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及纠正

2019-10-08 04:44沈眈忱吴郁蓉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沈眈忱 吴郁蓉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数十名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发音,总结出中国学生存在的部分英语发音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母语影响,并提供一些纠音方法。

关键词: 英语发音    中国学生    发音问题    母语影响

一、引言

我国一直重视英语教学,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从小学三年级至本科二年级都是必修学科。其中,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英语发音作为影响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因素,重要性不容小觑。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包括英语发音)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存在一些错误。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以下简称“金女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研究中国学生的发音问题,并且通过实际教学训练探索出一些较实用的纠正方法,供广大师生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211工程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位列全国前十,因此金女院英语专业学生质量是非常高的,英语程度已经高出一般水平,他们存在的问题基本代表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金女院英语专业2016、2017、2018三个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并初步筛选,最终确定了46名同学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46名同学中有23名同学的生源地为江苏省,23名同学的生源地为外省。来自江苏省的同学覆盖了江苏13个地级市中的10个,来自外省的同学覆盖了中国33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含江苏省)中的15个,接近50%。此次研究对象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区域,对于全国学生,尤其是江苏省学生,有普适性。

2.研究方法

我们以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语音学家Peter Roach所著的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为基本教材,以其他教材为辅助,进行发音训练。为保证实际效率,将46名同学分班(每班6人—12人)、分学期进行。期间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学生提交的朗读音频作业,整理分析出最常见的错误,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最有效最具针对性的一些发音纠正方法。

三、发音问题、原因分析及针对性纠正方法

1.[i?蘼]和[I]的混淆

一些学生无法正确区分[i?蘼]与[I]的发声位置。由于普通话韵母i与英文元音[i?蘼]发音十分相似,大多数学生错误地把这两个音都当作长音[i?蘼]来发,发音时仅仅通过发音的长短区分这两个音,甚至将这两个音完全混为一谈。如把sit发成seat,pick发成peak等,或完全混淆。

[i?蘼]和[I]的最大区别应该是开口大小或舌位高低,即[I]与[i?蘼]相比,开口更大、舌位更低。但是这样说明只使少部分学生得以在发音時区分这两个音。对此情况,我们又想出了第二种方法:让学生不要在脑海中建立[I]与[i?蘼]的联系,而是把[I]单纯地当作位于[i?蘼]和[e]之间的一个音。通过这样讲解,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发音时区分这两个音,虽有个别矫枉过正的案例(把[I]得与[e]过于接近),但是通过进一步训练得到了解决。

学生在区分了这两个音的基础上,朗读单词短语时又出现了问题,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各字母什么情况下发[i?蘼]音,什么情况下发[I]音。据此,我们告诉学生,一般开音节中的字母e、字母组合ee、ea等发[i?蘼]的概率较高,只有闭音节中的字母i或弱读音节中的部分字母会发[I]音。并强调除了特殊情况,字母i不会发长音[i?蘼]。学生记忆以上规律后,根据拼写区分这两个音并正确朗读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e]和[?覸]的准确性

与上一点不同,学生可以比较简单地区分这两个音的拼写规律,但是发音时,常把[?覸]发成[e]音,即嘴张的程度不够,主要原因是母语的影响:英语元音[e]可以和汉语韵母ie的后半部分大致等同,但是[?覸]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音。

对于[?覸]这个发音,最传统的纠正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即告诉学生,[e]的开口程度大约等于一根手指,[?覸]的开口程度等于两根手指,并且让学生发[?覸]时做到尽量夸张。

受到母语影响,由于汉语韵母en的发音接近[?藜n],有些学生会下意识地将英文中的en按此方法发音,如把Ben发成“笨”([b?藜n])。部分学生会下意识地将[e]和[?覸]都发成[aI]音。不过以上两点经过简单纠正学生比较容易改正,因此不多赘述。

3.[u?蘼]和[?誻?蘼]舌位过后

学生会用汉语韵母u代替英文的[u?蘼],用汉语韵母e代替英文的[?誻?蘼],尽管不一定影响理解和交流,但是这种发音听起来十分“中式”。

究其原因,英语语音学中,虽然将[u?蘼]归至后元音,但是实际上英语本族语者会将此音发得更靠前,接近于[?拊?蘼](Roach 2008:20),但是汉语韵母u则非常接近国际音标的[u?蘼];英语中的[?誻?蘼]是中元音,但是汉语韵母e在非轻音的情况下的发音是[?掮](贾毅等,2015:42),在国际音标中属于后元音。简单地说,汉语韵母u和e和英文的[u?蘼]和[?誻?蘼]相比,舌位更靠后。

在学生理解了前、中、后元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发这两个音时,将舌头向前伸,把舌位提前一些,学生的发音得到了很大改观。

4.[ɑ?蘼]舌位过前

受美音影响,许多学生会把圆唇后元音[?鬑]读成[ɑ?蘼],这本身无可厚非。即便是美式英语,[ɑ?蘼]的位置也是在后部或者中后部,许多中国学生由于母语中韵母a的多种发音[a][A][ɑ]等都处于同一音位,有时会将[ɑ?蘼]音发成[a]音,如将watch([w?鬑t?蘩]或[wɑ?蘼t?蘩])发成[wat?蘩]。

但是,在英语本族语者看来,[a]的发音与[?覸]是十分相似的(Roach,2008:16)。如此替换势必造成理解障碍,需要向学生说明,学生理解了其中缘由后便可以自行改正。

5.双元音不饱满

英语双元音的普遍特点是:由前一个元音向后一个元音滑动,前一个元音清晰响亮,后一个元音模糊较弱。有一些学生发音时会忽略后一个元音,或直接用汉语的音代替某些双元音,均会造成双元音发音不饱满的问题。

我们让学生将所有双元音都拆成前后两部分看待,将发音单纯地看作从前一个音滑动到另一个音,并且保证前后时长比3∶1(Roach 2008:21)。学生虽然一开始接受起来比较缓慢,但是由于单元音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双元音的发音不久也上手了。

6.[z]与[dz]的混淆

由于汉语里没有[z]的音,因此很多学生会用较好发的、与中文声母z(不送气的[ts])(贾毅,2015:13)更像的辅音连缀[dz]代替[z]。这一点纠正起来并不困难。[dz]和[z]的区别在于多了一个齿龈爆破音[d],因此发音时,舌尖需要和上齿龈形成较大角度才能形成爆破;而齿龈摩擦音[z]则不需要这样,将舌尖与上齿龈平行放置即可。如此解释,学生通过模仿、摸索、纠正,将[z]音正确发出。

7.[r]与汉语声母r的混淆

学生有时候无法意识到英语辅音[r]与中文声母r的区别,因此有时将[r]用中文韵母替代,如把rose读成“肉s”。

在国际音标中,汉语声母r记作[?拮],是卷舌擦音(贾毅, 2018:21);而英语辅音[r]实际上是卷舌无擦通音(Roach 2008:62)(在严式音标中记作[?諿])。显然,这两个音和汉语声母r均有区别。

幸运的是,这个音只有处于特定元音[u?蘼][?尬][?蘅?蘼][?鬑][?藜?尬][?蘅I][a?尬][?尬?藜]前面时才容易被学生读错。因此,我们一般用一个学生不会发错的单词,如red,拆分开来读,让学生敲定[r]的发音,再用[r]和其他音拼读、强化,慢慢就会牢记[r]的发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单个辅音[r]以外,辅音连缀[tr][dr]也有相同的情况,如把troop读成choop、Andrew读成Andgew等。纠正方法和纠正[r]音相同。

8.[w]的两个常见问题

在中国北方方言中,会把[w]发成类似于[v]的音。有些同学会认为这两种音是一样的,将以上替换代入英文,把[v]读成[w],如把very读成wery。把唇齿擦音[v]发成双唇无擦通音[w],毋庸置疑会影响意思表达,幸亏不论是[w]还是[v]都不难发,只要向学生说清这两个辅音的发音位置,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行训练解决。这一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纠正的。

辅音[w]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中国学生无法发出在[u?蘼]和[?尬]前面的[w],如把wood([w?尬d])读成ood([?尬d])。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因为汉语拼音wu和单个韵母u的发音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中文中根本没有类似[w?尬]或[wu?蘼]的音存在。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根据元音与辅音的定义,发单个元音时,口腔器官是不发生变化的;但是发辅音时,器官一定会发生变化。以wood为例,如果学生的嘴不动,那么发出的音一定是ood;但是如果学生可以在发音前先将嘴唇尽量收圆,然后在发音时一边发音一边将嘴张开成[?尬]的嘴型,就可以发出[w]的音了,wood就可以发正确了。

9.用不送气音代替浊辅音

汉语成对声母大多都是由送气与不送去区分的,如声母p的发音是送气音[p=](贾毅等,2018:9),声母b的发音是不送气音[ph](贾毅等,2018:8);但是英语中的成对声母是根据声带振动与否区分的,如[p=](peak中字母p的发音)和[ph](speak中字母p的发音)都是由字母p表示的(戴炜栋等,2013:18),属于同一音位,而字母b表示的音是[b]。由于汉语輔音的这种特性,很多中国学生喜欢用不送气音代替浊辅音,如用[ph]代替[b]。但是根据Peter Roach的研究,这种替换并不会造成理解与交流的障碍,因此顺其自然就行(Roach 2018:34),不需要强迫学生改正。

10.th字母组合的咬舌问题

字母组合th对应的发音有清辅音[θ]和浊辅音[?奁]。无论是[θ]还是[?奁],都是齿音,即舌头与上齿接触发出的音。很多中国学生错误地将这两个音当成齿龈音[s]和[z]来发,这是错误的。大部分中国老师在讲授这两个音时,会告诉学生这两个音需要用上下齿咬住舌尖发音,这种发音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这个音还有第二种发音方法——将上齿轻触舌尖即可(Roach 2018:50)。第二种发音方法在英式英语中更常见。

四、结语

中国学生的发音失误绝大多数是母语的影响造成的,并且这些语音失误不易总结分类,更无法对此总结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会影响交流表达的发音问题,本文提供了一些针对性方法,供广大教师参考。学生可以根据以上例子,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以上问题,自行改正。希望本文能帮助更多中国英语学习者,让更多人的英语语音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Roach, Peter .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贾毅,钟妍,叔翼健.普通话语音与科学发声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4]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张艳萍.建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