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在传统园林中的功能性研究

2019-10-08 04:55杜文君
设计 2019年17期
关键词:造园空间布局院落

杜文君

摘要:深挖对现代设计墙体应用有益的设计方法与思路。文章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墙体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分析,探究墙体的营造手法对园林景观营造的作用。从设计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墙体设计应用的细致探究。该方法可为现代景观设计,尤其是小型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方法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园墙营造手法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9-0108-04

一、概述

墙体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古典园林中的一大重要元素,在中国园林建造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墙体作为园林中的一部分,在园林建造中承担着空间功能划分、形式渗透、审美表达以及文化展示的重要作用。

著名建筑学家、园林学家童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写道,“园之布局,虽变化无尽,而其实简单需要,完全含于‘院字之内。今将‘园字图解之:‘口者围墙也。‘土者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地。‘衣在前似山似树”。从关于“园”字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墙的最初功能是形成围合的空间环境,从而对内部建筑以及山水树石内部环境形成保护作用。大到国家疆域的围墙长城,小到各家各户院落墙体,都具备这一典型特征,即通过墙体的作用,将属于自身的空间与外界空间分割开,形成一个内部保护屏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的精神需求的不断加大,人们逐渐赋予了墙体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具备防御功能的同时,也对空间的围合及分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章根据墙体在空间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墙体的功能划分为三个层级,包括宏观层级,中观层级和微观层级。所谓宏观层级的墙体,一般指能够对空间构架以及动线形成规划作用的墙体,在整个园林景观中体量相对较大,处于园林景观的外围空间位置,通过对空间的划分,整体形成面状的布局分布,对内部的景观起到的是围合、分隔的作用,对行人起到的是组织和划分的作用;所谓中观层级的墙体,一般指在园林景观内部塑造中发挥作用较大的墙体,体量相对于宏观层级的墙体较少,穿插于园林景观的内部,以线状分布居多,造园者通过对墙体的形态及位置的处理,对内部园林景观实现隔挡和装饰作用,对游园者起到了吸引和诱导的作用;所谓微观层级的墙体,一般指在整个园林空间中小而精的景墙,以点状的形式分布于园林景观之中,造园者通过对墙体的营造实现墙体的造型变化,或表面赋予墙体各类装饰元素,在整个园林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图1。

在中国传统的造园文化中,造园者将中国传统绘画原理和文化思想融入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墙体已经超越了本身的原有功能,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以及思想文化精神的象征。

二、墙在古典园林中的功能性分析

对于古典园林景观来说,墙体的存在既对空间功能的分隔以及路线的引导起到作用,同时墙又作为景观环境元素之一丰富着周围空间环境,对墙体所采用的不同程度的营造方式,使得墙体超越自身的功能价值,从而实现景观环境的优化。

尽管各地由于文化环境,地理条件,思想习俗的不同,在造园上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差异,但是这些园林景观在营造上所遵守的原则以及对墙体的应用都具有相对较为明显的特征。

(一)宏观——空间结构

在园林景观营造过程中,墙体不仅对景观元素以及空间环境(物)起到空间规划性作用,而且对游览者(人)和整体空间体验起到了引导及暗示作用。下文中谈到的空间规划和游览动线是相辅相成的,空间中的游览动线,促进空间规划布局的形成,空间布局的有效设立使得人的行动路线被限定且按照规划布局进行。

由于园林的大小不同,其布局形式以及观赏路线上也有很大差异,空间越小内部布局越简单,观赏路线越单一,空间越大,内部布局越复杂,游览路线也越多样。

1.空间布局——环形

环形空间布局是根据墙体的围合而形成的相对闭合的空间形态,是园林空间中较简单和单一的空间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布局形式,在传统园林中通常与其他布局形式配合应用。建筑物沿墙布置,一般情况下院落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墙体与建筑共用同一堵墙,局部的转折处夹角处墙面单独存在,在环形式空间布局中,在这里墙一般起到的是空间围合的作用。入口设置于园的一角,通常情况下入口采用影壁墙遮挡,或通过墙体的限制,形成相对狭窄的入口区域,经过入口后则获得豁然开朗之境,进入园内沿墙廊道不断深入,进入建筑中心开阔之地,开阔的空间环境形成景观园林的主要区域,通过环绕的蜿蜒曲折的路线回到入口,即为出口。整个院落布局通过外墙体的围合,形成内部环绕地空间环境,景观分布于建筑中心部位,形成游览视觉中心。随着空间环境体验的不同,以及景观欣赏的不同,整体游览包括了开始段、引导段、高潮段、尾声段和结束,如图2。

如苏州畅园,在小型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墙体的围合形成内部小型的景观园林,入口开设在园林的东南角,动线沿边墙布置,整个空间呈现环形的空間形态以中心景观为视觉焦点发散,如图3。

2.空间布局——串联

串联型空间布局是按照贯穿的方式形成的空间布局,其中每一个小的贯穿院落都是呈现上文中提到的环形空间结构。如传统宫殿、寺庙以及四合院民居都具有这一显著特征,整体形态沿一条核心轴线贯穿布置,连续性的依次排列,四周的墙体起到围合作用,相较于环形空间结构,增加了中间院落划分的简易墙体,此墙体一般与建筑共用。但是在大多数的串联形空间环境中,为了避免空间布局的单调虽然总体上是以轴对称的形式出现,但是在每一个小的闭合形体之间还通过大小变化,开敞封闭、轴线错位等方式增强景观的活跃性和节奏感,从而达到丰富内部景观的效果,如图4。

3.空间布局——嵌套

嵌套型空间布局是通过墙体实现的由中心向四周散发的空间布局形态,往往以某个空间院落为整体院落的中心,是整个园林空间的重点,其他个空间院落围绕此中心院落在其周边布置,内部的院落形式为环形式空间结构的叠加与嵌套。行人从入口进入庭院,经过引导进入院落中心,再从院落中心发散到周边院落区域。在嵌套式空间结构中,最外层四周墙体充当空间围合的作用,内部嵌套墙体既承担围合功能,又发挥着院落划分的作用,墙体一般情况下单独出现,不与建筑共用。如北海的画舫斋,中心院落形态方正,东西南北均有建筑围合,四周的院落通过形态变化、大小变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院落的情趣性,如图5。

对于较多的大型私家园林来说,往往是兼具了以上三种空间布局而形成的相对复杂的院落空间环境,很少能用一种空间布局类型来涵盖整体园林的空间形态,在不同的空间区域呈现着不同的结构形态,形成的内部景观各异,三种空间布局相结合对应的空间形态在传统园林中最为常见。

(二)宏观——路线引导

1.曲折式路线

曲折式路线主要是通过墙体结构的转折变化,从而实现的对人的视觉体验和路线的引导。曲折式路线在园林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游览的路程和时长,从而实现了小空间创造多维景观的目的。童寓先生也曾在《江南园林志》中将“曲折尽致”作为造园的境界之一。通过墙体之间的相互交错配合而实现的曲折路线结构改变了行人游览的观景方式以及对环境的感知。

(1)空间交错

数个大小不一的十平米以内的小空间,在墙体拐角与拐角之间的相互交错配合下从而形成的曲折结构对人的行动路线起到整体的控制作用。与此同时,在每一个小空间形态中都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环形空间动线,如图6。

(2)线性路径折叠

造园者通过对墙体间距的控制以及转折的频率来实现游览动线的复杂与简洁的韵律。动线的行进方式一般采取单向行进的方式,区别于“空间交错”的内部循环结构,“路径折叠”只存在单向线性前进的结构形态。如留园入口通道的变化形式,在转折角度上,转折一般控制为90度的直角转折,偶尔会出现斜角转折的方式,如图7。

2.层叠路线

通过墙体的阻隔以及设计应用从而实现的层叠结构关系,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创造深远的空间氛围,对空间进行层次性划分的同时实现游览动线的延展和扩充。

(1)墙面纵向层叠

纵向层叠是指墙面结构在一定的空间环境内进行的纵向层叠关系,是指空间界面在纵向上的叠加而形成的一种层叠结构,从而将空间划分为多个层次,使得人的行为动线更具层次性;在视觉上,通过对墙体结构形态的变化,使得人的视觉感受更具有深远感,同时每一个小的空间层次内都是一个小景观。对于这种层叠关系的动线结构,墙面界限阻隔划分层次的多少是影响整个空间结构动线复杂程度的关键因素,如图8。

(2)墙面转折交错

多面交错是通过墙面之间不同的角度差异,通过面与面之间开窗开洞实现的相互渗透。多面交错的动线结构主要是通过墙体开窗开门所形成的渗透性的视野来实现对人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渗透性游览方式,如图9。

在多面渗透的情况下,由于墙体与墙体之间的间距、角度以及大小的不同,使得在渗透形式上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多面交错的路线结构往往会实现一个位置不同角度下的多面性渗透的路线引导,从而达到对整个空间景观的丰富,如图10。

3.循环式路线

循环动线形式是指沿着外围的园墙进行游览,是在一个前文提到的相对闭合、环形的空间结构下进行的,整体动线形式呈现首尾相接的形式。在古典园林中循环路线形式不仅出现在局部空间,而且在整体的园林空间中也常出现这种路线形式。

(1)循环形式一

路线相对单一,依照一条循环路线在园林空间中进行循环,动线沿墙体设置,形式简单,多为小型园林空间的结构形态,或者出现在大型园林空间中的局部,如图11。

(2)循环形式二

整体依照一条路线进行循环,动线沿墙设置,墙体基本作为其路线设定的参考。在空间内部有动线实现穿插,使得游览动线与形式相对复杂且整体聚焦于景观中心位置,此种动线形式较多地出现在相对大型的院落空间之中,如图12。

(三)中观——园林应用

在景观环境中往往要通过对墙體的塑造,实现对景观环境的丰富,增强其渗透性和趣味性,从而创造出“多方盛景,咫尺山林”的空间意境,实现一种在小的空间环境内创造处更为多元的空间体验。如通过开洞造窗的方式而形成各类造景形式,包括借景和框景;通过墙面在环境中阻隔与遮挡的方式,从而实现对人的吸引和诱导,包括隔景,障景等内容。

1.框景与借景

古典园林中强调意境的幽长深远,在“多方胜景,咫尺山林”造园思想的指引下,园林空间中通过各种手法创造出具有极强的层次性和渗透性的景观,实现了景观移步异景的氛围效果。墙面营造上,框景,借景的造景手法在古典园林中是极为常见的。

框景:绘画界,画框对于绘画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有关于画框的去留问题产生过激烈的讨论。传统园林中的框景与画框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框景通过依附于墙体的门洞窗洞,将内外景观限制在一个框架范围之内,形成犹如山水画一般的效果。通过墙体框的形式,对景观环境进行限制,所以对于框景来讲,更加注重墙面上对框的处理,如图13。

借景:是指造园者通过对墙面的设计创造,实现的借彼处之景,丰富此处空间的营造手法。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对墙面的处理而实现的造景方式,将无限的景观引入到有限的空间环境之中,从而实现对狭小空间内景观环境的丰富。营造方式上相对于框景而言则更加注重对窗外景观的营造和选取,以及墙面开凿洞窗的位置选取,如图14。

框景和借景都是通过墙体这一媒介,开设引景渠道,把彼处景观引入到此处,实现空间层次的渗透和景观氛围的丰富。

2.隔壁与障景

在古文以及绘画中都十分注重和强调通过一种含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达到意外之景或弦外之音的意境,古典园林亦是如此。传统园林中造园者通过运用隔景以及障景的方式实现园林景观的含蓄隐晦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倡导含蓄有致,意味深长的景观形式,忌“一览无余”,能够逐渐给人带来惊讶之感,强调引人入胜。隔景在含蓄的意味表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造园者通过隔景的方式将空旷的整体景观划分成多个小空间,故也有将隔景称之为分景之说,一般情况下造园者采用墙体进行空间分隔的做法称之为实隔,这种隔景方式下游人视线基本上不能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造园者通过对墙体的巧妙应用,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内创造出无限的景观体验。

障景:是中国园林造景方式之一,造园者为了达到欲扬先抑、增加景观层次、组织人流等作用采取的造园方式,其中包括石障、树障、篱障等方式,墙体在障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以影壁的形式出现在园林景观中,从而实现对人的视线的抑制和对行动路线的引导。墙面障景形式多样,其中包括对低矮景观的遮挡,如对丑景观的遮挡,从而达到一种遮丑显美的效果;有对中间部分的遮挡,如对景色的遮挡,达到欲扬先抑的观景效果;对两侧或单侧的遮挡,如对建筑物的遮挡,实现组织人流的功能效果;从另一层面讲,对景观单侧的遮挡,能够对游客产生行动路线上的诱导作用。造园者通过墙体的巧妙应用,实现了对景观的部分遮挡,使其呈现忽隐忽现、若有若无的景观效果,极大地增加了游览者观赏的欲望,使得景观环境更具神秘色彩,如图15。

(四)微观——自成景观

墙面本身作为景观当中的一部分,景观的一个装饰元素,墙体通过自身的造型变化以及作为园石及植物的背景出现在园林空间中,成为景观点缀的一部分。

1启成景观

园墙在园林空间中既可以作为背景对景观环境起到衬景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造型变化使得自身成为景观元素中的一部分。

(1)通过墙体造型的变化,使得景观更加丰富生动,如墙体有云墙、梯形墙、平墙、影壁墙等,如图16。

(2)以白粉墙为绘画创作的白纸,以墙为背景进行绘画创作,题字绘画。

(3)墙体在形式上通过大小的变化,虚实的变化,对景观形成丰富作用,从而使得墙体具有自身的景观特色。

2.衬景

园林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常常用到衬景的方式,以白色的墙体为画纸背景,前面点缀以山石、植物,通过白色的墙体背景来衬托景观,使得景觀中的植物,山石轮廓清晰明快,营造出生动立体的山水画形式,如图17。

结论

本文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墙体在传统园林空间中的营造手法进行分析研究,不论是宏观层面的空间规划和路线结构,还是中观层面的造景手段,或者是微观层面墙体自身作为景观时所具备的功能作用,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墙体在每一个环节与部分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墙体对游园者所实现的行为控制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人的行进方向的阻挡从而实现的行为控制,另一方面体现在通过借用墙体的借景、隔景、障景而实现的视觉诱导。

传统园林中墙体灵活多变的空间处理手法、对意境和文化内涵的追求以及接近自然的尺度规则,都可为现代景观设计所借鉴。笔者通过对“墙”这个经典园林建筑元素的深入研究,归纳概括其本质特征,使之能对现代园林空间中墙体的建造提供灵感来源,从而对现代建筑及景观设计有所借鉴和启发,使得现代设计能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环境之中创造出更大、更多元的空间体验,将传统造园中“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思想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大的发挥与应用。

猜你喜欢
造园空间布局院落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院落春秋
院落春秋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盛世造园”说考论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院落春秋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
院落·中国