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积极探索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并获得成功

2019-10-08 06:19王加竹刘少龙
农家科技 2019年7期

王加竹 刘少龙

摘 要:禄丰县自2012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至今,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水稻机插秧技术取得了较大成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主要做法;主要成效;经验探索

禄丰县是2002年云南省政府确定的全省29个优质稻开发基地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常年水稻面积在18万亩左右,亩均产量近600公斤,最高单产达到901公斤。水稻机插是采用现代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理论设计的一种农业现代技术,它能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解决人工插秧费工费时效率低的问题。禄丰县自2012年开始推广该技术至今,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水稻机插秧技术取得了较大成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做法

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以来,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做法。

1.抓培训,群众认识配合到位。利用培训班、技术明白纸、现场观摩,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明白、理解、支持和配合这项新技术实施。从2012年至今,全县在实施机插秧的14个乡镇共召开专题培训会30多场次,利用媒体宣传,通过育秧指导,插秧机手培训,插秧机维修等活动,为机插秧技术推广营造了良好氛围,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技术基础。

2.抓攻关,核心技术把握到位。机插秧技术的关键是育秧,为此,农业局组织了最强有力的育秧技术组,邀请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的专家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以信息为载体,与南京农业大学及省内外机插秧研究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把好育秧的各个技术环节,确保育秧万无一失,使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3.抓统筹,技术集成组装到位。在机插秧技术推广过程中,围绕农机农艺充分融合的方向,按照良种、良壤、良法等要求,整合了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绿色植保,高产创建等技术项目,形成了并展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大集成。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开展机插、机收和统防统治有偿服务,对水稻乃至粮食生产的模式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展示了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

4.抓补贴,提高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在国家对水稻种植户农资综合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和机插秧补贴扶持工作,为机插秧的推广奠定了物质条件和基础。同时,在推广中,加大奖惩考核,确保机插秧农户享受到补助,农机户享受到国家政策扶持,从而调动了农机推广和农业技术推广户的积极性。

5.抓管理,提高推广过程效率

在进行机插秧推广的过程中,依靠农机和农艺,农技部门在机插秧的过程中,重点对育秧和插秧进行管理,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节省农户的成本,提高插秧的质量,着力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农机部门与插秧机厂家取得联系,从而确保插秧机可以及时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革,使插秧機的质量和性能都能得到提升,为农户提供高性能的插秧机,提高了插秧效率。

6.抓服务,建立健全插秧机的售后机制

现在,禄丰县农户使用机插秧的数量在上升,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插秧机的检修制度,那么服务人员将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不能确保插秧机得到及时的修理。所以,借助市场机制的优势,由插秧机销售商对农机大户和农户定期进行机械使用和维修培训,提高机手的插秧技能和维修水平,保证了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成效

1.增产增效明显。禄丰县自2012年以来,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全县共有集中育秧点25家、机插秧面积达32.26万亩、涉及农户21.67万户。经过近几年对水稻机插秧产量的跟踪调查,全县平均单产为720kg左右,普遍比手插秧增产。同时,推广机插秧,可以节省很多人工,在抢抓节令的农忙时节,能统筹农村农业生产,是省时、省工、提高效率的好技术。

2.技术集成效果好。机插秧的过程中,其秧苗是通过标准化的栽培形成的。栽培的模式非常先进,通常采用定穴、定量等栽插的方式,确保了秧苗的质量,使水稻整个群体的质量较高,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也确保了水稻早生根,缩短反青期,农户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推广中,禄丰县农技、农机、土肥、植保等技术部门还紧密配合,在机插秧推广区同时实施新品种推广、农机全程化(机耕、机耙、机收),精确定量技术,测土配方,绿色植保防控(物理防虫)等技术,第一次实现了农技、农机和绿色防控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在机插秧推广中,该县还积极开展育秧方式和插秧机作业质量对比试验,通过推广软盘湿润育秧和对机插秧作业质量进行对比,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农民容易接受的技术推广模式。

3.社会示范影响效果好。一是通过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有效带动了全县水稻增产增收,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二是干旱困扰的条件下,机插秧达到了高产增效的目的,极大鼓舞了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一些不在机插秧实施计划范围的群众主动要求实施机插秧。那些没有实施机插秧的群众看到机插秧的长势收成好于往年好于常规插秧,而且省工省钱,都希望实行机插秧。三是生产模式的创新得到了探索。在机插秧推广过程中,农技部门做好生产全过程技术指导,合作社发挥服务经营职能实施机插机收机耕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有偿服务,群众节本增效,合作社有经营收入,实现了“双赢”,初步形成“技术部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三、经验探索

机插秧技术推广,突破了以往农机农艺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水稻生产实现了增产增效,在项目实施区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1.示范引导是推手。让群众相信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关键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示范引导是最直接的方法手段。我县于2010年从一个乡镇的5亩试验开始,获得初步成功,2011年总结经验后扩大推广示范,获得了进一步的成功,以此为基础,宣传引导,逐步扩大试验示范推广面,到2012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

2.育秧技术是关键。气候和水利条件不同的区域,育秧技术环节的要求不尽相同,同一区域对水稻品种、育秧营养土质量、秧厢制作、铺放育秧软盘、管水施肥以及秧龄长短在育秧技术上都有不同,所以,育好水稻机插秧是机插秧技术推广成败的关键所在。

3.整合项目是支撑。在试验示范阶段,充分整合更多现代农业技术项目,不仅可以让项目实施区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更主要的是可以让更多的现代农业技术在新的技术项目中集成,形成高产技术集成效应,实现增产增效。

4.创新机制是活力。生产方式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在新技术推广中同时创新生产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规模化生产,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并行,形成了有利于焕发生产力和节本增效的生产经营模式,它将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无限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