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定式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2019-10-08 04:44甘江林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甘江林

摘    要: 文化定式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简单概括,具有普遍性、不可避免性、稳定性和变化性等特征。文化定式的特征主要反映在文化词汇的语义和语用上,其定义应该以“国俗语义”为依据,除了包含传统的文化词汇外,还包括一些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的网络文化词。文化词汇的习得障碍主要来自于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和缺乏或脱离对目的语特定文化的了解,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化定式帮助留学生习得文化词汇。

关键词: 文化定式    习得障碍    文化词汇

1.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法国人很浪漫”“日本人很沉默”“英国人很保守”“德国人很严谨”之类的说法。这都是对某个群体所持有的一种简单化、概括性的认知,这种现象叫做“文化定式”(stereotype)。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母语文化,整个教学过程即是跨文化交际讲授与习得的过程。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为尽快了解并适应目的语文化,必须对目的语群体文化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达到有效预测交际行为的目的。文化定式作为对特定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利用。

2.文化定式的界定及其特征

1992年,术语“定式”最早由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正式提出。他在《大众舆论》[1]中指明,人们因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复杂,没有足够的时间体验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于是在假设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全体成员都具有相似行为和态度的基础上,将其简单定格成一定的形象,达到简化认知的目的。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文化定式被解释为对某个社会群体或民族及社会事物现象概括化、形象化的认知。定式按照指涉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定式和他定式,两者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前者指本民族或群体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后者指其他民族或群体成员对本民族或群体的认识和评价。

定式是人们在思维省力原则的驱动下,将复杂的信息用简单的方式歸类,进而产生文化定格的过程,这是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也在延续和传承着,文化定式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定式是不断变化的。在二语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化定式的普遍性,合理概括目的语文化的典型特征,更要以开放和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将个别行为看作群体特征,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偏见和误会。

3.文化定式与词汇习得

3.1文化词汇

在二语教学中,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定式作为对特定文化的集中概括,会投射到相应的词汇当中。诸如此类的文化词汇集中再现了汉民族文化定式的种种内涵。王衍军将文化词汇定义为“一种语言里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2](34)。这些词汇常出现在典故、成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中,其语义中隐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按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心理精神文化三大类分为:环境地理类(梅雨、三伏)、农耕文化类(梯田、节气)、服饰文化类(五服、破鞋)、饮食文化类(炒鱿鱼、炒冷饭)、起居行运类(挖墙脚、四合院)、人生礼俗类(红包、抓周)、社会制度类(高考状元、文科状元)、行为规约类(给台阶、留面子)、思维系统类(松、竹)、情感系统类(观音、关公)、价值系统类(官位、官腔)等11个小类[2](36-38)。

显然,前人对文化词汇的概括主要集中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但当下中国除了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外,网络文化现象也同样不可忽视。如“陈独秀、凉凉、锦鲤、安排、真香、C位、有毒”等网络文化词,它们在生成机制上与以往的文化词汇有一定区别,但在语义内涵上又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含有汉文化的“国俗语义”,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词汇概念意义的语义延伸或转义,具有民族文化附加性”[3]。以网络文化词“陈独秀”为例,该词反映的是汉民族强烈的集体主义特点,与该类构形相似的文化词汇如“杜康”“刘伶”等,所反映的则是汉民族的尚酒文化,但二者在生成机制上又有所区别,前者是隐喻,后者是转喻。网络文化词虽然流行时间都较短暂,但在日常交际中复现的频率极高,部分甚至已经语法化,进入现汉词典(如“山寨”),同样应该归为文化词汇。

3.2文化词汇的习得障碍

文化定式在文化词汇语义和语用上的体现即是所谓的“国俗语义”。词汇的国俗语义带有极强的民族心理和思维特征,对非母语文化的学习者而言,造成文化词汇习得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比如汉文化认为“蝙蝠”是吉祥的象征,主要来自于“蝠”是“福”字的谐音;但在欧美留学生看来,蝙蝠则代表“吸血鬼”,是阴暗和恐怖的象征。留学生如果不能克服以本民族的文化定式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就不会对中国文化中的“蝙蝠”产生认同感。

二是脱离或缺乏对目的语特定文化的了解。例如“山寨”一词现指模仿、复制、抄袭而来的假冒产品,要了解该词该义项的含义,就必须先了解“山寨”的本义,它是中国封建时代设在远离政府管辖的山林中一种政权独立式的存在。只有先了解这些文化背景,才能进一步理解山寨一词是如何通过隐喻机制发生词义演变的。

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定式”的应用策略探析

文化词汇具有典型的文化定式特征,是打开民族文化大门的“钥匙”,但因为词义的理解触及不同认知机制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内容。在习得目的语文化词汇之前,首先要克服母语文化定式带来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承认不同文化中定式的存在,并在具体的交际教学中加以超越;其次是要结合目的语的文化定式拓展理解各种文化词汇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合理性,以便在具体语境中丰富表达并加以应用。

4.1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式对话语产出的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反复出现的典型交际场景,如宴请、课堂、节日等。这些场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所要遵循的原则、习俗和忌讳等各不相同。宋洪英指出:“要想达成既定的交际目的,言语行为主体所采取的言语行为策略必须符合该语言文化所规定的言语交际情境和规范,如果是跨文化交际,还必须符合既定民族文化的言语交际情境和规范。”[4]为了提高文化词汇教学的实用性,笔者认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文化对比为基础,文化定式为指导,充分考虑文化词汇的语体色彩和语用范畴,以交际训练为方式强化习得效果。

以“宴请”场景为例,教师可以组织留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宴请习俗与中国的宴请进行对比和讨论。比如在送礼环节上西方人送礼比较随意,注重的是纪念意义,且会当面打开并加以称赞;中国人在送礼上比较隆重,但送出去的时候却会自谦,主人在收礼后会称赞或感谢,但不会当面打开。学生可以对这种习俗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合理概括不同民族的文化定式特点。比如西方人有崇尚公开、透明的个人主义特点,因此在送礼上不分亲疏,都比较简单,收到礼物也会当面打开;而中国人则有尊人贬己、含蓄客套等集体主义特点,送礼要视亲疏关系而定,当面拆开礼物有违客套原则,很不礼貌。这样的对比承认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定式是普遍存在的,有助于加深留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异质文化。

要超越母语文化定式带来的干扰,教师可将留学生分为主、客方两个角色,直接代入目的语文化的具体场景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教师先将中国的宴请流程分为“邀请、欢迎、问候、送礼、祝酒、送客”等重要环节,并以关键词的方式给出话语产出的原则和关键信息,让学生以此作依据产出话语。例如在“邀请”环节时,教师给“主方”话语产出原则是“尊人贬己”,关键信息有“敝人、合卺、略备、特邀、恭候、薄酒、寒舍”等;客方的原则是“尊人”,关键信息有“恭祝、永结同心、早生贵子”等。在给出关键词后,教师要对每个词的语义和语用进行讲解,如“敝人”是谦称,体现的是“贬己”原则;“恭祝”是敬称,体现的是“尊人”原则。学生在理解了这些文化词汇后,“主方”可以将关键词组织成句子:“敝人拟于×日于寒舍×地举办合卺之礼,略备薄酒,特邀您大驾光临,不胜荣幸之至”;“客方”的回应可以组织成如下句子:“恭祝您夫妻二人永结同心,早生贵子”。范晓倩指出:“关键词的传递要结合相适应的情景交际表达,在大量的情景操练后,以画龙点睛的方式传递体现中国文化的关键词,以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5]笔者认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作为话语产出原则的文化定式内容(“尊人贬己”“尊人”)使各文化词汇之间形成聚合效应,定式内容本身既可以作为要点事先进行强调,又可以作为结论在训练结束后引导留学生通过体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此加深印象,成为他们在实际会话中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4.2拓展教学中文化定式对民族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留学生如果只掌握以往的文化词汇并应用于交际,有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此时对外汉语教師应该继续扩大文化词汇教学,其中包括网络文化词教学。

具体而言,文化词汇的拓展教学可以是那些与日常交际关联性不强且受特定文化因素支配的历史词汇,如“知州、提举、黛玉”等;也可以是传统表达方式的拓展,如在回应别人的赞扬时,中级水平留学生可以教他们用“过奖、过誉”等词汇回答,而高级水平留学生则可以教会他们使用“承蒙、抬爱”等更含蓄迂回的词汇;也可以对留学生进行民族思维训练,如中国人喜欢用相对反义词表示频次或范围上的全量,如“左顾右盼、进退维谷、上蹿下跳、瞻前顾后、前呼后拥”等。

网络文化词的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特定事件作为背景依据,只表达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如“范跑跑、陈独秀、社会人、锦鲤”等。教师在讲解该类名词的时候,主要遵循事件还原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义解读和语用教学。

另一类词汇的生成来源十分丰富,有的是现代汉语中本来就有,如“呵呵”“有毒”;有的则脱离了原有的背景事件,如“打酱油”“山寨”。这些词汇的表达含义丰富,也与日常交际密切相关,应该从认知机制上进行把握。如网络文化词“呵呵”,教师在讲解时可利用语境对网络文化词进行呈现:

(1)A:想回学校,在家里光玩了,都没看书。

B:呵呵,都一样,我的论文也没开始写。

(2)A:价格呢?

B: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呵呵,别人请的。

(3)A:考研怎么样了?

B:在准备复试,呵呵。

(4)A: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B:呵呵,一切都是浮云。

(5)A:现在的女的都太物质了。

B:呵呵。

(6)听说中国足球要冲出亚洲,我就呵呵了。

(7)(网友点评某节目)看了今晚的节目,我只想呵呵那主持人一脸[6](27-28)。

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呵呵”的语义,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等义或近义词对目标词进行替换,如例(1)替换为“是的”、例(2)可替换为“不好意思”;当不能替换时,就直接标明语义,如例(3)可标为“表缓和语气”,例(5)可标为“不同意又不好意思说”。在这种替换和标注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语义演变机制的探索,就可发现“呵呵”在口语中频繁使用,已经成为说话人表达附带情感的话语标记,接着又经常出现在网络聊天的句末处,表达说话人无话可说但出于礼貌原则又不得不说的矛盾。当受话人推理出说话人是出于敷衍想要结束会话的意图后,就进一步引申得出“漠不关心”的意思,再引申出“鄙视、嘲讽、不屑”等意味[6](30-32)。再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呵呵”比日常生活用语更能体现出含蓄和礼貌的原则,这既符合中国人在表达思维上的传统,又与网络模式下交际用语形式省略而内涵丰富的特点相契合。但因为中国人有“过度谦虚即骄傲,过度委婉即讽刺”的民族思维,所以“呵呵”在日常交际中主要限于非正式场合或平辈之间使用,而在正式场合或与长辈、上司沟通时要慎用。

从以上各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用相对反义词表示频次或范围上的全量”,还是“过度谦虚即骄傲,过度委婉即讽刺”的民族思维,都是文化词汇中蕴含的更灵活可逆的深层次文化定式思维。留学生如果具备汉民族思维的能力,就能从更高层次上去把握汉语文化词汇间的内在联系,并找到网络交际和现实交际平面的接口,提高文化词汇的实用性。新兴的网络文化词之所以能流行,本身也是创造性表达的结果,能激发留学生学习和表达的热情。

5.结语

文化定式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简单概括,具有普遍性、不可避免性、稳定性和变化性等特征。文化定式的特征主要反映在文化词汇的语义和语用上,而文化词汇的概括则应该以“国俗语义”为依据,除了包含传统的文化词汇外,还应该包括一些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的网络文化词。文化词汇的习得主要障碍来自于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和缺乏或脱离对目的语特定文化的了解,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要克服母语文化定式的干扰,就要承认不同文化中定式的存在,并在具体的交际教学中加以超越;在文化词汇的拓展教学中,要继续扩大含网络文化词在内的文化词汇教学,以文化定势统领词汇教学,把握词汇的内在联系,培养外国学生灵活可逆的民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王衍军.谈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及教学策略[J].华文教育与研究,2013(3):34-40.

[3]李月平.从认知框架视角探讨外语词汇的国俗语义教学[J].外语界,2009(2):92-96.

[4]宋洪英.从言语行为看民族文化定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32-37.

[5]范晓倩.汉语国际教育口语课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88-192.

[6]罗琼鹏.历史语用学视角下的语义演变机制——以拟声词“呵呵”的语义嬗变为例[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3):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