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实践活动评价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评价也是势在必行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也必须进行转变。就小学生而言,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活动都是基于自主的尝试活动,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必须是正面的,且积极有效的。当小学生个体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对于他们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对于自身作品的积极认识,在认识过后能够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实践活动,体现评价的实效性。同时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想法较之成人来说较为单纯和简单,恰恰是小学生的这种品质,才是核心素养教育所需求的。只有不断强化小学生自身的情感表达以及态度观点,才能够形成全面的、综合的素质,也更加有助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

在评价方式表达的时候,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支持,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励小学生,使得小学生在激励的氛围中更好地展示自我,从而创作出更加丰富有效的实践活动作品,以此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发展。比如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课程主题是兔子和青草,小朋友纷纷拿起自己的画笔去绘画,在绘画过程中,班级的一位学生画的兔子和绿草融为了一体,一眼望去,一张画纸上被绿色铺得满满的,仅仅有两只眼睛在那里闪烁。于是老师问这位学生小白兔呢,这位学生便告诉老师小白兔是绿色的,因为它吃了太多的青草,变成了绿兔子。老师很不解,学生却振振有词:“因为青草是绿色的,吃了皮肤会变成绿色。我的脸蛋红扑扑的,就是吃红苹果吃的。”在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并没有否认他的想法,而是带着学生来到学校后勤处观看笼子里的兔子,让学生亲自去喂兔子,在喂养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兔子的颜色和吃青草并没有关联,而自己的脸蛋也和吃红苹果没有关联,是一种红扑扑的健康色。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道理,也通过实情实景体验了真理。所以在针对小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评价时,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适时融入其中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小学生积极有效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当下,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全新改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作为一门新课程体系融入小学课程。由于是新课程,导致教育教学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之處需要教师积极自我完善、自我修订,要本着让小学生学会生活而去设计这门经验性课程,要将核心素养不断渗透其中,让小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我核心素养,形成积极有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东海县牛山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核心小学生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